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06
——访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韩勇
本刊记者 祝传海
这是一份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人物简介:
“韩勇,1982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4年出任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N素在土壤中迁移过程的研究,物质循环计算机模型建立,原位监测系统及遥测遥控系统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共享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
“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土壤研究工作”、“大型仪器共享网络管理系统”我们很难把这三样合在一个人身上,可这就是韩勇走过的路,而正是他这样的历程,使得中国科学院的大型仪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成本投入,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效率。
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年在复旦大学攻读理论物理专业的韩勇绝没想过自己会被分配到土壤所,而初进土壤所的他也同样不会想到自己未来的事业会与计算机连在一起。
198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韩勇服从工作分配来到了土壤所工作,“刚进土壤所时,我周围的研究人员都是研究土壤的,我学的理论物理专业,跟土壤所的主流研究方向相差太远,当时想请教都不知道该从何开始,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回忆当初,韩勇记忆犹新。
“当时我做的主要工作是同位素分析,这需要做大量的计算,这种计算靠手工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所里想到了计算机。”韩勇所说的“当时”指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计算机都是个稀罕物件,更别提应用程序了。“当年,为了同位素分析的计算工作,有人从美国弄回来了一个分析程序,可是国外的东西来到中国明显的‘水土不服’,这就要求必须对这个程序进行改造,把它变成中国人自己使用的程序。”接着问题就来了,所里做土壤的人不懂计算机,谁来完成这个工作呢?
“韩勇吧,他是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毕业的,数理基础一定好,搞计算机编程肯定没问题!”不知当年是谁做出了这样的判定,韩勇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回想起当年,韩勇坦白地说:“实际上,当时我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可即便是这样,韩勇还是漂亮地完成了任务,改进了谱图数据分析系统,他的工作重心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开始从事利用计算机做土壤研究的工作。
韩勇在计算机方面的才华开始逐渐显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国内还很少有年轻人承担国家级课题,而韩勇和一位同事却承担了黄淮海盐碱地改造的大型地下模拟实验室的计算机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和数据处理这一课题,他用了4年的时间完成了任务,鉴定人员对他的评价是:“这是全国唯一的系统!”
接触计算机的日子长了,韩勇慢慢摸清了门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勇展开了计算机模型的相关工作。“就是把营养元素在植物、土壤、大气及水体中迁移转化的过程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出来,然后用这套模型去研究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过程。”不久后,韩勇承担了国家的“973”和“863”项目,并圆满完成了任务。
2004年,韩勇出任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这时他的工作重心开始转换到管理岗位。可这中心主任的职务是不好当的,“刚上任那会,我每天都有接不完的电话,内容也都差不多,大多是问仪器有人占用吗,需要排队等多久,检测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等等。”同时,作为一个支撑部门的负责人,掌握每一台仪器,每一项分析项目,它的运维费用、成本以及整个部门的运维成本是基本要求,怎样获取这些信息,韩勇起先可能不知道,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土壤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支撑单元,这样的工作情况是常态。
“这与国外的情况截然不同。”韩勇曾经多年在国外工作,对国外的管理深有感触,“接了几天电话后,我发现,实验室每台仪器的使用频率并不一致,哪台仪器在使用或者闲置,除了设备管理员,前来使用的人员往往并不知情,因此导致了不少仪器使用的撞车、闲置和重复采购。”韩勇说:“想想国家出了那么多钱购置这些设备,却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作为一名科研工作人员,怎么能忍心呢?”韩勇开始意识到,“中国的科研支撑系统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给科研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于是一个想法在韩勇的心中发芽了:能不能研发一套网络化的管理系统,让这些仪器的使用情况、运维成本、人员工作状况在计算机系统里一目了然,以实现大型仪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这个想法一发不可收拾,并最终成就了韩勇的一番事业。
科研道路上没有最好
2000年,人类历史进入新的纪元,中国加大了在科技方面的投资力度,“国家投了几百个亿给科学院买设备,我们该如何使这些设备物尽其用呢?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如何了解和控制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这是个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亟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避免仪器设备管理分散、不配套的问题、使用效率低下等;实现通用仪器设备统一管理、统一运行,以提升科研装备高效运行及综合服务能力。
2004年,韩勇出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当时既有科研工作经验,又有计算机知识,还深谙管理知识的韩勇就已经着手建立一套管理软件了。联合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力量,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带领研究团队完成了“大型仪器网络共享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当年,该系统就在土壤所正式上线使用。
通过4年的运行,南京土壤所的大型仪器网络共享管理系统软件得到了所内外的一致好评。2008年年初,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及院计划财务局主管科研装备的副局长、科研条件处长亲临全国各研究所调研中科院科研仪器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发现了南京土壤所的这套系统,就有了将系统在全院推广的意向。
200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工作会议”,路甬祥院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中一再强调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韩勇介绍:“会上着重提出了‘如何建立支撑中心的有效管理’这个问题,当时就做出了决定——要我们土壤所把正在使用的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逐步推广到全院。”院支撑工作会后,2008年底开始,中科院正式在全院推广“大型仪器共享网络管理系统”。
“得到这项任务,我们也十分兴奋。”韩勇说:“当时时间紧迫,我们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将这套仅适合一个研究所的管理系统,扩展为全中科院共享的大型仪器管理系统,并在院里的一些研究所进行了试用。”仅经过短短半年的时间,系统于2009年4月1日在全院正式上线,在系统逐渐推广的过程中,韩勇发现如果要适应全院的大型仪器管理,系统需要很大的改进。“系统就是这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不断的改进,既然不能适应,那就唯有推翻重来。”随后,韩勇带领工作人员对该系统进行了改进,并把系统做出了最初的1.0版本。系统于2009年在北京生物物理所试点推广成功。
转眼,这套1.0系统已经为中国科学院50多个研究所提供了一年的服务,韩勇再次发现了系统的问题。“水涨船高,应用的研究所多了,我们发现1.0版本使用的微软系统和数据库已经不能适用这种大型管理了,1.0系统数据的可靠、完整和实时程度,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数据的输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仪器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这些问题的出现,又迫使韩勇和他的研发团队启动了2.0系统的开发工作及智能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新系统能将用户、仪器、管理员与仪器共享网络平台有机联接在一起,不可分割,又能实时反映仪器的使用状况,自动记录工作日志,新系统于2011年年初在华南植物园上线运行成功。
升级后的2.0管理系统在2011年的春节前完成了全院推广。“据今年上半年统计,目前整个系统中有100多万张测试合同,系统中的数据都可以溯源,毫不夸张的说,从系统投入使用开始所有数据到现在都完好无损的保留在系统中,我相信这对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实践才有发言权,韩勇的管理系统得到了全院的一致好评。“这套信息系统的使用使一个拥有多仪器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真正做到了现代化、规范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对整个实验平台来说是一种真正科学化管理。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科研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知道所里的仪器要耗用多少成本,每年工作了多少时间,每分钟都在干嘛,我们第一次可以完全充分地掌握整个仪器平台。”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科学院又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院所有的大型仪器必须全部进入这个系统进行管理”,这将是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庞大数字,这要求系统必须再次升级。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开始3.0版本的研发工作,除了系统的优化外,我们还将融入新的操作手段,如手机客户端等。”
一步步走来,从最初50个研究所的2000多台仪器管理,到今天全中国科学院的86个研究所4000多台仪器的管理,韩勇的科研之路仍在继续,他就像一部科研事业上的永动机,永不停息。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