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丽丽:为生物材料助力 在王丽丽眼里,生活就是科研舞台,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正是她无时无刻都在寻求的科研突破口。她以生物材料为手中的利剑,勇敢迎接科研路上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科学中国人
-
刘文清:环境之光 20年前,刚从日本游学回国组建环境光学监测研究室时,国内相关领域的资料甚是寥寥,但凭借着超前的意识和学科敏感,刘文清知道,未来环境光学监测技术会是一... 科学中国人
-
曹进德:敢为天下先 尽管在科研领域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但曹进德却并不埋首自封,只为追求个人的进步。在潜心研究之余,他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培养团队。他说,创新不是一个... 科学中国人
-
高长青:挑战生命时速 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工作20余年,他做过的手术已有5000余例,其中不乏高危、高风险、高年龄、高职位的“四高患者”,但却无一失手。无数的经验积累和沉... 科学中国人
-
刘永泉:亮剑凌云志 腾飞中国“心” 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工程师,到研究室副主任,再到副总设计师,最终到动力所的总设计师,负责多个型号的研制工作,刘永泉在艰苦的磨砺中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科学中国人
-
第四范式:AI世界的“先知” 戴文渊与杨强相识于人工智能式微之时,当时人们谈论AI的时候都很小心翼翼,担心被误认为是忽悠人的骗子。在这种背景下,这两个坚信人工智能必将腾飞的人就更... 科学中国人
-
李泽光:扬鞭奋蹄 完善自我 李泽光,现为清华大学核研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反应堆物理、蒙卡计算方法研究以及空间堆物理设计等相关工作。以第一主要研发者身份获得反应堆蒙卡分析软件(R... 科学中国人
-
张全兴:纵然历尽千帆 归来仍是少年 回顾往事,张全兴用“一世诚、勤,此生无憾”为自己做了总结。如果是寻常人家的老人,或许他早已过上了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生活,但是作为国内环境工程领域... 科学中国人
-
李歆:用数据“解码”大气污染机理 17年前,18岁的李歆怀揣梦想考入东湖之滨、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师从钱沙华教授,通过化学合成实验,完成了环境科学的科研启蒙;2004年至2010年,李歆在北京大学... 科学中国人
-
童建:防微杜渐 敲响生命之钟 1977年,在那个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青春夺回来的时代,他从570万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考生中走了出来;1993年,在他人都在想方设法,急着迈出国门的时候,... 科学中国人
-
李复兴:三十年寻遍祖国山河 为中国好水一生奔赴 在20多年的时间里,李复兴带领团队走遍祖国大川山河,对长寿村、无癌症村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对其水质进行全方位化验。他们对这些好水进行系统归纳研究,以... 科学中国人
- 资讯

-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上午,《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原名《中国逻辑学家...
-
关于个别单位和个人冒用我社名义进行经营活动的声明
近期,我社接到反映有个别单位及个人,未经我社授权冒用“《科学中...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