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漫步中生代 奏响中国音

    发布时间:2014-08-12

——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
本刊记者  黄雪霜  周珈慧    
 

 

   带着一颗快乐探索的心,他和他的研究伙伴穿越时空走向了侏罗纪,走进那片板块初现的中生世界。抚摸带有生命痕迹的古化石,一点一点去挖掘、读懂亿万年前的故事。    
   这是一个穿越时空的科学探索故事;这是一位平凡而又真实的“科学中国人”——
   盘古大陆,中生年代。陆海之间,森林深处,中生代地球霸主——恐龙穿越其中,生机勃勃的世界里,同样还有很多东西在悄然地演变进化着,例如板块、气候,还有植物等。
   那么,中生代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植物又是如何演变形成的……
   围绕这一系列科学问题,身处“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王永栋研究员和他的研究同伴们,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现代技术,联合海内外同行,奏响了一曲来自中国的“强音”。

古生物世界的歌吟:“来自中国的声音”


   2010年8月,当“汶川大地震”的阴霾逐渐散去,四川射洪,一座小县城迎来了他们的一次盛事:被誉为全球侏罗纪地球科学界“奥林匹克大会”的第八届国际侏罗系大会在此地召开,这也是该大会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围绕“海相和非海相侏罗系”主题,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近300名专家展开学术交流。
   此时,有一个人,忙碌穿梭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作为大会的秘书长和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他为这次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包括负责大会学术专题设置、联络、会议报告安排、学术出版以及大会野外考察等。
   “这次大会意义重大,不仅是国际侏罗系研究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聚会,也是国际学术界首次重点关注非海相侏罗系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海内外专家对地球科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还可以领略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伟大奇迹……”与很多地质专家带给人古板的印象不同,王永栋的“国际范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特质”的形成,从他丰富的经历中或许您能够得到解答。
   王永栋,1967年生。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获博士学位,并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周志炎院士),之后留所从事科研工作。就是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完成了从一名本土科学家到国际科学家的蜕变。
   从1997年之后的十年间,因表现优异,他先后成为德国洪堡奖学金和中国科学院留学基金获得者;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到法国里昂第一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荷兰乌德列支大学、日本千叶县立中央博物馆等地深造和进行合作研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王永栋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在海外的那段时间,他就像是一只刚从鸟巢起飞的“雏鹰”,广阔的天地里,有无尽的新奇不断地撞击着他的心。国外实验室的洁净程度,他们对古生物科研所表现出来的探究和执着,严谨为学的科学态度,精密的仪器和先进的研究方法……让王永栋不禁感叹:古生物科学研究唯有依靠现代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方法,才能走得更远。
   与此同时,王永栋深知中国在古生物研究方面所具备的巨大优势: 我国拥有发育完好、在世界上不多见的完整的层剖面,有世界罕见的珍贵古生物化石和地质遗迹。得天独厚的地质环境优势一旦有现代的技术和方法注入,将会有怎样的奇迹出现?
   满怀期待和信心,王永栋就这样手持现代创新“利剑”,“劈开”通向远古的大门,向着未知磨砺前行。
   十多年来,他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中生代植物学及陆相地层学研究上,在中生代植物系统解剖、多样性演化、时空分布以及古气候环境背景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科研成果。他先后主持承担了“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方向项目、中科院创新合作交叉团队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国际SCI刊物收录论文50余篇;主编国际和国内学术论文集和丛书6部,合作出版专著6部。其代表性成果被欧美权威教科书和重要专著等引用。因出色的表现,王永栋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是目前积极活跃于国内外学术前沿的中生代植物学青年学科带头人。
   与此同时,发挥自己的优势,王永栋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绽放光彩。2005~2010年间,他参加了由沙金庚研究员领衔主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 506项目——“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全球对比与重大地质事件”,并担任该项目共同负责人兼中国工作组组长。他先后参与组织了在南京、北京、四川等地的国际学术交流和野外现场考察活动,并于2007年2月代表该项目组赴巴黎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GCP年会。此外,他还先后担任了2006年的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学术秘书,2013年中国和德国古生物学国际会议的共同副主席,为上述重要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其精准的专业知识,出色的学术组织能力、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奉献精神,以及认真负责、务实高效而默默无闻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赞誉……
   十余年来,王永栋先后出访过美、英、德、法、意、荷兰、瑞典、西班牙、波兰、突尼斯、日本、印度和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或出席国际会议。2007年和2013年,他两次被聘为法国里昂第一大学的访问教授,在该大学进行合作和讲学交流活动。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多年来,正是怀抱这样一份信念,王永栋在古生物科研战线上不知疲倦地往返奔波,坚持不懈地要奏出“属于中国的声音”。虽然有时候会很累,但“一切付出在它的成果价值和意义面前都是值得的。”正是这份坚持,成就了如今的王永栋——一名来自于中国的国际古生物研究专家。

