发布时间:2024-03-12
——记湖南中医药大学彭清华教授团队
李 莉 吴应清
辨证论治一直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思想,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传统的中医辨证体系在现代的临床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诊疗术语不统一、病证诊断缺少专家共识、四诊操作不规范及传统辨证方法存在局限性等。基于此,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彭清华及团队分别从制定标准及专家共识、创新辨证方法及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2023年12月2日上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上,项目“中医诊断标准与辨证方法创新研究与应用”(以下简称“项目”)荣获202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彭清华作为代表参会并领奖。
谈起项目攻关的意义,彭清华坦言:“不论是牵头制定各项中医诊断的相关标准,还是创立新的辨证方法,抑或是建立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其根本都是为了提高中医临床辨证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对挖掘疾病证候分布规律,认识疾病证候机理,探讨方证相应规律等起到指导作用,进而服务于临床辨证、用药等领域,促进中医诊断学学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走向应用
彭清华介绍,在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等56项课题的支持下,项目主要取得三大创新性亮点成果。
一是通过规范中医病证术语,建立了证候诊断疗效标准。首次牵头制定中医诊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证候诊断量表、疾病中医诊疗指南等,丰富了中医标准体系的内容,引领了中医标准化的发展。二是创新辨证方法。创造性地构建了证素辨证理论体系,提出微观辨证的概念,首次提出主诉辨证方法,初步形成了专科辨证模式,丰富了中医辨证学内容。三是推广诊断标准及辨证方法,研发了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培养了专业人才。项目制定的标准和创立的辨证方法被教材、著作引用;研发的中医辅助诊疗系统,能实现全病域的中医诊疗;相关继续教育学习班、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的举办,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
集成几代团队成员的心血,在过去20多年里,项目成果通过推广应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团队牵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应用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学术交流等领域,已有5300余篇文献证明了其临床实用性,中医行业标准制定大都依据《术语》进行规范。
依托中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分会、世中联中诊分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诊断信息分会、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分会5个国家级学会主任委员单位,团队举办全国中医诊断师资培训班、标准推广应用班及国家级中医诊断继续教育学习班32次,来自全国120余家中医院校及医疗机构的5600余名同行专家参加了培训。这些实践支撑了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中医学世界一流培育学科、中医学湖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等学科和平台的建设。
项目创立的辨证方法被同行认可,被“十五”至“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材《中医诊断学专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诊断学》《实用中医诊断学》等大量教材和学术专著引用。提出的辨证方法及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内地120家中医院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医疗机构中青年中医医师的成长,提高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能力,也提高了中医院校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中医辨证思维能力。
除此,项目成果更为中医走向世界提供了助力。通过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创新辨证方法,项目助力中医药诊疗向更精准迈进,同时也为中医药国际诊疗标准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证素辨证体系以“病位”和“病性”为核心证素构建的全新辨证方法,更是为实现辨证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中医诊断标准化开辟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世界需要中医,中医走向世界正当时。“实现中医药诊疗的客观化、标准化及数字化,是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彭清华说。
接续创新
致力于中医诊断学科的创新性研究,其实团队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了持续探索,项目成果的取得是几代人接续努力的结果。
1978年,朱文锋教授在中医病证规范化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中医数字辨证机”。他带领团队全面收集整理和规范了中医病名及临床常见证候。到20世纪末,他们建立了证候与证素、证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采用加权求和浮动阈值运算进行证素判别,归纳提炼出辨证要素60种,由辨证要素组合为800条规范证名,从而形成“证候-证素-证名”的三阶双网辨证结构,创立了完整规范的证素辨证体系。
20世纪80年代,郭振球教授领衔微观辨证学研究,首次提出微观病机学、微观诊法学、微观辨治学等新概念。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寻找中医诊病辨证的客观指标,从临床、动物试验、细胞实验等层面,以慢性萎缩性胃炎虚寒证与郁热证,慢性肾炎阴虚证、阳虚证,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等为研究对象,以脉图变化、生物电、血流图、肠道菌群、血液流变性等为生化指标,开展了微观辨证研究,发现了阴、阳、寒、热、虚、实等中医证候微观指标的变化规律,“同病异证”的微观生物学差异;并初步建立冠心病血瘀证各个层面代谢产物谱,通过基因、蛋白、RNA的大数据系统生物学分析,揭示冠心病血瘀证的微观辨证本质,获得病证诊断的“金指标”。
