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沈钺:建筑舞台上的魔术师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13

本刊记者  张笑笑  孙秋霞

   最初,人们仅用建筑满足栖居的要求。随着文明的发展,现代人更注重建筑的精神价值,追求“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的境界。城市建筑再也不是材料的简单堆砌,往往是风景的再生,文化的重现,居住者意念的传达,它更多地承载着建筑师对城市的理解,对人性的关怀。可以说,建筑师是城市建设的“魔术师”,而沈钺正是其中年轻的一员。
   成立于1953年的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设计院之一,60年来,该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建筑师。2014年,上海院鼓励有创作能力的年轻人创立自己的工作室,“沈钺工作室”就此诞生。
   踏入职场,沈钺一直致力于建筑原创,在创作中努力对地域特征、地形、功能、流线、造型、空间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地分析,营造不同项目的场所精神及独特品质,让人在建筑的经历中得到意外的体验。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舞台,建筑师的成功在于能不能给使用者带来美好而愉悦的体验。”沈钺如是说。

“建筑需要照顾人文的东西”

   “沈钺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以其独到的视角为公众所喜爱,各种项目纷至沓来。每一次设计对沈钺来说都是全新的开始,是一段可贵的探索旅程。沈钺告诉记者,通过对项目深入地分析,往往会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和视野出现,他们希望能够把项目的任务书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建筑并不完全是建筑本身,它需要关注人文及场所。”   
   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2010年,由沈钺主创设计的“常州现代传媒中心”获得第四届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沈钺介绍,该项目是以影视文化为主题以商务及消费为导向的综合性商业街区。“常州现代传媒中心本身是一个城市地标项目,除了考虑电视台形象以及一些开发要求,它需要给这座城市的人带来特别的建筑场所体验。”由于常州的公共空间很少,沈钺希望通过这个高密度开发的项目,嵌入具有生态性和公园性的公共空间。遵循着这样的思路,该项目设计将地域文化、影视传媒文化和商务、休闲生活融为一体,并提出了城市花园的概念,使广电传媒文化的商务性和影视文化的开放性巧妙结合。
   沈钺希望把建筑当作一个多样的容器,不仅可以容纳业主提出的功能要素,同时它还可以承载休闲、交流、展出等社会要素,将其植入到建筑设计中,让大众不仅仅感受到它是一个建筑,还能够从中体验人文、艺术以及创意。
   目前,沈钺工作室正着手于“原常州电视台改建”项目,据沈钺介绍,该电视台的一个改建思路是“坡屋顶”的呼应,他们从项目南侧的中山纪念堂提取坡屋顶这一要素加以抽象,将原北侧建筑屋顶改建为室外阶梯演艺场,使建筑的各层平台及屋顶共同构成立体的城市生活舞台,促进多样空间的体验——时尚文化、特色餐饮、节日庆典、屋顶演艺、漫步聊天等。为了与中山纪念堂在建筑语境中对话,他们将建筑外部陈旧的粉刷层剥落,使富有文化历史气息的清水砖墙裸露,并在局部区域结合现代科技材料和堆砌手法以增加立面层次感及灯光效果,同时,采用具有乡土气息的麻绳以建筑表皮的姿态装扮废弃的铁塔。
   沈钺告诉记者,通过此项目,他希望在中心城区、中山纪念堂北侧构建“城市帷幕”,唤醒城市的记忆,通过建筑语言及创意文化的植入,让城市历史与市民生活,文化与消费彼此融合。

