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清连:棉丝孕育强国梦 衣被天下唱新曲 “科技工作者应该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创新,不能让中国农业落后于人,要按照国家和社会需求,通过创新让中国有话语权,让中国的农业始终走在世界的... 科学中国人
-
张旭:“复原”古气候 “预言”大未来 他长期从事极端气候、气候动力学及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研究,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极地海洋研究所Heinrich Medal杰出贡献奖的青年学者。听他... 科学中国人
-
杨辉:做寻“光”人 实现全程化光网络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把握住时间,尽快研究出性能优越的光网络控制设备,利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让全程化光网络变得更加智能、可信,解决光网络... 科学中国人
-
黄旭华:无言高歌 以身许国 九十载岁月如歌,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而黄旭华却埋下头来,甘心做沉默的砥柱,把一生奉献给了核潜艇事业,奉献给了祖国,用一辈子践行了“把人生志向同国家... 科学中国人
-
郝吉明:一生常思祖国恩 一生常为祖国忧 不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协调小组的领衔专家之一亮相于众人前,对空气质量的各种问题答疑解惑;还是在2001年国家推行新车排放标准时,作... 科学中国人
-
贺泓:环境催化精微处 玉宇澄清万里天 贺泓经常感叹,我们生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年轻时立下的志愿基本都已实现,而未来还有更高更远的目标去追寻。不久前,有人请他题字,贺泓欣然落笔,也算是写... 科学中国人
-
贾利民:守望高铁上的中国 “人类把最大的距离抛在后面,从而以最小的距离把一切都带到自己面前。”对高铁人来讲,他们就是用速度不断刷新着“最小的距离”,推动着“牛背上的中国”向... 科学中国人
-
吴树范:仰望天空 静待花开 微纳卫星正在空间科技与应用上引发一场重大变革。早在欧洲航天局工作时,吴树范就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微纳卫星代表着一个新的纪元,由此而生的商业航... 科学中国人
-
赵维巍:峰回路转辟新疆 戮力同心践实创 将基础研究技术和成果产业转化两手抓,让技术落地求真,赵维巍明白还需要克服的阻碍有很多。但这并不影响他和团队的信念,他们始终坚信:随着国家对产学研的... 科学中国人
-
陈茂:TAVI 不开胸为心脏换新门 作为先行者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自2012年4月成功开展西部地区首例TAVI以来,在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陈茂的领导下,联合相关兄弟科室及机构已建立了一支... 科学中国人
-
夏军:逆水行舟勤作桨 研无止境需为岸 与水同行、厚积薄发,40年如一日,奋斗不息。如今的夏军势头不减,立足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际前沿水安全问题,把“水事业”做得更大,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稳... 科学中国人
- 资讯
-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