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让科研人员更有获得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13

本刊记者 张方方

  
  到2020年,实现迈向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这一宏伟目标。对于我国科技事业来说,这又是一场新的攻坚战。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会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与此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也使科技发展负上了更重的责任和使命。
  当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研人员的获得感也被庄重地提出来。科技界的代表委员们对此感触颇深,两会期间,他们提出了“莫让‘参公管理’约束科学家”“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做科技成果转化放开只能保留3年岗位的期限”等期望。
  科技部部长万钢也做了正面解读。他指出,近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一系列文件,重点解决科研人员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说研究生、外聘人员工资能不能在直接经费中开支,比如科研直接费用预算的调整,比如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费的调剂使用,包括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等都有明确规定。而高校院所接受企业的横向委托项目,则被明确规定属于市场委托行为,其实施按照合同约定和会计法的规定来做,而且结余分配可以按照科技成果转化法当中的约定来实施。
  然而,尽管“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取得了显著创新,也发布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万钢表示,如今的短板就在于重点产业的转型还不够快,原创能力还比较弱,一些创新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理念、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等。他明确指出,2016年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有关法案政策一步一步落实,使科研人员能够有获得感。
  一直以来,谈到科研人员,我们谈得更多是责任和奉献。当一个国家不吝于对科研人员谈获得感,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气度。而获得感,不只是局限于带给科研人员与之付出相匹配的生活待遇,还有为他们提供更接地气的科研政策,为他们营造一个可以更大程度去进行创新、创造的科研环境。对我们来说,获得感是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尊重。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他们的成就感并非来自于奖励,而是对于更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追求,对于科技成果更能够服务社会生产生活的追求。获得感,是他们科技事业道路上的催化剂。
  一年之计在于春,“十三五”正开局。2016年,站在一个新的风口上,中国需要更有穿透力的改革,也需要更有穿透力的创新。同样的,民众需要获得感,科研人员也需要获得感。这是一股精气神,也是在这个开局的春天,中国所散发出来的气场。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