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与创新同行 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13

——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侧记
本刊记者  方 方

   6月26日下午,北京万寿宾馆,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精神矍铄的曾庆存院士走上领奖台。他是我国著名大气动力学家、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家,曾首创了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半隐式差分方法,并建立了迄今最深入和最系统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理论。他一生追求创新,在大气遥感和卫星气象学、气候动力学、地球系统科学等方面的杰出成果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此时,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走到他面前,为他颁发“终身成就奖”的奖杯和证书。
   “我想作为在科学上工作的中国人,应该有一颗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精神。这本来是我们分内的事,只要有这颗心,做出一点成绩是应该的。这颗心,我自己觉得太少了,不如我们的同事们。我相信我们的同事们,尤其是我们的年轻一代,会更加努力。他们会努力学习,勤奋实践,周密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创新的路是无穷的,我相信他们会搞得更好。中国一定能够富强起来,我们对世界不管是什么方面都应该做出更大的贡献。”
   曾庆存院士的获奖感言,充满感恩、谦逊和信心。这是一个科学中国人科技强国的信念和他对未来科技的追求。

崇尚科学是一种情怀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时代。
   这是一个通过创新实现梦想的时代。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深刻变革着中国社会,各行业正在产生深刻的融合与变革,互联网科技、媒体、通信技术的创新正以迅猛的速度颠覆传统的一切,创新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像一股洪流,将每一个人裹挟着,奔流向前。创新不再是科学家的专属,但科学家的血液中流动着创新的基因,正如科技改变了生活,而科学家改变了科技。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去发现那些改变科技的人,去寻找那些与科技创新同行的人。
   到今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成为科技界有影响力、感召力的活动之一。从2002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膺首届首位“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到目前,共有包括杨振宁、吴文俊、孙家栋、吴孟超、王小谟、闵恩泽、白春礼、王永志、于敏、刘光鼎、朱清时、王恩哥、黄伯云、杨福家、顾秉林、李兰娟、施一公、潘建伟、邓中翰、杨利伟、李彦宏、张瑞敏等数百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科技型企业家获得年度人物奖项。
   “影响力、创新力、转化力、责任感”,一直都是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的基本标准。但每一届评选,都有新鲜的元素注入。今年,主办方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评选活动的智库型参与者,为评选活动搭建了严谨且可持续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增加了评选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候选人中,也出现了鲜明的特色。第一,与往届评选相比,“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候选人年轻化的趋势更加明显。“70后”“80后”科学家在候选人中的比例已经上升至32.44%,其中,“80后”科学家占了5%。
   第二,在地域性上,北京、上海入选候选人占比38.5%,既体现了大城市的科技担当,也说明了在原有的优势资源城市之外,我国的科技力量正在均衡地发展。
   第三,随着“创客时代”的来临,科学家创业者在本次评选中也倍受青睐。
   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专职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李主其参加了本次颁奖典礼。在开幕致辞中,他说:“如果说基金委的工作是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机会,一年一度的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则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这项盛典也是对具有创新精神,且勇于冒险者的最高敬意。”
   他认为,这项活动在深化改革的年代尤为引人注目。在我国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创业风潮下,每个被时代裹挟着前进的人都是与创新的同行者,都是科研新大潮的弄潮者。
   而本刊总编辑张刚也表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源自于“崇尚科学”的情怀。“我们希望做这样一件事: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走到台前,让他们的名字广为人知,让他们的故事喜闻乐见。”

谁在改变科技?

