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罗顺:打造世界一流细胞培养基“王国”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5

   
   从国际知名科研工作者,到兼具科研创新、经营管理等多重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罗顺实现了角色的成功转型,也在生物制药王国画下壮美的蓝图。

“1号”人才引进回国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是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四年之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之王。1950年,钱学森决定返回祖国时,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这充分说明了科技人才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论在国外还是回国发展,罗顺都是这种不可替代的人才。
罗顺是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走出国门的,那是1985年,当时算是公派留学。去美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希望研究生物化学的一些特性。结合大学学生物化学时研究过酶的一些特性,罗顺开始了对酶的表达情况的研究。
   在美国,罗顺一鼓作气,完成俄勒冈州立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针对癌症的博士后研究。毕业后,因为出色的科研才华受到美国各大知名制药公司的青睐,他先后供职于瑞士制药公司、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美国基因XP生物技术公司、美国细胞培养基公司、美国基因泰克生物制药、美国安进生物制药。在美国待了近30年,罗顺的事业和生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顺风顺水。
   2011年的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方兴未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08年陆续回国的同事和朋友都纷纷劝他回国发展生物制药。如果继续留在美国,自己创业,基本只能是个梦想;如果回国,能为国内的生物制药贡献自己的智慧。说干就干,罗顺是一个果敢的人,当下决定回国创业。
   在罗顺看来,当时的生物制药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对其支持力度很大。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医药市场,生物制药是它的核心。并且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越来越关注高质量、健康的生命。尽管近年国家也引进了一批生命科学领域里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不过这些人更多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缺少实践者。他认为,要把研究成果转换成生产力,转换成社会价值的东西,你必须要通过产业化。而这正是罗顺回国想实现的。
   回国后,在甘肃做投资的朋友的支持下,罗顺将起点选在甘肃兰州。虽然与科技资源相对丰富的北京失之交臂,可罗顺后来发现,这里非常适合开展培养基的研究。

个中艰辛唯有自知

   万事开头难。从未有过经营管理经验的罗顺,碰到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棘手难题,很多都让他始料不及。
   “最大的困难是人才。我带回的是美国技术专家团队,他们中大部分人不会说中文,而且很多是学者型的人才,他们有技术但是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不适应国内的环境。”从论文成果到进入市场成为相对成熟的产品,这中间有一个对企业家和科学家来说是高风险、高投入的关键环节,而要实现这一环节的无缝链接,亟需大批既懂经营也懂科技的科技经营人才。为此,罗顺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培养本土的团队。
   第二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国内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大家对生物制药行业的误解,大家往往觉得今天投资,明天就能有回报。
   “生物制药行业是一个长期投资,大量投资,慢回报的一个行业。所以,不论政府方还是投资方都会提出疑问:他们这么厉害,怎么还没赚到钱?整个社会上的反映也会是,干了两年半,怎么还没有成为世界最大的培养基公司?或者新药怎么还没有研发出来?”这一点让刚回国的罗顺颇感憋屈和无奈,“培养基不是做药的,我们是做原材料的,这是理念上需要纠正的。”
   最重要的问题是,国内外都对本土公司的技术不看好,没信心。“很多人觉得,中国公司的技术绝对不如美国的公司,美国的东西一定比中国好。”罗顺说,这种心态似乎形成了一种惯性,植根于每个人的头脑中。“美国人觉得中国制药是劣质、质量不好,原材料质量更不好。我现在做生物科技技术,我也有一个理念,我做的是原材料的事,要做到跟世界一样的水平。”这是罗顺的目标。
   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从投资方到合作方,每个人都在寄希望于罗顺,此时的他,背负多方压力,唯有埋首科研、尽心经营,用事实告诉人们,他的目标达到了。

瞄准生物制药的CPU——细胞培养基

   细胞培养基既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是生物医学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细胞培养基市场主要由美国三大公司——美国英杰(Invitrogen/Gibco)、西格玛SAFC Bio、海克隆(Hyclone/GE Health)垄断。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年需求量大约在600~700吨,由于目前中国并没有能够大规模生产细胞培养基的厂家,而现有的几家小型供应商的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生产技术和工艺又不成熟,所以产业化需求难以满足,中国市场上95%的培养基都需要依赖从美国进口,从而导致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受困于成本高、受制于人的窘境,且如果国内研发、生产能力持续落后,发展缓慢,将长期依赖进口。
   最初注意到细胞培养基,是罗顺还在美国生物制药公司的时候。当时,美国几家著名的生物制药公司都与他保持着联系,他们希望罗顺能给他们在这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或是担任顾问提供指导。朋友们就纷纷劝他,不如回国,开一个细胞培养基的公司。
   “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再好的计算机PC设计,如果没有CPU这个核心,生产不出好电脑。”罗顺回国后最成功的是,瞄准了生物制药的CPU——细胞培养基。
   细胞培养基对生物制药的产业和行业而言,是一种关键的生产原材料,也是一项关键的生产的技术。罗顺早期的研发工作就是围绕生产的工艺开发进行的,主要是细胞代谢理论的研究、细胞培养基的开发、细胞培养工艺的开发。在对细胞代谢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罗顺建立了一个细胞代谢效率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指导我们怎样给细胞提供最有效的营养,而这个最有效的营养组合就是细胞培养基。由他领导的CHO细胞培养课题组以其在业内一流的药用蛋白产量著称于世,创世界最高产量达每升11克,同时拥有3项专利,罗顺本人获得2010年安进科技创新最高奖。自此,他的科研实力在业界声名鹊起。
   “我们把美国一流的细胞培养基技术带回来了,等于是带回来国际一流的新产品开发技术研发平台。短期内,可以研发出将近100种细胞培养基配方,这对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的意义是巨大的。”任何一个企业,凭借这项独一无二的工艺,就能涉入更多的生物制药领域,打造起核心竞争力。而对整个产业来讲,更是有着“革命”般的作用,它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打造生物科技的“黄埔军校”

