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3
——记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方敏
杨
戈 吴应清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病毒性传染病一次又一次地给人类生命与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微小的病毒竟然可以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遭受重创。屈指算来,近30年,全球就先后经历了口蹄疫、禽流感、SARS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尼帕病毒等各种病毒性传染病的挑战。
特别是4年前,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来势汹汹,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衣食住行都遭受重创,也使人们更加意识到,生物医学其实不光是科技领域的事,它也是事关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医学的科研能力和保家卫国的“两弹一星”技术一样,同样是国之重器。
“没有人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这一声叮嘱,力压千钧,响在方敏的内心深处,给了她无尽的压力和动力。回国12年来,她时刻以此作为对自己和团队的激励,致力于病毒感染和免疫研究、免疫衰老及其分子机制、病原与宿主互作等领域的深耕细作,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不避风雨,努力为国人建起一座坚固的健康长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归国
方敏爱笑,经过9年海外留学与工作经历的浸染,更让她有了几分西方式的直率与坦诚,面对记者抛过来的诸多问题,她几乎都是在爽朗的笑声中给出了答案和解释。
网络上流行过一句话——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这貌似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心理学家也曾介绍过,爱笑的人一般心态乐观,抗压能力强,性格坚韧。方敏不仅乐观,而且极度自律。正是这两种性格特质,使得她能够从海外9年学习、科研、生活的磨砺之中突围而出。
2003年,方敏博士毕业后踏上大洋彼岸的土地,在异国他乡的学术土壤里扎下了根。在美国福克斯肿瘤研究中心,她致力于病毒免疫方面的研究工作。勤勉努力很快让她有了回报,在国际化的平台,方敏无论是从学科认知还是眼界开阔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9年的时间,方敏事业有成,成为福克斯肿瘤研究中心的资深科学家(Staff
Scientist);家庭美满,她和丈夫生育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衣食无忧,生活优渥。但是,赤子情怀的方敏时刻关注着国内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心想把在海外所汲取的先进知识带回中国,助力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突破。
当今世界,健康越发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综合尺度。由于病毒突变多、变异快、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各种病毒引发的感染人数逐年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全球的公共健康,大家期待着医学家和科学家的挺身而出,能带来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那些年里,方敏目睹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的迅速崛起。而如何让14亿中国人的健康之路走得平稳,成为中国科学家站在时代前沿的全新挑战。所以,当国家需要她时,方敏没有丝毫的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从事科研工作。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方敏重复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她感慨道,“能参与到这样一场宏大的国家发展洪流中,还能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是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
探索
作为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为攻克病毒对健康带来的各种威胁,各国科学家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疫苗和药物是对抗病毒最有效的两种手段,但疫苗和药物的研发都依赖于对病毒及抗病毒免疫有深入的了解。”方敏介绍道,为此,刚刚回到国内的她,就马不停蹄地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建立研究团队,开展科研工作。
“研究感染免疫,就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了解了免疫系统如何应对感染,就可以开发更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方敏说。
病原体是能引起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就包括各种病毒。免疫系统则是人体的防御体系,能够识别并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病原体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病原体是个狡猾的“敌人”,具有多样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另外,病原感染之后,宿主个体的遗传背景、环境因素和免疫状态的不同,即使同样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不同个体,它的感染后果可能都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发烧感冒,扛一下就很快好了,有的人则会变成重症。”方敏举的例子浅显易懂,她特别强调了面对老年人,尤其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研究免疫衰老的机制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抗感染的能力,减少老年人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些都是方敏回国致力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具体的科研工作开展起来严谨而烦琐,每一个平常的数据结论,都必须经过多次的实验验证和统计分析,没有超出常人的耐心和坚持,将一无所成。方敏和她的团队十年磨一剑,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与攻关。“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等待着我们去破解,还有各种失败和从头再来。搞基础研究就要耐得住寂寞,啃得了硬骨头。”方敏总结道。
星光不负赶路人,十几年间,方敏带领团队在生物医学领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接踵而至。
