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7
文 纳 翔
园区发展汇聚海南动力
园区在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南省委、省政府以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三区一中心”为战略定位,推动了重点产业园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作为资源集聚的高地、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海南省13个重点产业园区集聚了各类企业和相关机构,部分产业初具规模,促进了产业链的完整和优化,并且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有效引导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大力培育了新兴产业,同时还吸引了高端人才和资本的流入,为海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海口高新区的医药工业产值占全省比接近八成、海南生态软件园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391.34亿元,税收占澄迈县95%,推动澄迈县各项排名位居前列,贡献全省税收13%。2023年,海南重点园区贡献了全省超过35%的GDP、45%的税收和60%的进出口额,汇聚了全省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在顶层设计、政策支持、资金整合上的前瞻性和执行力,也为全国自贸港的建设提供了海南样本。
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园区立足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特别是抓住了政策洼地优势,形成了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鲜明格局。
各重点产业园区最大的短板在于科技资源分散,协同创新不足。科技工作者缺乏常态化的联系和服务平台,科技服务能力偏弱,在资源整合、项目对接、国际合作等方面专业性和主动性还有待提升。
发挥科协赋能作用
科协组织是科技创新的黏合剂和加速器。在推动产业园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三个核心作用。
第一个核心作用——产业协同的“枢纽站”。我们可分别从园区和企业两个层面来看。在园区层面,科协也可以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资源,搭建跨领域的协作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攻关和成果的共享;从企业层面看,企业科协可以作为内部的创新引擎,组织企业的技术沙龙,技能竞赛活动,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活力,通过组织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评价等活动,助力科技主管部门加速成果转化。科协最大的作用,就是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的创新效能。
第二个核心作用——人才赋能的“强磁场”。中国科协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广泛联系全国学会。学会的学术观点能够互相自洽、形成学术共同体。这和我们平时点对点所接触到的专家是不同的。例如我们认同这个专家,但是专家和专家之间会有不同的观点,甲专家跟乙专家有时候的观点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学会组织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能够代表行业的权威发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科协就可以通过引进专家资源,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创平台,为企业和园区柔性引进人才,引导他们扎根园区。例如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依托科协引入12名候鸟院士,助力南繁育种业的技术突破。科协在引才育才、学术交流、项目孵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破解园区高端人才短缺的关键抓手。
第三个核心作用——政策落地的直通车。科协组织很有特点,它既不是政府部门,但它又跟党委、政府是同频共振的。它比较贴近党委的核心部门,所以对党委的中心工作、党委的战略意图,科协能够较为敏感地捕捉这些战略考虑。然后,科协就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结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开展决策咨询,提出良好建议。科协可以精准解读政策,对地方产业扶植政策提出科学决策建议。
协同联动谱写新篇章
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园是落实国家战略的主战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为更好地打造更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一流产业园区,为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的动能,我就海南省园区和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强化科协组织建设,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1.推动全省13个重点产业园区科协组织全覆盖。省科协联合国资委、科技厅、工信厅、工商联等部门发文,推动13个重点产业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全覆盖,把它列入工作目标,必须解决。支持产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建立企业科协,考虑专项政策予以支持鼓励。
2.提升科协服务能级。要建立“园区科协+高校科协+学会”的联动机制,定期举办技术路演,组织专家进园区入企业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定期举办国际、全国性质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企业视野,依托科协建立“科技需求库”和“专家资源库”,实现技术难题精准对接。
3.打造国际化科技合作窗口。海南自贸港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和地理资源禀赋。海南省园区和企业科协一定要把国际化作为工作抓手,支持园区科协与国际科技组织、海内外的高校进行合作,引入国际资源,建议在园区试点“国际科技工作者服务驿站”,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精准服务。
(二)深化人才、组织、平台建设,完备科技赋能手段。
1.打造人才引荐的全链条生态。对外,实施“自贸港英才计划”,针对重点产业设立专项人才基金,通过科协对接国际、国家级学会,国际科技组织,引进海外先进技术成果;对内,发挥本地科教资源优势,推动园区与海南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校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
2.强化统筹协调。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打造跨园区的产业体系,建立园区之间、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机制。
3.提升平台支撑能力和创新效能。各委办厅局各部门要支持科协参与建设共性技术的服务平台,探索“科协+基金+孵化器”的成果转化模式,搭建全省统一的“产学研用”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技术供需的精准对接。
(三)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整体合力。
1.要建立完整的省级园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各政府部门可以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共同服务好园区和企业的发展。建议海南省发改委把省科协一并纳入园区办。
2.要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以广西的科技搭桥行动为例,这个活动是由自治区科协牵头,科技厅、工信厅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的,对院士与企业联合开展研发的活动。政府对企业的实质性研发投入给予支持补贴1/3,单项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在这项政策中,相关各方都发挥优势,技术交流渠道通畅、便捷、有效。工信部门了解对应产业发展的维度、方向、战略,了解企业需求;科技部门从科技政策研究制定的角度、科技发展战略的角度把关,而且给予资金支持。
总之,科协组织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更是海南自贸港实现弯道超车“战略支点”。相信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夯实科学组织根基,激活创新要素活力,海南必将打造出科技经济融合的“热带雨林生态”,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注入更加强劲的科技动力。
(本文为作者在海南省科技园区科协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经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简介:
纳翔,男,满族,中共党员。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现任中国科协党校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监事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 资讯
-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上午,《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原名《中国逻辑学家...
-
关于个别单位和个人冒用我社名义进行经营活动的声明
近期,我社接到反映有个别单位及个人,未经我社授权冒用“《科学中...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