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脚踏实地,情系国家大科学工程

    发布时间:2024-11-07

——记贵州大学特聘教授张利

杨 洁  卫婷婷  

  

  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是人类开拓知识前沿、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投身这项伟大的事业中,贵州大学特聘教授张利就是其中一员。他说:“我喜欢科学研究这个工作,因为真正能为祖国、为世界留下财富,促进人类的进步,这是一个很‘大’且很实在的事情。”


聚焦SKA,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求学时期,“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大科学工程服务”成为张利心中埋下的理想。本科毕业后,张利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继续深造,并在之后前往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进行博士联合培养,成为中美联合培养的首位从事望远镜阵列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研究的博士。此后,张利又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经历让他在积极汲取科研知识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念。

  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后,张利始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长期从事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数据处理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他深度聚焦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千米阵列SKA的数据处理“卡脖子”关键理论、技术与软件研发。他在国内首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射电望远镜阵列数据处理关键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了其数据处理流程关键理论与技术的研究闭环,尤其是提出的自适应尺度反卷积算法已写入国际通用天文成像软件CASA中,可以在这一软件中选用相关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实验,推动射电天文数据处理进入高动态范围的新时代,为数据处理占据重要地位的射电天文发展作出了实质性贡献。相关成果获得国际同行认可,为SKA科学数据处理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扎根贵州,服务中国天眼阵列

  国家大科学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已取得一批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FAST的关键技术研究已被列为贵州省“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应用“十件大事”之一。在理想的驱使下,张利来到了祖国西南,扎根贵州大学,开始了全新的科研探索。

  在保持与中国科学院及美国等地研究团队合作交流的同时,他积极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如今已成功组建了一支包括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40余人科研团队。基于前期大型干涉阵列的研究经验,他潜心投入FAST的研究。

  中国天眼阵列(FAST Array)是国内天文界正在积极筹建的世界最大的大口径望远镜阵列,将进一步扩展FAST的观测能力,推动天文、物理等相关学科的革命性发展。张利所领导的团队是国际领先、贵州省内唯一从事射电望远镜阵列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团队,掌握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紧跟国际前沿。张利团队在FAST阵列关键技术方面获得的重要突破,扎扎实实服务于贵州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十件大事”。

  近年来,张利因在国际大科学工程SKA和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天眼阵列的突出贡献,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被授予贵州省青年科技奖、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优秀科技个人等奖项和荣誉。

  为了给国家相关领域培育更多青年科研人才,张利领衔打造国家一流专业,被授予贵州省教学名师。近几年来,他们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打造联合创新平台,使学生的集成创新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他说:“我希望我们的科学研究是前赴后继、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我个人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像我这样千千万万的科研人团结起来,共同开展科研工作,才能促进人类的进步。”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