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
——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邢文革
本刊记者 吴应清
作为一名军工人,他始终谨记投身国防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科技人,他一直坚守着为国家舰载雷达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作为炎黄子孙,他处处发扬着勤奋拼搏的精神。他,就是我们本期的主人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为我国舰载雷达做出突出贡献的邢文革。
邢文革,参加工作近三十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一名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逐渐成长为我国舰载雷达事业的领军人物,并成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首席专家。这么多年以来,他获得国家级特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除此之外,他还是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门外汉”到专家的华丽转身
邢文革出生在农村,而农村人的观念就是只有学习好的人才能实现“鲤鱼跃龙门”的人生转变。所以,他从懂事的那一刻起,便将这个观念铭记于心,刻苦努力地学习。努力总会有回报,从初中到高中,再到成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邢文革都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帆风顺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升级。
在小时候,邢文革特别喜欢看战争题材的影片,他经常被电影中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舍身取义的悲壮场景所震撼,更被他们义无反顾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所感染。所以,他从小就很崇拜那种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情怀。大学毕业后,他服从组织安排,被分配到十四所,虽然和所学专业没有一点联系,他仍然没有丝毫怨言和片刻犹豫,积极服从组织安排。而当他知道十四所是国内军工电子翘首时,投身国防的自豪感由然而生。
俗话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用在邢文革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在刚进14所的一次基础性考试中,邢文革提前全身心地准备,在140人中勇拿第一名。虽然专业不相符,但他下决心从零开始学习雷达方面的知识。邢文革利用14所开发的资料共享平台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遇到不懂或难以理解的问题就积极向老专家请教;利用参与某重大国家级新型防空项目研制工作锻炼的机会积累工程实践知识;利用高校平台资源参与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很快建立起了雷达专业的知识体系,为他今后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开始参与项目时,各个方面都不了解,各种工作都需要从头开始,邢文革只能在项目的外围徘徊。但他踏实肯干,不计得失,即使只是在做一些外围性的工作,他也认真细致,圆满地完成任务。他的这种默默奉献的工作态度以及过硬的技术攻关能力,同事和领导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快,他就被提升为负责人,进而提升为雷达主持设计师。历经十年时间,这个项目终于研制成功,全面增强了我国的防空力量,并获得电子部特等奖。
十年时间让一个大气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成长为雷达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年时间让一个只能从事外围工作的年轻人转变为做核心研究的专家;十年时间更造就了一名国家级雷达总体设计师。
在邢文革眼里,雷达总体设计师是个“万金油”的工作,什么都要懂,并要做到任何工作细节都不能轻易放过。不仅如此,还要有大局观念,不能太计较个人得失,要时刻以较低的姿态做好协调工作。他相信‘付出就是收获,锻炼就能提高’,对这一点,他从第一次到巴基斯坦进行业务推广的工作中就获得深刻体会。由于对方的英语口音实在太重,再加上涉及非常专业的词汇,随行翻译无法提供翻译帮助,交流陷入尴尬的境地。此时,邢文革被迫挖掘数年“哑巴”英语的基础,现场用英语交流,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他发现和巴基斯坦人员的沟通越来越顺畅,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从这次任务中,他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了提高,军贸服务素质得到业内同行认可。
陆上到舰上的扎实锤炼
1997年,“中华神盾”立项。那时国内技术力量太薄弱,研制难度极大,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邢文革临危受命,担任“中华神盾”雷达副总设计师。面对没有可借鉴技术,没有可参考经验的难题,攻关成了家常便饭,难关接踵而至,挫折俯拾皆是。数年的研制中,没有时间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有的只是面对挫折的决心,无数个通宵达旦,为的就是攻克难关。为了解决设备“晕船”问题,即解决长期困绕海用雷达的“海杂波”难题,邢文革带领团队上船研究方案。刚上船时,他因晕船经常头晕、呕吐,痛苦难耐。可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用三年时间解决了设备“晕船”的问题,而他自己也适应了海上的生活。
十年磨一剑,2007年“中华神盾”顺利完成研制。该雷达具有对空搜索、对海搜索、对空引导、目标指示、多目标跟踪等功能,是世界上第一部列入实装的舰用远程有源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在本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海军有史以来技术水平最高、功能最强、系统构成最复杂的雷达,并且是海军电子装备的里程碑。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具有自主研制舰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能力的国家。该雷达与舰用防空导弹一起构成了舰载区域防空系统,使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此真正具备了区域防空作战能力,为我国海军走向“蓝海”创造了重要条件。邢文革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目前,该雷达已装备部队并进入系列化发展,国内大、中型水面舰艇都装备了该型雷达。
奉献国防的人生价值
邢文革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为国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荣誉也是接踵而至。但荣誉意味着责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荣誉催人奋进”。因此,他始终前进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作为我国第一部全固态相控阵三坐标雷达的核心骨干,邢文革首次深入研究倾斜波束低角测高技术,并应用到雷达装备,该雷达“探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好”,达到了国外同类雷达的先进水平,并荣获原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
作为舰载综合射频系统总设计师,邢文革瞄准雷达对抗一体化目标,首次将舰上主战电子装备通过嵌入式开放体系形成一个多传感器有机融合的整体,开创了舰上电子装备由独立作战到成体系作战的先河,是新一代驱逐舰的标志之一。
作为“探月工程”和“神舟”号任务分管所地面测控系统的技术副总,邢文革对多目标测量雷达和多型目标特性测量雷达进行技术把关和指导的同时,多次协调、组织任务进行保驾护航。因成绩突出,他荣获信息产业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先进个人和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
在二十多年的国防科技工作中,邢文革先后荣获江苏首届青年工程师奖、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第13届和第14届南京市人大代表等多种荣誉称号。现在,他不仅是雷达总设计师,还是总装舰船系统专业组成员和海军预研专家。他组织协调多家参研单位开展立项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设计,解决了多传感器协同处理、信息综合处理、资源统一调度等数字化后端一体化融合的工程和技术难题。同时,他还积极参与舰船探测领域技术研讨,起草舰船系统探测领域技术发展报告,为“十二五”战略规划拟稿,探讨下一代舰船探测装备和技术的发展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对我国雷达装备的技术发展还进行了总结和探索,参与《世界地面雷达手册》(总校)、《相控阵天线手册(第二版)》(总校)、《世界海用雷达手册》(技校)等多本专著的编撰,并撰写了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正交多相码的设计、Design Considerations of a New Type All Solid-State Phased Array 3D Radar、我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构想等多篇论文。
邢文革,以他勇于追求、默默奉献的精神使军舰装上了“千里眼”,为我国“蓝水”海军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我们希望能涌现出更多像他这样的专家,为中国海军走向远洋保驾护航,为早日实现中国国防现代化之梦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