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社科重大项目“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开题论证会简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25

   2015年3月26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项目号:14ZBD102)开题论证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参加本次开题论证会的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孙宏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江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吴福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曾长青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李锦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卢小群教授;合作专家有: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孔江平教授、项梦冰教授、董秀芳教授、詹卫东教授。社科部耿琴副部长出席了本次论证会。参加会议的还有子课题主要成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王洪君教授、李娟教授、汪锋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薄文泽教授、潘钧教授、咸蔓雪教授等。
   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保亚教授首先向专家组就课题的研究主题、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子课题设置、预期成果等内容做了汇报。语言演化是语言内部演变和外部接触共同构成的,但两者极难以区分,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历史语言学中的不少关键难点问题,都是因为很难断定是内部演变还是外部接触的区分造成的,导致很多重要的研究不能进一步展开。研究语源问题需要严格区分三方面的工作1.区分偶然对应和必然对应,2.区分不同时空层次的对应,3.判定同一时间层次对应的语源性质。有的学者努力从对应的复杂性、严格性来论证同源关系这些研究都是很有益的工作,但是这些探索是在解决第1、第2两个问题,而不是第3个问题,因为借词的对应也是严格的,早期的借词也会产生复杂的变化,产生复杂对应。正是因为第3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汉台对应的数词是借词。不可否认第1、第2项工作是第3项工作的基础,是相当重要的,但也应该承认,第1、2项工作,不能代替第3项工作。研究主要从中国语言及方言丰富多样的接触类型出发,全面系统地收集语言横向传递的数据,展开语言接触机制的深入探讨,结合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成果和方法进行演跨学科研究,充分厘清中国语言中纵向传递和横向传递交织的途径和复杂机制。研究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中国语言与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研究;二、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理论模型研究。将形成两个具体的成果:建立中国语言及方言接触类型数据库;在大规模调查和研究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数学计算模型。本研究在前人语言接触与建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追求研究的充分性、严密性与可靠性,建立基于中国语言与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数据库,以便有广泛的引用价值和参考价值。在材料来源上,强调田野调查,坚持严格的追踪调查和抽样调查等程序,保证材料的可靠性;在材料覆盖面上,涵盖汉语、藏缅语、侗台语、苗瑶语、南岛语、南亚语、阿尔泰语、境外语以及系属未定语言,完整体现中国语言与方言接触的面貌;在参数提取上,严格界定和区分母语、第二语言、民族方言、目标语言等基本概念,严格区分借贷和母语干扰两个方向不同的语言接触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标注,来保证数据库参数的系统性和明确性。同时在理论方法上,充分比较、运用和检验包括词阶法、地理分布在内的各种方法,并努力根据汉语与民族语言演化的实际提出新的理论方法;在技术手段上,充分运用大规模数据库和计算机程序来促进语言学研究的自动化,并通过数据库建设、网络平台搭建和程序研究,给出有效方法的检索方式。子课题负责人王洪君教授、咸蔓雪教授等进行了补充说明。
   在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成员的汇报后,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研究计划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评析。在对项目主题、研究方案充分肯定、高度评价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如何完善、深化课题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孙宏开研究员认为这个课题的意义在于能够从理论上建立框架,课题的设计思想很好,运用语言学、基因学、考古学、数学建模等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是研究结果能不能令各方信服是一个难点;样本研究的取舍,跨境的语言研究也是一个难点。建议课题组从更多方面考虑样本、典型案例的选取。
   江荻研究员认为课题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是很好的,需要注意的是古人类学的研究是一种平行比拟式的研究,我们从平行比拟中获得启发,但也要注意不要受到它的影响和干扰。在强势的汉语方言影响下的方言研究,在没有强势汉语影响的方言研究,这样的案例要怎么选择,典型案例要找哪些是值得思考的。
   曾长青研究员提到藏族原来有原住民,后来去了一批移民,我们只能检测现在的藏族人的基因组,但是早期的原住民基因就不清楚。研究藏族的历史、研究藏族的语言,特别是早期的藏族人,这样的研究进行跨学科的配合是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遗传的研究是一个参考,不是语言研究的结果。
   吴福祥研究员认为课题的研究是很有价值,语言接触导致了演变,很多学者都很看重语言接触的研究。汉语内部的差异大,汉语的差异可能与语言接触有关。课题论证视野非常开阔,研究团队实力非常强。关于语言接触的类型,同源、异源、跨境、自然接触、非自然的分类研究能够让我们看清楚不同语言接触的后果。接触的强度和接触的后果有直接关联,双语化的程度、接触时间的长度、语言态度都是无法预测的。建模是否对不同的语言特征都有适用性,语音、形态、语义等各方面是否都能涵盖需要考虑。
   李锦芳教授表示很期待这个项目的成果。接触有口语接触和书面语接触、文化接触。历史上的双语类别和兼用第二语言的转换,这个作为研究的一个落脚点可能作为研究的一个贡献。找一些接触比较深的语言研究,混合语进行研究,这种语言在华南地区也比较丰富,可以去调查。很多语言之前被认为是汉语方言,但调查考证时候发现不是,是一种与汉语接触非常深的语言。
   卢小群教授认为团队实力强、论证细致,采用逆向思维谈接触、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课题难度大、种类多,建模的完整度难度大,基于方言接触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建议选点调查,比如湘南土话、越北土话很有代表性。
   耿琴副部长高度评价了课题组的团队构成。北大语言学科的实力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课题组各位成员的努力,找出语言之间的规律找出规则,从各位老师的补充,各位专家的论证可以看出这个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难度,田野调查、各学科的配合都是不容易的。课题组前期工作要做好,根据课程设计、各位专家的意见进一步研究论证,形成成果。耿部长对各位专家的意见表示感谢,表示社科部将全力配合课题的研究,为项目的圆满完成提供保障和支持。
   最后,陈保亚教授代表课题组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表示课题意义重大、难度大,但研究十分必要而且迫切,将充分吸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力争高质量完成课题计划。(张婷撰稿)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