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淮畔明珠,迎风起势

    发布时间:2025-08-28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纪实

  

  近年来,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蚌埠高新区”)持续统筹优化主导产业、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向“新”而行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不断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提质扩量增效,主导产业加速集聚

  据了解,2024年以来,蚌埠高新区着力发展制造业,推深做实“提质扩量增效”行动,持续做大电子信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集群,上半年两大基地产值高达66.5亿元,同比增长11.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总数达132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39.5亿元,同比增长6.5%

  此外,蚌埠高新区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安徽省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高分通过复审,莱特实业“光伏建筑一体化监测智慧平台”获批国家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众多新招引项目也为蚌埠高新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据了解,2024年以来,蚌埠高新区坚持招商引资第一战术,严格落实“三周一调度、一月一推进”等工作机制,协同用好基金、产业园等载体,进一步明目标、盯节点、重实绩,全面提升招商质效。同时,蚌埠高新区紧盯“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持续优化“工招园”推进机制,坚持月度投资任务具体到项目、到部门、到牵头人,全面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谋划储备了才府年产20万吨日用玻璃制品、天河集装箱码头、小黄山商业综合体等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183个,开工了武耀年产400万套新能源汽车玻璃、艾迪科芯片测试与烧录、方驰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制品、丰原年产10万吨聚乳酸改性材料等项目33个,投产了康宁硼硅药用玻璃二期、凯盛君恒一级耐水玻璃二期、德力光能太阳能装备用轻质面板等项目23个。


深耕创新沃土,厚植新质生产力基础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2024年以来,蚌埠高新区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重点调度工作来抓,深入实施“聚才行动、创业高新”工程,落实“雁归珠城”行动, 推动人才“第一资源”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用好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载体,蚌埠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培育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7人,引进正高级职称和博士39人,副高级职称、硕士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06人,技能人才2340人,海外人才33人;并且深入实施“聚才行动、创业高新”工程,依托科创企业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建成国家级、省级企业孵化器各1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0家,培育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2家、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1家。

  正所谓“引才容易留才难”,为此,高新区陆续出台人才工作提升方案,用心用情解决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关键小事”。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建立职称评审工作“绿色通道”,指导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实际岗位技能要求,注重操作技能考核。同时,开辟校企合作新赛道。蚌埠高新区采用“工会+学校+企业”三位一体模式,聚焦新质生产力和当地产业特色,成立全市首家建在企业内的工匠学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据了解,工匠学校还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促使企业与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蚌埠学院等高校密切合作,采用技术交流的形式与高等院校合作,摸索学术与产业合作的契合点。

  近年来,为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蚌埠高新区通过劳模工匠系列宣讲、推进劳动技能竞赛、建立工会+人社+N常态化协调机制、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一体构建“产、学、研”全周期人才培养“生态圈”,助力超过500名产业工人由“工”变“匠”,激活新质生产力。自“产改”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51家企业及62位个人荣获国家、省、市各级荣誉表彰。

  蚌埠高新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鼓励技能人才参与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增强了产业工人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为蚌埠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将企业视为创新的主体,蚌埠高新区同样重视和积极加强企业的培育工作。自2024年以来已评审通过38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1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推进高新企业“规模化”,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激增至75家。另外,高新区持续优化提升高创中心、WM众创智慧谷等4个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孵化培育能力,聚焦研发平台提质,新增入驻企业数字仍在不断提升。


坚持开放创新,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蚌埠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蚌埠高新区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致力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2025年以来,蚌埠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领导干部包保企业、项目,优化企业诉求“一口收办”机制。结合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行动,他们上半年走访调研企业500余次,现场办公为企业解决难题240个,在为企服务平台办理企业诉求255个,办结率100%。高新区推深做实“一照通”“容缺办理”等改革举措,推行“云上新服务”和“点单式服务”新模式,“一站式”服务企业开办;同时扎实开展金融服务专项行动,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5次;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举办为企招工系列活动28场。

  此外,蚌埠高新区纵深推进“一照通”改革,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一窗受理、一次审批、一照准营”行政许可新模式,办事时限压缩90%以上;持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力促“一支队伍管执法”由“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突破,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创新开展排污许可证变更“分期简办”模式,实现减免申请材料80%,压缩审批时限75%,参评国家新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创新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新模式,参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深化进出口企业“全链条”服务机制,推广“离港确认”“直装直提”便利化通关模式,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辖区进出口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

  迎风起势疾驰远,攀高逐新风帆劲。“下一步,蚌埠高新区将紧紧围绕蚌埠市委‘改作风、优环境,抓招商、推创新,增投资、建项目,惠民生、创幸福’工作主线,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蚌埠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