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共绘未来画卷
——全国政协委员共议科技发展

作者:杨 洁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25-03-21

导读:  全国两会,科技成为备受关注的高频词。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

  全国两会,科技成为备受关注的高频词。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中国科技领域在2025年乃至今后几年有哪些新趋势、新变化、新动能?围绕科技领域,委员们提出了哪些建议?两会期间,科技创新议题持续升温。


卢建军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当前,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内生融合动力不足导致“不想转”,成果供给质量不高导致“不好转”,对接合作渠道不畅导致“不易转”,中间环节支撑不够导致“不会转”等。为此,卢建军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以创新联合体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出台政策鼓励一流大学和龙头企业建立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二是完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作为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考核内容,破除“唯论文”评价体系。三是加快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化转化服务体系。完善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四是强化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设技术经理人学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增设技术经理人专业职称,完善技术经理人培养、晋升和激励制度。


赵晓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央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业院所中央企业,应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进高效率创新协同、高水平创新合作,促进产学研有效贯通,全力以赴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更好履行科技创新使命担当。赵晓晨呼吁,从3个方面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一是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各方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发挥产学研用融合的主导作用。如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二是组建一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院,持续提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如在绿色低碳冶金、高纯金属靶向提纯等领域布局一批底层“根技术”,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三是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完善职务发明成果收益分享机制,充分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曹鹏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随着年初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大模型技术正加速渗透千行百业,但算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曹鹏提交了一份《关于推进异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聚焦大模型应用落地中的算力门槛、技术复杂性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从自主可控的异构算力基础设施升级、智能体创新应用、算力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破局,为实体经济智能化转型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的解决方案。曹鹏在提案中提出核心路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异构算力基础设施,通过统一调度多元算力资源,打破地域与架构壁垒,从而降低智算成本,让企业都“用得起”。为让算力从“稀缺资源”变为“普惠服务”,曹鹏提出“链主企业+云平台”的共享模式:链主企业和云平台开放智算配额,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智算服务,将紧跟时代的先进技术通过产品化、平台化,普惠化地对外开放,降低应用和部署门槛,打造开箱即用的产品服务,让更多企业和个人无差别地享受技术创新的红利,引导技术创新走出实验室和大公司的围墙,在产业场景发挥价值。


张云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如何在提升算力使用效率、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加快高端算力设施建设,突破“算力围城”,已成为我国AI产业发展的紧迫课题。对此,张云泉提出多项具体建议。第一,出台高端智算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建立智算中心分级准入标准,支持市场主体建设高端智算中心,新建智算中心必须通过大模型训练或推理能力评测,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批准建设。第二,集中资源,重点支持大模型领军企业。加强统筹布局,坚定不移培育“领跑者”,打造世界领先的开源开放主权级基础通用大模型。第三,建设国家级大算力集群,引入先进算力调度、分配、优化和管理技术,提高利用率。积极引导基于全精度、大算力、高互连国产芯片,构建新一代超智融合国家级算力中心。进一步突破数据中心边界,实现多中心、跨区域分布式计算,把中小算力中心算力融入到大计算资源池。在训练任务分配上下大功夫,使不同算力资源与不同阶段训练任务结合,产生更大经济价值。第四,设立“智算工具链产业基础再造”和“超智融合”专项研发基金,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开放共享的智算工具链和超智融合生态。


吴希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

  我国不断发展低空智联网、基于5G的低空通信技术,为低空装备的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下一步,应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与科研机构、高校紧密协作攻克复杂环境自主飞行、智能集群作业等核心技术,实现未来海量飞行器无人/简单驾驶、智慧城市管控飞行。同时加快更高可靠性、功重比和效率的航空电能管控系统研发,实现满足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要求的电池革命性突破,实现未来社会经济价值的高效增长。吴希明还提出,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装备高密度、高频次、常态化运行的特性,对低空装备的适航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加快构建分级分类适航标准体系,根据不同低空装备特性及运行风险等级,规范低空装备设计、制造、运行等全方位适航要求,加快完善无人机、eVTOL适航标准,并研究形成有人、无人融合飞行的运行标准。此外,还应加快健全覆盖主要作业区域、涵盖低空飞行全流程的多层次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低空飞行服务站和管理系统建设,提供飞行计划统筹申报、飞行路径规划和优化、飞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做好低空装备的运营支撑。


周鸿祎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

  政府和企业核心数据资产存储于内部知识库中,若缺乏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未授权用户可能利用与大模型交互的机会窃取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安全格局,采用“以模制模”的方式应对新难题,依托安全大模型技术搭建起覆盖“基座模型—知识库—智能体”的全链路安全体系,护航政府与企业“数转智改”。为进一步强化这一防御体系,周鸿祎建议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推动安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具备“安全+人工智能”完整解决方案的链主企业,针对人工智能应用所涉及的基座模型、知识库、智能体等安全问题,基于安全大模型技术开展研发工作,加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将安全要素深度嵌入人工智能应用全流程。二是组建产业联盟,推广安全产品。引导相关链主企业发挥牵头作用,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及终端用户,组建AI大模型安全联盟,在联盟内部实现技术成果共享,开展产品及服务测试,待产品与服务成熟稳定后,向更广阔的市场推广,助力大模型安全保障普及至千行百业。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