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5-04-10
本刊记者 胡 敬
人类在千百年来一直试图预测天气。
不论是耕种的农民,从事贸易的商贾,还是军事上的行动,能否预知未来的天气都是成败得失的关键。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气象科学开始萌芽。相传我国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黄帝时代,就设有专人从事气候观测,且在甲骨文中关于天气现象的知识就已十分丰富、细致。
古语说:天有不测风云。足见古人认为天气的变化是难以琢磨的,而如今的人们却可以享受天气预报这个科技成果,天气预报的准确作出和气象探测技术有很大的关系。
在气象探测领域有着32年丰富经验、现任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总工程师的马舒庆,无疑是我国气象探测现代技术的领军人之一。
他主持完成了中国气象发展战略研究中空基气象观测战略研究和编写,以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可研报告编写”。在综合观测发展规划、综合观测研究计划(2008年版)、海洋气象综合观测发展规划中,他发挥着核心技术的作用,领导了我国高空探测技术规范编写(2000年)、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8年)、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技术标准(2009年)、对流层风廓线雷达技术标准(2009年)的编写,同时完成L波段探空系统考核(二期、三期)和全国风廓线雷达对比试验。
马舒庆不仅在推进综合气象观测整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天气雷达、无人驾驶飞机气象探测和探空方面探索创新,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农场里走出的大学生
“我是在农场里长大的。”采访伊始,马舒庆开门见山讲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面前的他举止从容,气质儒雅,使人很难将这位学者与农场少年联系在一起。
1974年,马舒庆高中毕业,分配回农场务农。由于中学阶段经历了“文革”,半农半学的学校生涯使少年马舒庆农活熟练。很快,这个干活勤快话却不多的少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短短三个月后就被选为农业科学试验队的副队长。
“我学着老队长的样,每天早早来到地里,收工后整理整理公用的农具等等,下雨天我主动要求替队长巡视稻田”,忆起往事,他的声音不禁充满了感情。马舒庆当时主要负责一些农业试验工作,一天劳动下来,身体已经非常乏力,但是到了晚上,他仍然坚持在油灯下读些自己喜欢的书,读书使这个少年的心中充满了宁静、愉快和充实。
马舒庆很快发现自己对农业自动化很感兴趣。他了解到农场存在不能实现插秧自动化的技术问题,于是找来机械和材料力学方面的书自学,开始琢磨插秧机。“文革”导致的知识匮乏,使他暂时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更增强了求学的渴望。
1977年,招生制度改革,恢复高考。此时,几年的农场生活中,同龄人多已在农场成家生子,安于现状,而马舒庆却兴奋地看到了自己命运的转机,“是时代给了我机会,”始终没有放下书本的马舒庆顺利考入大学。报考志愿时,马舒庆对攻克农场自动化插秧技术仍然“耿耿于怀”,因此填报了自动化专业,但理科成绩优异的他被当时全国80所重点学校之一的南京气象学院优先选择,成为了大气探测专业的一名学生。
来之不易的求学生涯使马舒庆倍加珍惜,大学期间一直成绩优异,并成为本科生中唯一一个自主选题做毕业论文的学生。当时他对信号处理比较关注,结合现有知识,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选择了信号处理方向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当时在专业中是最前沿的领域,受到老师的赞许和嘉奖。
初露锋芒
1982年,大学毕业的马舒庆被分配到江西省气象台。
当时,气象台天气雷达与预报室相距15千米,预报员看不到天气回波图像。马舒庆得知后,利用自己值班后的业余时间,在毕业论文基础上,查资料、搞设计、写方案。这位刚从大学毕业的26岁年轻人写的天气雷达数字化图像传输方案顺利通过了专家、省台领导、省局领导的审查!