郭振球教授还首次提出“主诉辨治法”“主诉证治学”的概念,抓住主诉,开展有序的望、闻、问、切四诊,以外揣法、整体观、病传论为三大原则,推进询问病史、探讨病因、落实病位、阐明病机、分清病性、验证疗效等10个步骤。在此基础上,周小青教授又首次提出了主诉诊疗学理论,首次提出了单一主诉、复合主诉、症对、症队等新概念,构建了以主诉为核心的中医问诊路径和“主诉-证素”诊病辨证体系,形成了系统的中医主诉诊疗理论。
之后,彭清华带领团队将证素辨证理论与专科实际相结合,提取专科证素,提出专科辨证的理论体系。团队对眼科、耳鼻咽喉科、外科、妇科、骨伤科等专科证候进行了规范,提出了专科特色的病位和病性,体现专科辨证的特征性,克服了证名中所属脏腑经络等较笼统概念的局限,也克服了脏腑等辨证中一般只提病性的常见表现,而缺乏对专科特征症状描述的不足,避免了当全身症状不明显而专科病状突出时,难以准确辨证,或证名中病位概念与实际临床表现欠符合的弊端,避免了与内科疾病证名的混淆。
在此基础上,团队在眼科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眼科“五轮辨证”体系,提出专科证53个;耳鼻咽喉口腔专科按耳、鼻、咽喉、齿龈、口唇、舌进行归类,提出专科证62个;外科提出了以肌肤为外科特色病位,规范了专科证18个;妇科提出了胞宫、冲任等妇科特色病位,规范了专科证19个。
跨越近半个世纪,团队建立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促进了中医诊疗标准体系的建立,保障了行业发展的规范性;提出的微观辨证、证素辨证等创新辨证方法,为中医临床数据的量化、微观化提供了可能;建立的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为后期建立标准化的精准证候医学生物样本库提供了有效的辨识工具。
因创新成果显著,所作贡献突出,2023年8月,彭清华领衔的“中医病证诊断创新与应用教师团队”荣获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能获此殊荣,彭清华坦言是团队几代中医诊断人努力的结果。“一代人努力的制高点,是下代人的起点,是前辈的积淀,迎来了后辈的绽放。”彭清华说。
初心不忘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中医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彭清华团队始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彭清华认为现代中医传承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3方面着手:其一,需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及市场需求的新时代中医教育模式,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单位的无缝衔接,才能实现中医人才的精准培育。其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中医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并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其三,促进能力培养,提高中医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学科交叉能力,鼓励中医人才参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将理念落到实处,团队经过30余年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以“文化传承、经典解读、临床运用、创新发展”四位一体能力为导向的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四位一体’能力导向的中医学研究生传承创新人才培养43年探索与实践”于2023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时,团队主动对标新时代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开展综合教学改革,实现了人才培养重深度重内涵的新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医诊断实验教学”并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同时,团队在国内首次构建了教学模拟医院,拥有国家中医技能实验中心、国家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一流课程6门。团队在各种教学竞赛中佳绩频传,曾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一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竞赛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
不仅钻研科教科技创新,团队还把科学普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实现科学普及与科研创新两翼发展。彭清华领衔科普团队还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成立“彭清华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彭清华坦言,最初建立科普团队就是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政策,想要利用团队自身的医学专业特长和中医药的学科优势,切实助力国家健康事业发展。团队自2018年起筹备成立瞳光青年志愿者团队,组建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讲师团”“眼科博士团”,以基层(社区、乡镇)为单位,致力于为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老年人开展近视和老年人常见眼病的防治主题志愿服务及科普工作。目前,团队已成功入选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在校园、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学校传播中医药文化和护眼知识,服务对象已超万人。
不管团队走多远,个人的际遇如何变化,彭清华始终怀念与朱文锋老师等前辈在一起的时光。现在他还记得第一次到朱老师家里,朱老师对他的谆谆教诲。“朱老师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去进行科学研究、如何去促进中医诊断的标准化等,当然还有一些他一直坚持的学习方法,包括定时整理杂志、报纸或网络上的有用信息,养成随时记录科学灵感、科学思路的习惯,时刻关注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这些都能为后期的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朱老师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都是需要我们继承的宝贵财富。”彭清华说。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彭清华团队始终牢记他们的目标和使命。
过往的辉煌已成历史,崭新的蓝图需要绘制。团队认识到,推动现代中医走向更远的未来,仍面临诸多关卡、挑战,比如,中医病证诊断标准还存在量化不足,诊断权值和阈值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的临床验证;辨证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在临床重大疾病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深入开展研究。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