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4
——记航空总医院功能与微创神经外科主任韩宏彦
本刊记者 褚 焱 吕云云
对于患者来说,他是一个医生,更是一个亲人;对于同事来说,他是一个良师,更是一个益友。20余年的行医生涯,改变的是他不断精湛的医术,不变的是他那颗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热情迎来蹒跚友,高兴送归健步人”,可以说是他的真实写照。为了恢复患者的健康,他绞尽脑汁;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他竭尽全力。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被病人亲切地称为“生命的使者”,北京航空总医院功能与微创神经外科主任韩宏彦博士。
初见韩宏彦,一袭白衣,面容慈善,他那爽朗的笑声瞬间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在清华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他,已经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不仅已成为航空总医院功能与微创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还是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我专攻各种类型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和新型联合血管搭桥手术治疗烟雾病”,他面带微笑,对记者介绍道。除此之外,他还擅长微创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脑血管畸形,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以及脑积水等神经系统疾病。他还曾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科学引文索引)5篇。
攻克烟雾病,方法独特
多年来,韩宏彦一直致力于烟雾病的研究工作。在他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烟雾病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说起烟雾病,可能大家了解的并不多,单从字面意思很难理解到底是一种什么病。韩宏彦这样对记者解释道,烟雾病(也称Moyamoya病)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颈内动脉(ICA)床突上段及其在Willis环内的主要分支进行性狭窄以致闭塞。这些血管闭塞导致脑底部侧支血管网(moyamoya 血管)的形成。因此,日本学者Suzuki和Takaku于1969年将这种脑血管病变命名为“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现在知道烟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颈内动脉末端进行性狭窄,以及穿动脉扩张而形成的烟雾血管,其功能是作为侧支血管代偿颈内动脉供血。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烟雾病的发病率较高。日本北海道的调查发现烟雾病的年流行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0.5/10万人和0.94/10万人,男女比例为1:2.18,发病的最高峰年龄段为45-49岁,其次是5-9岁。中国可能与日本以及韩国类似,有较高的烟雾病的发病率。烟雾病常导致颈内动脉供血区特别是额叶脑缺血。多数病人会表现出额叶症状和体征,如构音障碍、失语或偏瘫。烟雾病也可以有其它不典型的症状如晕厥、下肢轻瘫、视觉症状或不自主运动等,儿童病例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有些儿童病例由于额叶脑缺血或梗塞,而出现智力障碍。因此,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烟雾病的致残、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日本政府对烟雾病的重视程度较高,专门成立了全国性烟雾病研究和治疗专家团队,约22.1%的烟雾病人可以得到规范的外科手术治疗。关于目前治疗烟雾病的手术方法,韩宏彦介绍道,共有直接旁路(血管搭桥)术、间接旁路(血管联通)术和联合旁路术等三种。血管搭桥手术包括STA吻合至MCA(STA-MCA);有些大脑前动脉供血区严重缺血的病人,也可以将STA吻合至大脑前动脉的分支(STA-ACA)。血管搭桥术的优点是可在手术后立即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并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但其手术难度大,改善脑部供血的范围有限。以往的血管连通手术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脑-硬膜血管连通术(EDS),脑-颞肌血管连通术(EMS),脑-硬膜-颞肌-动脉血管连通术(EDMAS),脑-软膜血管连通术,以及颅骨钻孔手术。在这些手术方式中STA、硬脑膜、颞肌以及软膜组织已经被用作带蒂供体组织。血管连通术术可以在脑表面和血管供体组织之间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这种手术操作简单,已经广泛应用。但血管连通术有诸多缺陷:首先,手术后需要3-4个月才能形成旁路血管,这3-4个月期间仍存在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其次,研究发现,虽然儿童病例都会形成新生血管,但约40%-50%的成年病人血管连通术后无效;再次,血管连通术后新生血管的形成范围与手术设计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小范围开颅”是导致儿童病例智力预后差的独立性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术后仍存在额叶脑组织供血不足。
