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5-02-06
——记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晓林
本刊记者 张 姝
罗晓林,理学博士,现任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青海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四川省政协特邀委员,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养牛学会理事,中国牦牛育种协会常务理事。
200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畜牧业教学、科研等工作,在畜牧技术特别是牦牛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获青海省、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1项,参与新遗传资源“金川牦牛”的发掘,获“大通牦牛”新产品及培育技术科技成果证书,第二届“青海省青年科技创业奖”,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论文获德国牦牛骆驼基金会二等奖,个人被评为青海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它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牦牛适应了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罗晓林从事牦牛科研工作30多年,取得了业界很高的声誉。他长期在高原上专注牦牛研究,可谓情系牦牛,梦驻高原。
漫步走过青藏,伸手向天空
1985年,踌躇满志的罗晓林走出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门,由于所学专业是畜牧系,因此被组织安排到青海省畜牧兽医学院(今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从事“养牛学”教学工作。那时他年轻有梦想,站在“世界屋脊”上仿佛伸手就能触到天空。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1987年他选择进西南民族学院畜牧系读牦牛繁育硕士研究生。牦牛专业无疑是个冷专业,知晓这一专业的人很少,罗晓林一扎进去就是三十多年的时光。
求学期间,硕士生导师们给罗晓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光是精湛的技术和高深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吃苦耐劳的个人品质。牦牛研究是一项非常苦的“差事”,为搞科研常常要深入藏区,那里空气稀薄、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老师常常教导罗晓林要吃得下苦,耐得住寂寞。
1990年罗晓林硕士毕业后回到青海,在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从事以牦牛为主的畜牧科研工作。那会儿祖国科技人才缺乏,像罗晓林这样既有高学历又有精湛技术的人才十分难得,研究所的领导同志都很重视他,大力支持他的工作。九十年代初正是商品经济大潮疯狂来袭的年代,辞职下海成为许多科研人员的热门选择。罗晓林也曾萌生过下海念头,但是考虑成熟的他最终放弃了,他还是比较热爱自己手头的科研事业,不愿轻易放弃,而这一坚守,就是18年,直到2007年他被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作为高级人才引进。
十八载科研路,成果留高原
在高原上的18年,罗晓林主持了多项青海省、财政部的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期间还奔赴英国Roslin研究所做过访问学者、攻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职博士学位。
在英国访学期间,西方发达国家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同行们不浮不躁、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给罗晓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的英伦之行,主要从事营养与繁殖关系的研究。访学结束后,罗晓林收获满满,拓展了科学思路,开阔了学术视野。回到国内又顺利拿到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博士学位,学识又升上了一个层次。
牦牛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和甘肃地区及其周围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产区地势高峻,地形复杂,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年温差和日温差极大。在这样的地区工作,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抵达偏远的牧区,罗晓林常常要倒换好几次交通工具,汽车、骑马、步行,一路跋涉,风尘仆仆;为了深入了解牦牛的习性,他有时候要长期和当地人民居住一起,搭帐篷、打地铺,他投身其中,乐在其中;为了搞好研究,他长年累月在外漂泊,常常顾不上家庭,走山峦,过沼泽,顶风冒雪,只有边关的无声冷月默默陪伴在身边。风霜雪雨、雷霆电闪,饥饿严寒,虎豹豺狼,他全然不顾,只为了心中的科研梦想。甚至有时候还要遭受来自牦牛的意外伤害,在一次人工配种时,他被力大无比、脾气古怪的牦牛冲撞了,幸好没太受伤,眼镜却碎成了渣片。
科学研究是艰辛的、不易的,寂寞和困难时时缠绕着他。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家庭给了他极大的支持。任职机关单位的妻子并不因为丈夫常年在外不顾家而抱怨不休,总是默默地操持家务,为丈夫搞好“后勤工作”,使得他能在外安心工作。成功总是眷顾勤奋的人。罗晓林吃苦耐劳,事业心强,广泛参与学术交流,能紧跟学科前沿应用到畜牧科研实际。他1990以来共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获青海省第八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获“大通牦牛”新产品及培育技术科技成果证书(排名20)。1999年获第二届“青海省青年科技创业奖”,2001年获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并被评为青海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2006年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主持的青海省攻关项目“牦牛复壮综合技术研究”获得极大成功,其成果已在整个牦牛产区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他完成的青海省科技厅“牛胚胎性别鉴定及移植技术研究”项目广受好评,鲜胚及冻胚的移植成功率达50%,奶牛胚胎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在90%以上。他的“从生殖内分泌研究探讨野家牦牛的关系”项目成果荣获德国牦牛骆驼基金会二等奖,取得了国际声誉。除此之外,他还发明并申请了多项专利,包括牦牛巷道式围栏、脚踩式牦牛挤奶机等。
科学研究上的成功为罗晓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个人发展机遇。1999年起,他因为自身较强的行政组织能力和良好的科研协作精神,被任命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畜牧所所长,2005年还被评为青海省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抱定科研信念,苦乐在心中
2007年对罗晓林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成果突出的他作为高级人才,被引进到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继续从事牦牛科研推广工作。对罗晓林来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
从西宁到成都,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到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工作地点变了,生活环境变了,可不变的是自己挚爱的牦牛研究和技术推广,他依旧在思考怎样才能在岗位上做出更大的科研成果。
担任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以来,罗晓林以身作则,深入科研的第一线,克服了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的诸多困难,完成了许多项目成果。他在四川主持完成的“优质犏牛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筛选出了4个优势杂交组合,该技术已在四川、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罗晓林特别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工作。他认为个人只有依靠团队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搞好自身承担的农业部、四川省科技厅多项攻关项目,身为学科带头人的罗晓林多方奔走,积极组织科研团队。现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牦牛科研团队已经形成,科研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省里的支持,经费很充足。站在科研工作的新起点上,这支朝气蓬勃的团队必将引领四川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的牦牛研究。罗晓林现在是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项目“牦牛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红原综合试验站站长”,还主持多项国家省科技项目。
从农业大学的一位大学生到大专院校的一名讲师,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到科学院的技术专家,罗晓林在牦牛研究的道路上走过了苦乐交替的三十多载春秋。研究是苦的,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研究又是乐滋滋的,成果丰硕、硕果累累。那片神秘的高原,那群强悍的牦牛,在罗晓林的心头依然鲜活。不管是苦还是乐,罗晓林都不会忘记一个信念:将牦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下去,让畜牧技术造福牧民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