技术唤醒沉睡:创新演绎“魅力中生代”

   物竞天择,在漫长的地球发展演化史上,由于亿万年的地质环境变迁,生长于远古时期的植物种类发生着诸如起源、演化、灭绝和复苏等一系列演化过程。而要揭示它们的演化奥秘,唯有借助于保存在岩石中的植物化石才能一探究竟。
   “距今2.5亿年到6500万年的中生代是陆地植物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许多古老类型趋于衰落或灭绝,而大批现代类群(如被子植物)出现和兴起,随后才有了现今地球上繁花如锦的植物界。了解和追索地球植物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中生代植物的系统学和多样性演变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王永栋如是诠释他的研究对象的意义。
   那么,中生代的植物是如何演变的?当时是如何分布的?它又是如何作用于环境的?现代人如何撬开远古的大门,重拾中生代的记忆呢?
   唯有依靠技术方法和创新思维!
   跟随着王永栋的研究脚步,记者进入到了一个创新技术注入远古的神奇科研世界:
   王永栋自取得博士学位以来,一直从事古植物及相关地层学研究。通过多年累积,在真蕨目植物化石研究、中生代裸子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生代植物多样性、时空分布模式及古气候、中生代陆相生态系统、植被演替及与古环境重建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
   他和团队成员将系统分类与解剖学现代技术方法与古植物化石资料相结合,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利用高精度电子显微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先后开展了多个化石植物类群的深入研究。
   他们在国内率先利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方法,以放大近十万倍的高精度结果,深入研究多个真蕨植物类群原位孢子化石的超微结构,揭示了化石和现生类群在生物学属性和系统演化上的一致性,结果被分子生物学和系统发育树证实,大大提高了对真蕨植物系统演化历史的认识。
利用化石切片、比较解剖和超微结构等方法,他们研究了银杏类植物楔拜拉的植物角质层解剖与超微结构;在辽西侏罗纪发现了亚洲大陆解剖构造保存最为完好的苏铁类茎干以及蕨类根茎化石;建立了中国南方侏罗纪典型真蕨植物古生态群落,探究中生代植物类群化石记录、多样性变化及时空分布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侏罗纪两次重大气候升温事件观点并揭示其成因机制,为深入探究中生代植物起源演化、关键时期植被演替和气候环境背景提供新证据……
   在不断工作和总结的过程中,王永栋及其团队深刻体会到多学科交叉合作对于古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作用。为此,他们组建了一支中科院科技交叉与创新团队,成员由5位活跃在国内外科研第一线的学者组成,涵盖古植物学、生物地层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和古土壤学等多个交叉领域,他们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中生代植物演化及其环境背景”,并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多学科和手段方法的交叉与协作。
   辛苦的付出,必有丰厚的回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王永栋及其合作者关于原位孢子化石的研究成果被国外学者誉为“填补了对古老真蕨植物孢子壁层超微结构认识的部分空白”,使我国在原位孢子及超微结构研究方向跻身国际前列,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他和周志炎院士等共同完成的《中国中生代植物多样性演变》研究成果获得了201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奖励。
   他参与负责的“973”项目课题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和交叉团队项目已经结出了系列硕果。他关于侏罗纪生态群落和气候事件的研究成果先后被美国和英国权威的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论著引用并作为恢复古气候环境的重要参数。他和团队成员在古大气CO2变化与古气候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他领衔完成的《白垩纪古大气CO2变化趋势与温室气候》最新研究论文在国际地球科学权威刊物“Earth-Science Reviews”(《地球科学评论》)上发表。他们采用古植物、古土壤和地球化学模型等方法,首次揭示并识别出在白垩纪不同时期出现了几次显著的CO2短期快速波动记录,质疑了白垩纪期间气候温度均匀分布且呈现单一稳定温室状态的传统观点……
   “在古生物研究世界奏出中国强音!”如果说这一句誓言是王永栋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播下的梦想种子,十多年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奋斗,王永栋及其团队真正将这一誓言践行在了行动上。