为了克服国内烟雾病手术治疗方法的弊端,彻底攻克烟雾病,韩宏彦于2011年作为访问学者到日本北海道大学医院学习诊断和治疗烟雾病的新技术,成功将一种新型联合血管旁路手术:血管搭桥+脑-硬膜-颞肌-动脉-颅骨骨膜贴敷术(STA-MCA+EDMAPS)引进国内。与国内原有技术相比,这种新型联合血管旁路手术有很大的创新之处。首先,STA-MCA血管搭桥后可立即改善部分区域的脑组织供血;其次,脑-硬膜-颞肌-动脉-颅骨骨膜贴敷术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新生血管,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效果;最后,手术将额部颅骨骨膜作为新生血管的供体组织,可以在额叶内侧形成新生血管,改善额叶内侧的脑缺血,对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的智力和情感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半年多来,韩宏彦采用这种方法为近70例烟雾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病人术后症状迅速改善,脑部供血明显好转,这足以说明血管搭桥+脑-硬膜-颞肌-动脉-颅骨骨膜贴敷术是治疗烟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日本经过长达10年以上的研究发现,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后,儿童和成年病人每年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几率分别为0%和0.4%。其有效率远高于其它手术方法,并发症率则相对较低,由此可见,血管搭桥+脑-硬膜-颞肌-动脉-颅骨骨膜贴敷术是目前治疗烟雾病的最佳选择。韩宏彦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断学习,为烟雾病患者们带来了福音,带他们走出病痛的阴霾,重见阳光。
手术治癫痫,效果明显
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据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10万,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据此估计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
手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也是韩宏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并且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关于药物难治性癫痫,他这样定义,所谓“药物难治性癫痫”一般是指单独或联合使用过3种或3种以上抗癫痫药物治疗仍不能满足控制发作的癫痫,例如:原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颅脑损伤后癫痫、脑炎后癫痫;单纯部分发作性癫痫、复杂部分发作性癫痫、部分继发全身性癫痫、全身强直-震挛发作性癫痫等等。在过去的九年中,韩宏彦治疗了大量的难治性癫痫病人,治愈率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最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在功能区癫痫和非功能区癫痫的诊断、定位及手术治疗方法、技巧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功能区癫痫是指经过各种评估手段评估发现癫痫发作的致痫灶累及脑部重要功能区。以往的观点认为功能区癫痫不适合采用切除性手术方法来治疗,因为如果切除功能区致痫灶,那么功能区也同样被切除,病人术后很可能会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韩宏彦发现只要术前评估能够准确定位致痫灶,那么位于功能区的致痫灶是可以切除的。他曾对近20例功能区癫痫病人进行致痫灶切除手术治疗,不仅在癫痫控制方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而且没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出现。
曾有一位长达13年半遭受癫痫折磨的15岁少年,就是在韩宏彦的努力治疗下得到了康复。少年在1岁半时,就出现发作性右半边脸不自主地抽搐,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整个右侧肢体也开始不断地抽搐,意识也愈来愈不清楚。父母看着自己年幼的孩子遭受如此大的痛苦,真是心急如焚,在万般焦急与无比心痛的折磨中,带着孩子整日奔波四处求医。当地一家医院诊断其为“癫痫、Dandy-Walker畸形”,并为孩子做了脑室腹腔分流术和癫痫病灶皮层热灼术。术后,孩子的病情却并未出现预想中的好转。几近绝望之中,父母只好带着儿子来到北京,辗转于多家知名医院求医。但专家们就像商量好了似的,异口同声地都说他们的儿子已经不能再次手术了。听到这样的答复,一家人陷入了无休无止的痛苦深渊中。
今年7月,抱着最后一试的决心,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航空总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韩宏彦主任仔细为孩子做了视频脑电图监测检查,监测结果提示:癫痫病灶为左侧中央区起源。韩主任陷入了沉思,“颅内中央区”一向被认为是癫痫手术的禁区,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患者术后出现偏瘫。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不少医生都怕承担风险,面对疑难杂症,之前知名医院的实力专家都选择了保守治疗。但是为了挽救这条年轻的生命,韩宏彦却甘于“冒险”一搏,一方面是因为他艺高人胆大,另一方面是因为韩宏彦始终坚信,疾病面前,医患是盟友,他应与患者并肩作战,勇斗恶疾。
经过缜密细致的充分准备之后,韩宏彦为少年实行了左额颞顶开颅颅内电极置入术。术前脑电监测结果显示:癫痫病灶位于央前回运动功能区。确定了病灶位置,如同将士找准了主战场,韩宏彦又找准时机,为少年实施了癫痫病灶切除术。整整5个小时的手术后,少年安全地从手术室返回了病房。他的癫痫发作不仅得到完全控制,身体活动也完全自如,整个人都迸发出青春的活力。在韩宏彦的帮助下,少年成功摆脱了纠缠他13年多的癫痫病魔。从此,少年获得了新生,这也无异于全家人都获得了新生。