鉴于流感病毒频繁暴发,为了研发有效抑制流感病毒感染的方法,2018年,方敏课题组联合孟颂东课题组,高通量筛查了肺上皮细胞中高丰度的297个miRNA对病毒复制的作用,并进一步对其中5个对病毒复制抑制最明显的miRNAs进行深入研究,成果不仅为流感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还揭示了内源miRNAs宿主防御体系及其在抑制病毒跨种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NK细胞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功能随衰老而下降。2021年,针对免疫衰老导致老年人更易被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并且感染后病情比年轻人更加严重,方敏带领团队研究揭示出miRNA在NK细胞免疫衰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他们首次证明了miRNAs的变化与衰老导致的NK细胞发育和功能缺陷存在联系。MiRNAs可能作为调节NK细胞发育和功能的潜在治疗靶点,为免疫衰老机制的研究及老年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面对过去只在非洲部分地区流行的猴痘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多个国家发现确诊病例并形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2年,方敏与严景华团队合作研究开发了含有多个猴痘抗原的mRNA疫苗,同时优化了多抗原mRNA疫苗制备流程,为之后的产业化开发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3年,方敏研究团队发现泛素样蛋白UBL7可增强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并揭示UBL7通过促进MAVS的Lys27位多聚泛素化的新机制。UBL7作为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一个新调节因子,正向调节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从而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方敏团队的这一研究拓展了UBL7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完善了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网络。
同样在2023年,针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可以吸附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但它们是否会增加人群患病的风险及相关机制并不清楚的情况,方敏与刘思金团队选择4种来源不同、组成不同的颗粒物验证其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颗粒物可以作为载体,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将病毒运送到细胞中,使病毒更容易进入肺脏深部,甚至进入肝脏、脾脏和肾脏等肺外器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空气污染严重时流感病毒感染更加严重”。
对于自己这些年来在感染免疫及免疫衰老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方敏直言并不满足,她强调说:“我们绝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聚焦攻克最前沿的领域,在做好眼前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有远见,用发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来思考学科的发展。”
传承
2023年,方敏告别北京,离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特聘教授的身份回到家乡河南,到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历经中州大学、省立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00多年来,学校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和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科入选世界“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多个教育部及河南省的重点实验室,在科研和教书育人方面为方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从研究院所到高校,在投身科研的同时,教书育人的分量大大加重了。左手抓科研,右手抓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是方敏坚持的原则。对于三尺讲台,她并不陌生,方敏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课程“基础免疫学”的首席教师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研究生课程“医学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的主讲教师多年,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优秀课程”和“李佩优秀教师奖”。到河南大学后,方敏积极投身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璞玉成器之道,其琢其磨”。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必须经过上百道工序雕刻和打磨,而导师就是这背后手执刻刀的工匠。对于年轻人的培养,方敏非常看重,将之视为学科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她的学生基本都是“00后”,在她眼里,这些孩子个性强,有自己的想法。她希望能够因材施教,激发出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能在这条科研路上顺利走下去。
方敏明白,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但一个具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团队,其能力和潜力是无法限量的。在来到河南大学之后,她就开始了组建团队的计划。开放、包容、合作的团队文化是方敏所秉持的,她说,一个成功团队的发展史,必然是一群志同道合者的奋斗史。只有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并注重每一位成员的个人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个性与专长,这样的团队才能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在现阶段,一个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研究,就有可能使患者远离病痛的困扰,然而,这又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有太长的路要走,太多的步骤需要完成,太多的关卡要过。但是生命科学的进步,也恰恰是建立在研究者们的这些大胆尝试之上,每一次探索,机会都会与风险并存,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这关乎研究者的勇气与担当。作为团队带头人,方敏始终鼓励着大家,面对病原体这些异常狡猾的敌人,需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绝不能轻言放弃。
生物医学要发展,科研和临床是两个重要的推手。方敏越来越意识到,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需要基础研究助力,也需要与临床应用的协同推进。现实中的课题也在一直激励着方敏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实现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紧密结合,将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症状、需求更深入融合、验证,能够为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全新的见解。”这是方敏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有点难度对吗?那才是值得去努力的奋斗之路啊!”面对记者最后一个关于愿景的问题,方敏在爽朗的笑声中给出了答案。
专家简介
方敏,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013年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抗衰老分会委员。主要从事感染免疫及病原-宿主互作、免疫衰老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感染免疫及免疫衰老研究组组长,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研究项目。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