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聚焦|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获小行星命名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1-04

   今天下午,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五名科学家的小行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等相关领导出席命名仪式。91岁高龄的郑哲敏院士作为科学家代表进行发言。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表示,本次命名是对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五位科学家创新精神和重大贡献的高度肯定,对于激发我国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加快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小行星命名程序是:先征得被命名人同意,由小行星发现者提出命名申请,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通过。此次以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的。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数十位科学家(包括2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获得小行星命名(详细见下表)。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开展的以著名科学家名字对小行星进行命名的活动,在科技界和全社会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小行星命名情况表 

 序号  获奖者  获奖年度  小行星命名仪式举办时间  备 注
 1  吴文俊  2000  2010年5月4日  
 2  袁隆平  2000  1999年10月26日  
 3  黄 昆  2001  2011年5月3日  
 4  王 选  2001  2008年1月31日  
 5  金怡濂  2002  2010年5月4日  
 6  刘东生  2003  2009年3月6日  
 7  王永志  2003  2010年5月4日  
 8  叶笃正  2005  2010年5月4日  
 9  吴孟超  2005  2011年5月3日  
 10  李振声  2006  2011年5月3日  
 11  闵恩泽  2007  2011年5月3日  
 12  吴征镒  2007  2012年6月4日  
 13  王忠诚  2008  2012年6月4日  
 14  徐光宪  2008    本人不同意申请
 15  谷超豪  2009  2009年10月20日  
 16  孙家栋  2009  2012年6月4日  
 17  师昌绪  2010  2012年6月4日  
 18  王振义  2010  2012年6月4日  
 19  谢家麟  2011  2016年1月4日  
 20  吴良镛  2011  2016年1月4日  
 21  郑哲敏  2012  2016年1月4日  
 22  王小谟  2012    已申请,待批准
 23  程开甲  2013    已申请,待批准
 24  张存浩  2013  2016年1月4日  
 25  于敏  2014    已申请,待批准

 

五位小行星命名科学家简介

屠呦呦

   屠呦呦,女,1930年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1955年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1992年受聘为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曾任中药所化学室主任,现任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屠呦呦因“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在中国本土开展科学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而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屠呦呦的最大贡献是发现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疟疾是全球古今的三大传染病之一,现受威胁人口达30余亿人,年发病约2-3亿人。上世纪60年代由于抗药性显现,氯喹逐渐失效。1967年我国领导人将防治疟疾药物研究作为国家的紧急任务(代号523),全国协作攻关。1969年1月,屠呦呦被院所领导指定负责组建课题组。她在收集数千方药,编写了640种药物的抗疟方药集。经对数百种提取物实验筛选,后集重点于中药青蒿。在《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迪下,提取方法得以突破,于1971年发现青蒿叶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可100%抑制鼠疟原虫。1972年夏临床试用30例全部有效。1972年11月得抗疟有效单体,后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不含氮,是有过氧桥的新型倍半萜稀内酯。1986年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1973年创制了双氢青蒿素。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和当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s)推荐为全球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近年每年治疗数亿患者,治愈率极高。她主编的《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于2009年出版。
   屠呦呦学兼中西,博采众长,潜心于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结合的探索,研究成绩卓著,获6个《新药证书》,1个临床批件和2个中国发明专利。她是首批国家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诺贝尔奖之前,屠呦呦先后多次获得科技奖励,其中4次获国内大奖,分别是: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国家发明奖(1979年)、中医药科技进步奖(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2年)。此外,2003年获 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2009年获唐氏中药发展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5年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后的四十余年里,我国科技人员在她的工作基础上又开展了一系列与青蒿素相关的科研攻关。1979年至今,青蒿素相关研究成果也先后获得了7项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蒿素相关研究给予了持续的支持与充分的肯定。

谢家麟
   谢家麟院士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0年生于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冲破阻力回国,先后在中科院原子能所和高能物理所工作。曾任高能物理所副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11项奖励。201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55年,他在芝加哥医学中心担任首席物理学家,主持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高能电子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开拓了电子束治癌的新领域。同年,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开展加速器研究,建成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发展了大功率速调管、加速管和微波管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带动了我国加速器事业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他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计和建设。他组织了数十次研讨,反复比较质子打静止靶和正负电子对撞,最终确定2.2GeV正负电子对撞机“一机两用”的方案,既作为高能物理实验装置,也是同步辐射研究平台。在谢家麟和工程指挥部的正确带领下,研究团队成功完成了对撞机的设计,指导完成速调管、加速管、正电子源和高频腔等核心技术的研制,于1988年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使我国在τ-粲物理领域占据了国际领先地位。
   上世纪90年代,他提出开展自由电子激光研究的863项目建议。他科学决策,选用先进技术,制定微波电子枪、波荡器和谐振腔等核心设备的方案,带领团队解决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成为亚洲第一台产生激光并实现饱和振荡的装置。
   2000年,他提出速调管同时作为微波源和电子源的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创新性构想,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紧凑型加速器样机。他为我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吴良镛
   吴良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1922年5月出生,江苏南京人,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以及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获陈嘉庚科学奖,201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该理论以有序空间和宜居环境为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层次和系统,发展了区域协调论、有机更新论、地域建筑论等创新理论;以整体论的融贯综合思想,提出了面向复杂问题、建立科学共同体、形成共同纲领的技术路线,突破了原有专业分割和局限,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该理论发展了整合人居环境核心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的科学方法,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在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通过的《北京宪章》中得到充分体现。
   他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在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等地取得一系列前瞻性、示范性的规划建设成果;主持开展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对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天津总体规划修编等起到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方法,被纳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有力推进了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主持完成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为达成“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建筑,创造出一批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艺术整体性相统一的建筑。

郑哲敏
   郑哲敏院士是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郑哲敏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了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并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在地下核爆炸效应的研究中,他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该模型将爆炸及冲击荷载作用下介质的流体、固体特性及运动规律用统一的方程表述,堪称爆炸力学的学科标志,可准确预测地下核试验压力衰减规律,为我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做出了贡献。在穿破甲研究方面,他带领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射流开坑、准定常侵彻、靶板强度作用的相关理论;得到了穿甲相似律和比国际流行的Tate公式更为有效的穿甲模型;建立了破甲弹高速流拉断的理论;建立了金属装甲破甲机理模型和破甲相似律,获得了比国际公认的 Eichelberger公式更符合实际的侵彻公式。这些工作为我国相关武器的设计与效应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基于流体弹塑性理论,郑哲敏还开辟了爆炸加工、瓦斯突出、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难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材料力学的研究中,他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以其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
作为中国力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表,他积极参加和组织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显著提高了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张存浩
   张存浩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1928年2月出生,山东无棣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10月回国,历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等职务。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世纪50年代,他与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产率均超过当时国际最高水平。60年代,致力于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及发动机的研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70年代,开创了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开拓和引领我国氧碘化学激光等体系的研究和探索。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化学激光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十分注重化学激光机理和基础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带领团队率先开展化学激光新体系和新“泵浦”反应的研究,主要以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研究分子激发态光谱和分子碰撞传能动力学。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Science》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混合电子态的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明确此量子干涉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波干涉。
   他一贯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尤其是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制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资助政策和举措,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