   如果说罗顺带回的细胞培养基技术,让我国生物制药行业摆脱了美国培养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垄断,而且能提高客户公司的生产的效率和核心竞争力。那他带回的干粉工艺流程,更是填补中国细胞培养基干粉生产的空白。
   在罗顺的公司,美国CRB设计团队(曾参与编写美国GMP)首次为中国企业设计、监理、建设,并且这也是国内首家引进针磨技术的企业,生产车间采用国际一流的干粉生产设备。针磨技术解决了国内干粉培养基生产时温度、湿度、粒度稳定性等难题,取代了国内传统的球磨工艺,大大减少了培养基在研磨过程中的损耗,使得公司拥有了符合cGMP标准的工业化大规模细胞培养基生产平台,产能可达300吨/年。
   在工艺开发的过程中,罗顺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人才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是第一因素。甘肃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决定要培养年轻的人才队伍,因为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在此理念的指引下,依托“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工程实验室”,团队培养出了一批中国乃至世界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人才。同时,与当地大专院校(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培养技术型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并在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相结合过程中,掌握国际领先的研发设备,逐步探索出符合公司特色的培养体系。
   “我们想打造一个开明、民主、自由的公司文化,也像在美国一样,很多年轻人都直呼我的名字。我们提供单身员工的宿舍,我们有食堂,食堂的伙食非常好。我们与高校联合组织篮球比赛、马拉松,给他们提供放手去做的条件,允许他们出错。”
   罗顺对于人才培养可谓费尽心思。公司会对培养对象进行专业辅导培训。如:组织国外专家举办生物医药学科的科学讲座,使培养对象深入了解生物医药产业的先进理念和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每周开设外国专家与新进人才在生物医药领域英语、汉语的专业语言交流提高课程,增强科研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培养对象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了解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些最新研发动态,拓宽年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
   在培养过程中发扬“传、帮、带”的精神。通过外国专家亲自到实验室指导实验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在专家们规范严谨的指导下,一批年轻的科研人员已逐步掌握了试验的方法和操作的要领,并成为了我们科研团队的主力军。
   同时,还会有计划地安排年轻科研人员跟随专家团队去境外培训进修,促进团队与境外、国外学者的交流,使年轻科研人才逐渐在国内外科学舞台上崭露头角,并逐步培养和成长为中国生物医药界的新生力量。
   “我是希望,能打造出中国生物制药工艺开发——细胞培养基的‘黄埔军校’。”罗顺说,如果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希望能在兰州大学或其他高校建立生物工程专业。他说,在美国,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拥有这个专业。他希望能把该领域世界一流专家教授都请来讲授,这样,也能为国内这个领域培养更多人才。

携健顺生物扬帆远行

   致力于“无血清个性化化学成分界定细胞培养基”及其工艺的研究开发,同时提供培养基配方委托生产、Clonepix细胞株筛选等技术支持配套服务,2011年3月,甘肃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顺生物”)成立,罗顺是公司创始人。
   “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降低最高端的生物制药的成本,让更多的老百姓用上生物制药。”罗顺深谙生物科技的这一文化核心和理念,“我们哪怕做非常小的一件事情,也是希望为客户降低成本,用药去治病救人,我们公司的文化是植根于此的。”
   目前,健顺生物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生物制药(治疗性重组蛋白,包括单克隆抗体)、细胞治疗以及人/兽用疫苗的工艺开发与生产。
   “健顺生物与美国领先细胞培养基公司一样,拥有世界一流的干粉生产线设备技术、工艺流程,年产量可达300吨,这是国内公司所不具备的。最重要的是,与欧美生物制药公司一样,拥有一流的高等生物细胞培养基配方开发基础理论与技术平台,就连美国三大培养基公司都不具备。”健顺生物独具优势的竞争力让他们初战告捷。
   公司成立3年来,在罗顺的带领下,凭借自身全球领先的研发技术水平和过硬的产品质量,目前已产生强大的市场价值,已与兰州、成都、上海、广州、山东、北京、武汉、石家庄、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地区超过35家生物药企建立业务联系,与30多家药企已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签订了工艺开发技术项目10多项。同时已与上海、成都等多家大型药企签订了培养基长期供应合同,完成了从一开始的10L、100L的小规模供应到现在10000升以上的批量供应的产业化规模,其中国内创新药开发领军(上市)企业康弘药业等多家知名药企已将我公司细胞培养基列入其新药临床申报,将健顺生物细胞培养基确定为其新药的唯一指定原材料供应商。同时,健顺生物与具有全球竞争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公司展开合作,签订了10年的委托供应研发协议。
   当然,罗顺对公司未来的定位绝不止于此,在他看来,“这不只是一家以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和一支成熟的世界领先的技术团队,更重要的是以技术力量所带来的客观周边效应。公司落户兰州,希望能对甘肃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使甘肃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立于领先地位。”
   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提供世界一流的细胞培养基与研发服务!力争在细胞培养基领域成为世界一流的技术与产品供应商!填补中国工业化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和产品的空白!而罗顺作为健顺生物的掌舵人,更是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相信梦圆时分已不再遥远。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