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在一片宁静的水面旁,伫立着竹叶形状的雕塑,雕塑的一侧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细长的金属支架,好似半片竹叶的纹理,与水中的倒影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这是沈钺工作室最近一次竞选胜出的项目——台州植物展览温室的设计模型。沈钺解释道,“虚影”的介入使建筑雕塑感呈现不同的感官,“残缺”在这里得到圆满。“尽力营造出‘清雅萧疏,宁静致远’的场景。” 
   台州植物展览室位于台州植物雕塑园区中部,南靠狮子山,东北与竹园毗邻,北临园区环道,并正对植物园荷园。项目除了满足作为植物园区内部景观配套和园区功能配套外,更是台州地区综合性植物园温室一大标志性景观和植物类的科普教育基地。“我们做了一片竹叶,因为当地以竹子盛名,而且基地周边竹林环绕,所以直觉告诉我们竹叶是最好的表现方式。”在沈钺看来,“仿生”是最直接的塑造建筑雕塑感的设计手法。
   在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植物园区,沈钺将雕塑的概念充分拓展,希望游客在欣赏植物的同时,更是一次生态、禅意的建筑之旅,为游客营造植物温室独特的雕塑体验。
   这些创作灵感从何而来?沈钺说:“项目来了之后,通过分析现场,实地踏勘周边的环境,慢慢就会形成一些概念。”努力创建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沈钺努力追寻的。
   早在“洋山深水港展示中心”设计中,沈钺就贯穿了这一设计理念。“洋山深水港展示中心”是展示洋山深水港港口成果的窗口,“我希望结合场地条件及功能要求构筑一个‘自然的建筑’”,当时沈钺分析了项目的山地特征、户外视察空间、海岛日照、当地建材等,利用3个原始台地,以退台的方式回应山地的特征,平台向东海方向随着山势逐层退进,营造出多角度多标高的户外视察港口的参观平台,同时设计了深远的出檐,有效地阻挡了海岛太阳的直射。建筑造景中考虑海岛充沛的雨水,沈钺将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设计为每层立面的“雨帘”,并最终汇入山间的小潭中。“相互联系的平台让人与建筑发生了微妙的互动,   雨水的设计及当地石材的运用使建筑更加融入环境。”这个项目建成后,很快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同时于2008年获得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
   2014年,沈钺工作室接手了“苏州微电影基地展示厅”的项目,这对沈钺来说,又是一次个性化的设计经历。他对不规则的场地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红地毯”,为来客进入建筑的过程提供一次红地毯之旅;另一个是“舞台”,以三角形的元素构筑建筑舞台形象,回应不规则的场地,通过建筑语言将微电影平民表演的理念深入人性。“如果将来有一些街头演绎和发布会,可以直接在建筑广场和营造出来的建筑体系里面去做,这样的话,就可以和城市直接互动起来。”
   在沈钺看来,建筑设计应该是理性的,通过对业主的要求以及影响项目的因素深入分析后,会形成一些基本的思路,最后会有一个感性的思索。对于每个项目,沈钺都会亲自去实地考察,他说,“没有亲身的感受,就不会有创作的灵感”。同样,没有亲身的感受,这些建筑就不会与环境那么紧密相联。

回首积淀之路


   沈钺从大学开始接触建筑设计,期间翻阅了大量的建筑类书籍,一些大师的作品和设计思路给予沈钺很大的启发。“现在是一个回归自然,回归人性的社会,当时大师们的设计风格与现在的社会背景不会完全相容,但他们的经历和作品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2001年,沈钺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筑系毕业。当时,我国的基础设施正处于兴建时期,对建筑系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但学校的基础教材不能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国家体制没有应对这样的发展变化,整个建筑设计行业也没有相应的应对”。在上海院最初的5年里,对沈钺来说,是一次人生阅历和知识的积累。“一个靠自己学习,另一个靠大量的实践积累。”
   沈钺告诉记者,建筑设计不仅仅是靠个人创作就能解决,还需要与施工单位、业主交流和沟通。他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和施工单位打交道,“我们设计出来的图纸施工方不能完全理解,建成的东西会很粗糙,甚至建成的东西和原来设计的不一样,由于工期限制,有时只能根据现有的状况去调整”。面对这种境况,沈钺深感无奈,他认为,我国的工程状态在这方面需要加以改进。
   从2001年到现在,沈钺一直留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我之所以没离开,是因为我觉得在上海院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路走来,沈钺对导师袁建平始终心怀感激,“能被他带教,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导师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舞台,十分信任我,在关键问题把控后会把事情完全交给我去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后,沈钺对项目的取舍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他总是倾向于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上海院不仅为沈钺工作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还留给他们自由的创作空间,这对沈钺来说,是一件很舒心的事。
   2014年,沈钺获得中国建筑学会第十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对他来说,这只是对之前工作的一个认可,而不是终点。“我的设计作品得到了大师们的认同,觉得很开心。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设计出更加贴切有创意的作品,让自己的设计主张和思路能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落实到项目中去。”
   作为我国青年建筑师杰出的代表,沈钺认为,青年建筑师群体正处于历史的黄金期,“从现状看,无论国企还是私企,这个群体正承担着国家的主要设计任务,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好的建筑师设计周期,我们有理由感到幸运”。面对比自己更为年轻的同行,沈钺对记者说,“我们毕业的时候,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参照,经验教训是从我们开始的,而他们的起步会更高。”他认为年轻建筑师一定要有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任何项目都要去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工作之余,沈钺爱好阅读、美食、旅游。他认为旅游能够放松心情,开阔眼界,获得创作灵感。他认为欧洲的建筑风格比较多元,能够自成体系,使建筑风格沉淀下来。相较于国外,当代国内的建筑总是模仿、抄袭。“模仿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大师也是从临摹开始,但模仿不是目的,必须分析总结自己的观点。”就是这样一种踏实学习以及敢于尝试的精神,让沈钺获得成功。我们期待沈钺在建筑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