探索远古快乐相随:踏遍山水孕育桃李

    一切就像命中注定,一切又是偶然中的必然。如今的王永栋已经是一名翱翔在古生物研究领域的著名科学家,而这样的科学梦想,其实早在20多年前,已经种下——
   彼时,王永栋还是一位对科学充满探索好奇的高中少年,因为参加地质夏令营活动,他写了一篇有关于丹霞地貌的小论文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造与发明比赛的论文二等奖,其小小年纪就展露出来的科学素养被兰州大学地质系的老师看中,举荐他到该系就读。就这样,怀抱一颗探索科学未知的初心,王永栋开启了他的“科学探索之程”。
   顾不上去想前路艰险,顾不上去想风雨兼程,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王永栋在地质古生物科学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探索的时间越长,他越是“深陷其中”。随着探索的深入,他的科研方向也越走越精专,最终锁定在中生代古植物学研究上。
   “无限风光在险峰”,当他真正涉足进入这一行业时,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古生物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一手资料,无数个日子里,背起简单的行囊,带着榔头和方向罗盘,王永栋就这样踏上了野外考察的路途。二十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在鄂西,他发现了三叠-侏罗纪若干重要的真蕨目植物繁殖器官和与原位孢子化石;在辽西,他报道了在侏罗系中保存有完好解剖构造的苏铁类化石、紫萁茎干及松柏类木化石;在内蒙,发现了欧亚地区保存完好的中华荷叶蕨化石;在四川盆地,他多次考察实测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剖面……多年来,他考察的印迹遍布新疆天山南北、河西走廊、冀北辽西、三峡库区、巴山蜀水以及闽浙赣等地……为取得珍贵的一手材料,王永栋把青春和热情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背后留下的是数也数不清的艰辛故事:野外考察需要冒着干热和酷暑,风里走雨里行,从干旱缺水的山沟,到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所有的这些,都融入到他的科学生涯中,成为见证他成长和取得成果的独特印记。
   埋首科研之外,王永栋还担负着培养年轻人才的工作。他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地质古生物所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古植物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进展》等专业课程,同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指导博士后和国外留学生。近年来,他还担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的本科生导师。
   因为用心,他的教学工作与其科学之路一样精彩而有特色:
   王永栋告诉他的学生,野外考察是地质古生物研究的“生存之本”。所以,一年中的很多时候,经常能看到他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和教学实习。从野外基本能力的提高,到地质考察的技术方法,包括实测剖面、化石采集、样品编号和标本包装方法等,无微不至,尽心尽力……
   王永栋的教学方法体现在一个“巧”字,因材施教,专业课程分类指导。针对研究生来源和基础知识不同的实际情况,他专门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互有补充的古植物学课程教案和方法。对生物学背景的研究生,加强地质地史学、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化石记录等地学基础的指导;对地质学背景学生,则强调生物学解剖、系统分类和植物演化等。同时,他还使用外文教材开展专业课讲授,着重培养知识结构和研究思维……目前他培养的多名学生,有些获得了中科院地奥奖学金,有的硕士生获得了免试提前攻读博士资格,有的已经博士毕业并继续古植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于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突出成绩,2012年他被授予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的荣誉称号。
   注重野外考察,重视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学科交叉,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如今,王永栋身上的闪光特质潜移默化地转移到了他的学生和队员身上。这是一支充满朝气蓬勃和奉献精神的团队,他们有共同的科学理想,有对古生物科学探寻的无限欲望,有为古生物学研究贡献己力的奉献精神,正因为如此,他们为了他们所热爱的事业,摒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在野外荒漠中奉献自己的青春才华。“虽然艰苦,但有寄身于自然,揭开远古奥秘的快乐相随,一切都是值得的。”王永栋说。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