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泽光:扬鞭奋蹄 完善自我 李泽光,现为清华大学核研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反应堆物理、蒙卡计算方法研究以及空间堆物理设计等相关工作。以第一主要研发者身份获得反应堆蒙卡分析软件(R... 科学中国人
-
张全兴:纵然历尽千帆 归来仍是少年 回顾往事,张全兴用“一世诚、勤,此生无憾”为自己做了总结。如果是寻常人家的老人,或许他早已过上了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生活,但是作为国内环境工程领域... 科学中国人
-
李歆:用数据“解码”大气污染机理 17年前,18岁的李歆怀揣梦想考入东湖之滨、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师从钱沙华教授,通过化学合成实验,完成了环境科学的科研启蒙;2004年至2010年,李歆在北京大学... 科学中国人
-
童建:防微杜渐 敲响生命之钟 1977年,在那个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青春夺回来的时代,他从570万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考生中走了出来;1993年,在他人都在想方设法,急着迈出国门的时候,... 科学中国人
-
李复兴:三十年寻遍祖国山河 为中国好水一生奔赴 在20多年的时间里,李复兴带领团队走遍祖国大川山河,对长寿村、无癌症村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对其水质进行全方位化验。他们对这些好水进行系统归纳研究,以... 科学中国人
-
母其文:建全国一流的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平台 “大医者,大慈恻隐身怀仁术,胸存远见腹有良谋。”这便是母其文近三十年科研路的最佳写照。因为不甘平凡,他从四川的一个小县城走向了世界。因为心怀梦想,他漂... 科学中国人
-
创新路上 砥砺前行 4年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简称:创新院)成立;4年中,创新院厉兵秣马,以开拓创业者勇于探索、不惧艰险的创新豪情砥砺前行,胸怀国家和集团... 科学中国人
-
秦川:发展实验动物学科 甘做健康中国的垫脚石 如果把生命科学、医学等学科体系比喻成一座座参天大厦,那实验动物学科则是支撑这些大厦屹立不倒的地基;如果把疫苗、药物、医疗器械等比喻成人类战胜疾病恶魔的... 科学中国人
-
袁先智:有机会燃烧自己是一种人生幸运! “我现在做的事情是在发挥我的热能,有机会燃烧自己,是一种人生幸运,也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袁先智说。 科学中国人
-
杨得坡:中药瑰宝的坚守者 跨界研究的先行者 杨得坡的科研工作内容涉及中药学、生药学、药用植物学、生物技术与生物质能源等学科领域,具有典型的跨学科、跨专业、跨界特点。他说:“用跨学科的方法与视角做... 科学中国人
-
张健:构筑大医学之道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于张健而言,... 科学中国人
- 资讯
-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上午,《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原名《中国逻辑学家...
-
关于个别单位和个人冒用我社名义进行经营活动的声明
近期,我社接到反映有个别单位及个人,未经我社授权冒用“《科学中...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