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徐恪:“我是一个普通的清华人”

作者:本刊记者 李明丽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4-04-01

导读:   “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中国人》杂志、国家科技奖励办主办的《中国科技奖励》杂志与《创新中国》杂志共同举办,是为奖励对国家科技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而设。

        从2002年开始,已有钱学森、袁隆平、杨振宁、孙家栋等200多位杰出人士获奖。在2013年度的获奖人物中,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获“终身成就奖”,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获“杰出大学校长奖”……
        值得一提的是,为我国计算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清华大学教授徐恪,成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之一,与诸多著名院士、成果斐然的科技工作者同享这份荣光……
        尽管在大多数人眼中,计算机科学是高深莫测的,甚至是枯燥的。但是在他的口中道来,却如同在欣赏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都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徐恪——1991年进入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学专家——更像是艺术家。一路走来,他深深地沉醉在计算机科学这个广袤无垠的世界,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探寻着计算机科学的美、它的意义和它的未来;他像一个舞者,迈着自然轻盈的脚步,舞着一曲飘逸洒脱的科学华尔兹。


偶然构成的必然


        “现在回想起来,我1991年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似乎是个偶然,本来从小一直有志于成为一名医生,总觉得救死扶伤是最崇高的工作,怎奈眼睛近视比较严重,手术刀肯定拿不了,学医也只能从事基础研究。于是在高考填志愿时几经考虑,选择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采访中,徐恪这样告诉我们。
        进入计算机系以后,徐恪逐渐觉得计算机科学是相当有意思的学科,不了解的人会觉得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而当你越来越了解它,你会觉得它确实是一门科学,而当你越来越喜欢它,甚至会觉得它是一门艺术。事实上,徐恪确实觉得编程和文学与音乐创作类似,须有艺术细胞方能做到很好。
        清华计算机系的历史不用多说,1964年,清华计算机系(当时叫自动控制系)就研制成功我国高校的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911机,参加研制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这些历史在计算机系老领导凌瑞骥教授口中是鲜活的,生动的。但是比历史更感染徐恪的是他身边一位位学术精湛,师德高尚,甘于奉献的计算机系老师,他们使徐恪看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不仅仅属于清华,却在清华人身上得到最集中体现的力量。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1998年投入吴建平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徐恪的学术之路正式开始。2001年博士毕业如愿留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工作后,徐恪做的最主要的工作是面向IPv6的路由交换软件研究。
        随着语音、视频、3G等业务的不断开展,IP业务呈爆炸式增长。IPv4在IP地址、IP端口连接性、移动性、安全性等方面均暴露了不足,互联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已成必然趋势,发达国家相继启动了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意图掌握未来互联网核心技术。与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相关核心软件上的积累还很欠缺。在吴建平教授的鼓励下,徐恪选择了我国相关基础研究还不完善的核心路由交换软件研究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力争为我国IPv6核心路由器的研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IPv6核心路由器是组建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设备。其在技术上需要满足高带宽、高性能、多业务、高可靠性、易维护性等要求。在国家CNGI计划和“863”计划的支持下,在吴建平教授的领导下,徐恪所在的课题组完成了“可扩展、可重构的开放式路由交换软件平台与开发环境”这一科研成果,深入研究了路由交换软件平台的体系结构,针对开放式的构件描述验证方法、构件开发方法、基于构件的组件动态组装方法以及任务分派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实验,开发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式路由交换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提出了一整套开发和测试规范及验证方法。基于该项成果完成的“IPv6核心路由器”先后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6年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一等奖。目前已经应用在CERNET2、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运营网络中,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IPv6核心路由器的研制成功,表明了中国已经具有研制核心路由器的能力,对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有重要意义。


P2P带来网络拥堵?科学管理是正途


        对P2P流量建模、检测与管理的研究是近年来徐恪从事的另外一个科研方向。P2P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近几年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网络带宽最大的消费者;但与此同时,随着Internet重要性的日益突显和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P2P造成的网络拥堵成为困扰运营商和网络用户的一大难题,为解决此问题,有必要对P2P流量和网络行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徐恪研究了基于服务承载网的Internet覆盖网络应用支撑环境。建立了覆盖网络资源管理和性能评价的数学模型。基于博弈论,对无结构覆盖网络中的用户自私性对网络性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解决方案。以端到端的控制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覆盖网络的流量管理框架。提出了P2P的流量分布模型和基于传输行为识别的P2P流量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缓存设备和请求重定向的P2P流量优化方法,提出了针对P2P流媒体直播应用的缓存替换新算法,建立起了一种P2P流量优化框架。
        从清华计算机系成长出来的徐恪,在诸多名师言传身教下的他,从骨子里还是坚持认为,讲台才是教师的主战场,教学更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徐恪和徐明伟教授一起开发完成计算机网络实验系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他们共同完成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多层次实验教学的探索”获得2008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徐恪主编的“高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机制、算法设计与路由器技术”获得2008年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9年1月出版第二版,已经被多所高校选为研究生网络课程教材,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他主讲的“高等计算机网络”课程2010年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他还获得2011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从2003年走上讲台以来,徐恪累积完成了36次48学时的课程教学任务,每次课程完成后的快乐是他体会到的最大的喜悦之一。
        “转眼博士毕业已快十二年,这期间,如果说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那要归功于清华对我的教育。这种教育从吴建平教授曾说过的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可以集中体现,‘清华人并不一定比别人聪明,如果说我们能做成一些事情,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们更认真’。我想我今后会继续认真的做人,认真的做事。”徐恪谦逊的说。

    

        徐恪,2001年于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软件和P2P等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核心期刊“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和“中国科技论文”编委,国际期刊Networking Science编委,IEEE Network网络虚拟化专刊Guest Editor,担任IEEE GLOBECOM,IEEE ICCCN,IEEE ISCC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TPC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互联网专委会和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
        徐恪2007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获得中创软件人才奖。研制完成的“IPv6核心路由器”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研制完成的“可扩展,可重构的开放式路由交换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获得2012年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