之后,马舒庆带领课题组日夜奋战,设计电路、采购器件、编制软件、调试系统,不到一年的时间,天气雷达数字化图像传输系统研制成功,投入业务使用。
在国家气象局科教司组织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天气雷达数字化图像传输系统不仅解决了远距离雷达资料传输难题和业务急需,也标志我国天气雷达从模拟信号处理走向数字化信号处理。”
随后,马舒庆又接连完成了江西省气象局利用天气雷达数字化图像传输系统和天气雷达自动化观测系统研究。这套天气雷达数字化图像传输系统推广到黑龙江省、吉林省、福建省、山东省等地的气象局使用,均受到好评。
丰硕的科研成果使马舒庆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了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1项省部级计算机技术应用奖。
马舒庆曾经这样问过自己的领导:“解局长,我刚毕业,提出的项目,领导就不怕(经费)打水漂?”局长说:“我知道不会打水漂,因为我看过你走过的脚印,踏实的脚印。”
有了领导的信任和鼓励,马舒庆又主持完成了几项成果。1990年,他荣获江西省青年科技奖,1991年破格晋升为高工。为此,《江西日报》曾头版报道了这名年轻人勤奋耕耘、勇于攀登的事迹。
高掌远跖
1989年,马舒庆从业务单位调到了江西省气象科研所从事遥感应用研究。
新的岗位上,他很快进入角色,凝练并完成新的课题:无人机遥感与气象卫星遥感结合。
在一次全国气象科研所所长联席会上,时任所长的刘祖仑介绍了无人机遥感应用研究,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国际上也在研究微型无人机气象探测,中国能不能研制出的气象探测微型无人机?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全新的课题,一个全新的挑战!
刘所长连夜赶回南昌,与马舒庆及无人机项目组技术人员商讨。随后,马舒庆带着无人机项目组奔赴新中国第一驾飞机诞生的地方——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向相关技术专家请教、研讨。专家认为研制微型气象无人机困难非常大:首先,气象无人机在复杂天气包括强烈天气,如何才能扛得住恶劣天气,没有可借鉴的资料;其次,国内外还没有微型无人机的飞控系统。
这等于宣告了国内不可能研制气象探测微型无人机。回去的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桩事没戏了。
但是马舒庆不愿意就此放弃。基于自己对相关技术的了解,他觉得这个项目还是有一线希望的。第二天一上班,他就把大家聚到一起分了工。经过半年努力,微型无人机气象探控系统设计方案送到刘所长手上,经过几轮上北京汇报、论证,科教司终于批准立项,作为中国气象局的重点项目下达给江西省气象科研所。
依托南飞公司和北航,马舒庆带领团队完成了无人机的机体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动力设计和研制。飞控没有现成的,马舒庆和助手们就自己设计电路、编制软件、调试系统,并在飞行试验中一次又一次修改电路,一遍又一遍修改软件。飞机摔坏了,修!飞机跑远了,找!夜以继日,翻山越岭,夏日跑道高温烘烤,隆冬旷野寒风刺骨。就在研制工作即将完成时,马舒庆因为过度劳累病倒了,但就算住进医院,他还是在研究分析试验资料。
经过几个月综合试验,1994年11月5日,气象探测微型无人机第一次成功完整完成自主驾驶飞行,比国外(澳大利亚和美国)早了整整3年。由国内业内顶尖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微型无人机气象探控系统”的鉴定结果是这样表述的:“该成果是我国研制成的第一套微型无人驾驶飞机气象探空系统,从整体看,接近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控制系统和探空方法的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微型无人机气象探控系统”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6年,以微型无人机气象探控系统为基础的“Returnable Sonde”发表在美国著名杂志“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上。
2003年,马舒庆作为中国气象代表团成员,在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大会上报告微型无人机在人影中的应用,引起强烈反响。
2010年,在我国航空界无人机盛会——尖兵之翼上,马舒庆作了题为“无人机技术在气象上的应用”的大会报告,狂风暴雨中微型气象无人机的飞行试验震惊了与会代表,详实的飞行轨迹资料分析,也让无人机业内专家看到了微型无人机适应各种天气的能力。
多年后,马舒庆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曾写道:
“当我们第一次实现自主飞行;
当我们第一次参加科学试验飞行;
当我们第一次阵地上与军机一起执行演习任务;
当我们第一次成功完成对狂风暴雨的台风飞行探测;
当我们第一次成功的在电闪雷鸣中完成人影作业试验;
当我们第一次国际讲坛上报告无人机在气象上的应用;
……
我们忘却了艰辛,充满自信和骄傲!”
走向世界
无线电探空网的资料是大气科学、天气预报的基准资料。
1996年,为了推动中国探空技术和业务发展,马舒庆承担了研制中国GPS探空系统及探空仪的任务。为了保证任务顺利完成,中国气象局先后安排马舒庆参加中芬探空仪对比试验、出访芬兰维萨拉公司等活动,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气象组织在毛里求斯举行的国际探空仪对比。同样为更好地完成这个使命,1999年,马舒庆从江西省气科所被调入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担任总工。
在完成对维萨拉公司及国际上主要先进探空技术分析后,马舒庆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模仿对方,还是基于新技术另辟蹊径?
