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12

本刊记者  王海涛

   一袭白大褂的张波戴着一副眼镜,儒雅的气质后更多的是对患者的耐心。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病房里,总会看到他躬身检查病人。“每位患者就如同我的亲人一般,我会竭尽所能帮助他们解除病痛,这才无愧于心”。
   作为院垂体腺瘤诊疗中心主任,20年来,张波针对各种疑难复杂神经外科疾病,开展多项临床创新。临床的实践,让他熟练掌握了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技术及微创技术。近年,张波每年完成神经外科四级手术200余例,作为大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级层次”人选,他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20余项课题研究。此外,张波还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其他省市级科研奖励3项,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医学著作6部。凭借高超的医术和对病人细致如微的关怀,张波也赢得了病人的青睐。
   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脑肿瘤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由于肿瘤位置同时位于神经和内分泌中枢,因此会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和内分泌代谢紊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药物和定向放疗为辅。
   张波突破以往的手术禁区,采用改良和扩大经蝶窦入路全新术式治疗垂体腺瘤,扩大了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适应症,提高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切除率和内分泌治愈率。该项技术同时还减少了肿瘤的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2014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垂体腺瘤诊疗中心正式成立。张波告诉记者,垂体瘤的治疗既要解决肿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更要解决肿瘤引起的内分泌功能障碍,因此,多学科合作的规范化诊疗模式对于提高垂体瘤的诊疗水平极为重要。据张波介绍,该诊疗中心将集合大医二院多学科在脑垂体瘤诊治上的优势,通过规范诊疗程序和方法,建立垂体瘤多学科联合诊疗研究平台,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发诊疗新技术,制定不同类型垂体瘤的诊疗规范。
   在临床技术上,张波不断开拓创新。他成功采用术中唤醒技术辅助功能区巨大肿瘤切除。由于功能区肿瘤位于大脑的运动域,而运动域是管理人体肢体运动的中枢。传统手术中,医生只能模糊定位切除,因此全球约30%的该类患者手术后都留有短暂性甚至永久性的肢体瘫痪。为了保证患者术后的恢复和生活质量,张波带领其团队,为患者实施近年来最新发展的技术——“术中唤醒”。该技术使病人术后运动、语言功能障碍发生率由过去的30%降到4%以内。
   身为神经外科学科的带头人,张波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他认为,人才是团队发展的核心。因而,他对团队成员和学生都十分严格。他重视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经常组织青年医师讲座,“这不仅锻炼了大家的业务水平,也增进了上下级医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当遇到典型体征、典型病历,张波都会组织研究生、住院医师进行学习,对于临床技能的操作,也尽量做到“放手不放眼”。对自己的学生,他十分注重大家临床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双重培养。
   医者父母心,减轻病人的痛苦是张波不断创新的动力。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相信张波会走得更远。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