这只是韩宏彦治愈的病人中一个普通的案例,除此之外,他还独立或参与完成癫痫外科手术约6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后癫痫完全控制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心救患者,不求回报
从医这么多年来,韩宏彦始终心系患者,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从来没有考虑过病人的回报。能给病人带来健康,能使笑容重新回到患者的脸上,就是对他最高的认可和奖励,就是对他最大的回报和感恩。“仁心仁术,手到病除”,这是患者送给他的锦旗,同时也真实地书写着他的从医人生。
“手术的成功率对医生的声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作为有责任感的医生,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自己的声誉而应该是患者的生命,我们绝对不能见死不救,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做百分之一百的努力”,谈到自己的从医感想,韩宏彦这样对记者说道,目光诚恳,语气坚定。他认为,不可否认,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做。有些病人,虽然手术风险极大,但如果不做手术他们就会失去生存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韩宏彦就耐心地和病人及其家属反复沟通,说明手术的利弊。在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充分理解后,他才为病人实施手术。
不管什么情况下,韩宏彦都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同时,他也对自己的医术非常自信。他始终相信,只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手术的每一步操作,尽最大的努力,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他回忆道,给他留下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手术是一名80岁的女性老年患者。那位老人颅内长了一个巨大肿瘤,到北京多家大医院就医,因年纪太大,身体素质差,许多专家都认为做手术风险太大,已经没有手术的可能。在几经波折后,这位老人找到了韩宏彦。鉴于颅内肿瘤已经严重威胁到老人的生命,他毅然决然地决定为老人做手术。经过细致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开颅切除颅内巨大肿瘤的手术。由于手术操作细致,出血很少,手术中并未输血。术后病人顺利康复,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回忆起老人出院时,她的老伴儿和子女们的那种高兴劲儿,韩宏彦至今还情不自禁地从内心里感到欣慰,一种作为医者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韩宏彦强调,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病例,患者是一个77岁老太太。她的颅内肿瘤位于脑干附近,2012年7月到上海复旦大学某医院看病时,专家说不可能手术了,让她回家吃好喝好,意思就是等着生命的终结。3个月后,老人果然病情逐渐加重到不省人事,家里也为她准备了后事。就在这时,她的女儿抱着一丝希望找到了韩宏彦。看了病人片子以后,他认为手术还有一线希望。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他决定为老人一搏。经过6个小时的艰难过程后,手术成功了,到现在病人还健康地活着。就这样,又一次,韩宏彦创造了奇迹,从死神手里又抢回了一条生命。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病人生命的尊重,他不愿意轻易放弃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
谈到今后的研究重点,韩宏彦肯定地说,还是烟雾病。他最近组织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烟雾病研究室,目的是对有关烟雾病的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包括烟雾病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以及联合血管搭桥术治疗烟雾病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长期效果、并发症等。之所以将烟雾病作为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韩宏彦给出的原因是:首先,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无创伤检查手段的普及,能明确诊断烟雾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其次,目前国内大多数医生还不甚了解烟雾病,对烟雾病治疗方面的知识也知之甚少,往往不能给予烟雾病人恰当的治疗建议;第三,即便是一些能够手术治疗烟雾病的医疗单位,他们所用的手术方法多数是传统的方法,虽然操作简单,易于普及,但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因此烟雾病人长期处于疾病的阴影之下,严重影响病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第四,通过对烟雾病课题的逐渐深入的研究,期望在烟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突破,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探索出预防烟雾病的措施以及能够基本治愈烟雾病的方法,并将这些成果在国内推广,使广大的烟雾病患者都能受益。
“医者父母心,以慈悲为怀,医德为镜”,这句话简直就是对韩宏彦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更是一个时刻心系患者的医生。在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衷心希望能涌现出更多像韩宏彦这样的医生,共同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