马舒庆和项目组的同事们走院所、下车间、住试验室,硬是闯出了一条新路:采用码相关技术作为测风的核心技术,使用物理防辐射技术研制温度传感器。2004年1月,中国GPS探空系统终于破茧而出。中国气象局科教司在北京南郊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召开了“GPS探空系统成果技术鉴定会”。GPS探空仪施放升空后,世界气象组织时任秘书长来到地面接收终端前,仔细查看探空实时数据,提出了一个问题:“维萨拉公司的GPS探空系统在气球施放后的一分钟左右,经常缺失测风数据,你们的系统会这样吗?”马舒庆回答:“维萨拉采用频率锁相器,抗干扰能力不强。我们采用码相关技术,不会丢失测风数据。”并且让操作员打出这次探空的前十分钟数据,递给了他。这次参观给秘书长留下深刻印象,他希望中国探空仪走向世界,打破探空仪世界市场垄断的格局。
此时,GPS探空系统还只是试验室原理样机,要能批量生产技术性能稳定的地面接收系统和探空仪,还有一系列工艺和测试技术需要攻克。为了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马舒庆提出无偿将GPS探空系统技术提供给厂家,和他们一起建立稳定的生产能力。探测中心领导同意了这个大胆建议,很快与中国华云公司、南京大桥机器厂、航天科工集团23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向他们提供了GPS探空系统样机、原理图、软件源代码。经过五年艰苦奋斗,三家都带着自己的探空系统参加了2010年世界气象组织探空仪国际对比。在这五年举行一次的探空仪“奥运会”上,航天科工集团23所的探空仪探测精度达到GCOS探空要求,排名获得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好成绩,其中温度探测的防辐射和响应速度性能最优。
中国研制的探空系统终于开始走向世界!
2011年2月,航天科工集团23所GPS探空系统以优良的性价比,从包括世界最著名的探空仪生产厂芬兰维萨拉公司在内的四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印度气象示范工程项目”,这是中国国产G PS探空系统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2012年至今,航天科工集团23所销售的探空仪已经产生经济效益3400万元。
采访中,马舒庆强调:“我们单位主要以业务为主体,研究的东西直接面向应用,解决业务中的具体问题。我们的国家GDP已居全球第二,经济体量如此之大,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对我国气象发展是个重要契机,是气象大国走向气象强国的机遇。我们的重要任务是把国家的经济实力转变成先进的气象科技,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如何完成任务、成就事业、不辱使命,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照搬国外,步老外后尘;另一种是基于现代技术、针对国家需求,学习成功经验,自主开拓创新。每次,马舒庆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在探索、创新、开创未来的征程中,每当接受新的知识,接触新的技术,他都能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
壮心不已
中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曾说过:“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对于学生来说,遇到一名博学敦行的学者作为自己的老师,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
2005年,马舒庆开始承担一部分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尽管他认为自己当导师的时间并不长,还有待积累经验,但他带起学生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质量却有口皆碑。马舒庆不仅仅从学业上给予学生支持,对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成长也不吝于指导。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很勤奋,工作努力,但需要指导他们一些具体的做法。目标管理对学生是不适用的,要帮助他们梳理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渠道。”学业以外,每年招进来新生,马舒庆都会向他们推荐一些自己喜欢的读物,遇上特别中意的书,还会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马舒庆的学生都知道,他和学生之间每周一次的交流沟通是雷打不动的。相比于如今一名导师带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马舒庆“慢工出细活”的指导方式更显得尤为可贵。他常常鼓励自己的学生创新:“虽然是硕士,但能够做出的创新性工作并不比博士少,只是研究时间、深入程度有所差别而已。”
事实上,创新思想一直贯穿着马舒庆三十二年的气象探测生涯。古人云:“三十而立”,马舒庆在自己26岁时就已经做出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奠定了自己在业界的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擅于提出思路,同时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2008年之前他就已经成功申请了十几项专利,2008年之后提出的专利申请已达近40个项目。即便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他对专业技术的敏锐性和创新性仍然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仅在2014年就做出了5项发明。马舒庆期待着退休之后,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技术工作上来,他说:“我已经不是18岁的生产队长,也不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蹒跚学步的孩子已然叫我爷爷了。但我记得小时唱的一首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的心中依然充满激情,我要去翻越山岭,我要依靠民族的力量,和年轻的一代一起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