   盘点过去的2014年,超级稻、“高分二号”、超级计算机、探月飞行器、深海钻井平台等科技事件刷新着公众视线,而本届年度人物中,这些创新背后的人也站上了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的领奖台。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由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700万亿次,排名世界第一,打破了美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跨入世界领先行列。廖湘科从“天河”前身“银河二号”起,参与了五代机器的全部研制过程。2015年1月9日,凭“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项目,廖湘科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同样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深空探测航天器系统创新团队出现在了“创新团队奖”的名单上,成为2014年度的3个获奖团队之一。“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黄江川就是这支队伍的核心骨干之一。作为“嫦娥”背后的男人,他曾说,月球只是我国深空探测的一个开端,他相信我们国家有能力一步一步走得越来越远。就在今年年初,“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成功”被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评选为我国2014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首,黄江川早年的预言已经成真。
   民以食为天,2014年9月,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团队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单产过千公斤的目标,创造了一项里程碑式的世界纪录。邓华凤就是袁隆平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为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0后”清华大学颜宁教授,是本届年度人物评选中基础研究组获选人之一,虽然不是以“杰出青年科学家”的特别奖入选,她依然是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颜宁频繁在《自然》等期刊发表论文,几乎每一篇都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14年,她的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制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这项研究入选了201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克比尔卡评价,“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2014年9月,一个重大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这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那一刻,作为北医三院院长的乔杰笑容格外灿烂。
   “在这里,你能看到DNA如何演绎生命法则,量子物理如何隐喻哲学的含义,哪些数不清的工程预技术创新如何改变我们深处的世界。”诚如李主其所言,在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中,我们可以看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从基础研究、医药卫生、信息技术与电子、土木水利与建筑、机械运载、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矿业、工程管理、农业、环境与轻纺十个领域征集了300余位活跃在一线的候选科学家。最终评选出146名获奖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专家裴荣富等12位两院院士。
   本届年度人物还特设了6个特别奖项。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因在大气遥感和地球系统科学等领域的成就获“终身成就奖”,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获“杰出大学校长奖”,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丁晓青获“杰出贡献奖”;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科青年学术带头人宋晓艳、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特聘研究员陈宏伟等12人获“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汇桔网CEO谢旭辉,博瑞德(南京)净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月根等11人获“科技型企业家奖”;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获“科技型企业奖”。
   “作为一个数学基础领域的刚刚入门的研究者,我想唯有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更加刻苦努力地工作,才能回报大家对我的期望和信任。”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赵鹏说。
   “我愿科技能够改变医疗,科技能为人类创造幸福的生活。”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蔡志明说。
   “我在美国生活了12年,2012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进行创业,我回到中国听到最多的就是创新,我也希望借助这个在国内做出更多的创新成果。”南方科技大学树仁学院副院长黄立民说。
   “我自己感到没那么杰出,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很多。我想,把这个奖给予我,实际上也是中国教育界对北京大学的期待,我们要继续努力。”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说。
   “我相信我们80后、90后乃至00后,都会脚踏实地地与创新同行,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深圳大学附属罗湖医院(罗湖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吴松说。
   整个颁奖典礼上,他们的话在会场里盘旋,映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与脚踏实地的行动相比,他们又显得不善言谈。无论愿望,还是许诺,他们的表述都是铅华洗尽后的朴实。然而,他们不仅是创新的同路人,更是创新的超越者。是他们,让创新成为科研活动的常态。

与创新同行

   每一年的颁奖典礼上,通常都伴随着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就是“与创新同行”。在这个主题下,主办方设置了“圆桌论坛”和“主题报告”环节。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华创互动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旭,与本届获奖者代表——博瑞德(南京)净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月根、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启星、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张学记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笑京,开展了一场互动交锋。他们从对创新的理解一直谈到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环境创造等,最终落脚于对“文化自信”的思考,认为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对人才评判有准确的把握,建设出中国需要的创新主体队伍。
   “不产生价值的所谓创新,不会纳入到创新的行列当中。在新的形势下,有一个新的创新高潮,这并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还是全社会的事情,大家都要来参与。”在阜外心血管医院教授吴永健一场贴心的心脏健康报告之后,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了“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将“主题报告”环节推向高潮。
   许智宏院士自北大离任后,依然关心科教事业。他从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20年发展中梳理出对科技教育的建议,认为应确保大学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的氛围,大学的发展和改革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但也要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守住底线,不急功近利。时值毕业季,许智宏也对毕业生提出了期许,希望他们有勇气和胆量去探索不同的人生之旅。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志民主任表述了对“精英教育”的不同看法,他说,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该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精英教育阶段逐步形成并保持下来的,精英教育阶段全社会集中人力、财力重点保证,造就了一些著名的大学;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不再是人们仰望,而成为多数人必须的时候,再集中资源为少数人办成所谓的精英大学,就会受到多数人的垢病。他认为,如果现在还做不到世界一流的大学或者教授,那就从国内一流先做起来。
华创互动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旭、科学技术部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处长翟俊峰也做了精彩的报告。
   台上精彩纷呈,台下静心聆听,“与创新同行论坛暨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典礼”圆满落幕。
   “过去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让人们了解和走进更多的科研人,未来我们更希望它能成为发现更多科研创新者的平台。”李主其道出了对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期许。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