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5
——记李伯森领导的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科研团队
本刊记者 褚 焱
殡葬,是一个人们十分忌讳的话题,因为它意味着人生的终结。殡葬,同时也是人们不容回避的话题,因为任何人都必须面对。而殡葬从业者就是这样一群人:由于岗位和工作原因,他们身上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他们脱离了正常的社交,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假日;他们忌讳的东西很多,如:从不主动与人握手,从不说“有事找我”;他们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每天都在面对亡者,只为让每一名逝者都能有尊严地离去;他们的工作让人感觉冰冷,他们却用真诚抚慰逝者家属悲痛的心……
带着服务于生命最后一站的全部想象,我们走进了李伯森和他领导的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在与这群从事殡葬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士促膝谈心后,他们对死者发自内心的终极关怀,他们朴素但蕴涵着深厚人文精神的话语,他们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和敬意,终于帮助我们还原了一个个亲切、包容、真实的“生命终点站”的从业者形象。
走近他们,我们深感这些从事不普通工作的普通科研人员的艰辛,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脸上时刻流露出一种庄严肃穆、不苟言笑的表情。人们总是把挽救生命的医务工作者称为“白衣天使”,其实,殡葬行业从业者也是天使,正是他们,让逝者安息,给生者安慰。
知难受命 负重致远
殡葬业关乎生命与人伦,公益性是其天然属性。作为国家民政部直属事业单位、目前我国殡葬领域中唯一的国家公益性科研机构和国家授权的质检、环境监测机构,一零一研究所成立于1989 年。创立当初,崔乃夫部长对“101”有个绝妙的解释,殡葬是人生百年之后的第一件大事。
“研究殡葬技术、推进殡葬进步”是一零一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确立的宗旨。成立之初,一零一研究所曾面临社会需求巨大、学科建设任务繁重、但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巨大矛盾,但本着那句“研究殡葬技术、推进殡葬进步”的宗旨,一支年轻且专业的殡葬科研队伍,就在这样的号角里,于晨光熹微之时受命,披荆斩棘、厌难折冲,并自此义无反顾。
在所长李伯森的带领下,一零一研究所主要履行“殡葬科学技术与基础理论研究,殡葬建筑、设施设备及产品研究与开发,殡葬行业技术标准拟定,殡葬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殡葬行业环境监测、评价与治理,殡葬设备设施及产品质量检测,相关咨询服务等”职责。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如今的一零一研究所已初具规模:内设基础理论研究室、设备和用品研究室、污染控制实验室、政策与文化研究室、成果推广部等8个部门,拥有防腐整容重点实验室、火化设备重点实验室和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3个民政部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民政部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山东、江苏、广东、天津、北京、河北和青海等省设立了科研生产和科学实验基地,科研办公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目前该所固定资产已达到1.6亿多元,已成为集殡葬基础研究、实用新技术研究、殡葬政策与文化研究、殡葬产品质检、环境监测、标准化制修订和殡葬科技成果转化等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将威士诚 桴鼓相应
任何一个集体或组织都需要领军人物。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身先士卒、躬亲示范才会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领导者的运筹帷幄,则会催生团队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达到超出预期设想的效果。
李伯森是一零一研究所的核心人物。自2003年担任一零一研究所所长、法定代表人以来,作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他具有强烈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社会责任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全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抓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着力推进一零一所“十一五”、“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着力加强殡葬自然科学和软科学的并重研究,有序推进各类国家科研项目的研究;着力开展殡葬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殡葬环保标准、殡葬建设标准和殡葬服务标准的出台;着力抓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着力搭建多功能、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建殡葬科研实验基地;着力开展殡仪环境的环境监测和产品质检资质认证工作,推动殡葬产品和环境质量的提升;着力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拓宽殡葬研究新领域,为提升该所殡葬科研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使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得到跨越式的科学发展。
2008年,一零一研究所从正处级科研机构升格为正司级科研机构。所长李伯森带领全所人员在殡葬基础理论研究、实用新技术研究、标准化研究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筹建了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民政部环境监测中心站,购置了6000平方米的科研业务用房;在北京、山东、江苏、广东、天津、河北和青海等省市还设立了科研实验和研制基地,夯实了科技创新科研平台;2006-2012年获财政修缮购置专项经费7615万元,获科技部下达的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4000多万元科研经费,获环保部下达的720万元的环保公益类科研项目,获住建部、环保部160多万元的建设和环保标准项目;组织完成各类国家项目(课题)51个;制修订各类殡葬标准34个;获各项国家专利52项;获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创新奖5项和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1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我国集殡葬基础研究、实用新技术研究、殡葬政策与文化研究、殡葬产品用品质检、殡葬场所环境监测、标准化制修订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为我国现代殡葬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作为课题第一责任人,李伯森所长完成了科技部下达的“建立善后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软科学课题,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殡葬园区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课题;不同程度参与各类国家课题32项,成为41项国家专利的获得者之一,主编并发布了《中国殡葬绿皮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主编《中国殡葬史》系列丛书,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传承优秀传统殡葬文化和今后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经验借鉴。
每一项巨大的成功背后都有一种默默奉献、克尽厥职的中坚力量。一零一研究所这个从事殡葬行业的科研团队也不例外,在李伯森的领导下,一零一研究所结集了数十位优秀的科研人员,他们是涉及机械、电器、医学、化学、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历史等专业的学科人才,他们组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专业学科优化、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骨干的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敬业的殡葬科研人才队伍。他们分甘共苦,为一零一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历了无数次攻坚战、遇到了无数次技术难题,也疾行于狂风暴雪、荆天棘地中。数十年、千万个日夜,他们坚持着最初的梦想,为祖国殡葬科研事业添上一笔的梦想,日旰忘餐,栉风沐雨。他们中,有父亲、有丈夫、有儿子;她们中,有母亲、有妻子、有女儿,无论角色有多少重,重任面前,他们都会把殡葬事业科研人员这个角色定义为主角,并竭尽全力扮演好这个角色。
研精覃思 卷甲倍道
现代科学的发展,既要求精细分工,又需要高度综合。任何一项重大科研成果,都是多学科、多层次团结协作的产物。一零一研究所承担的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可移动式遗体应急处理实验装置升级改造”项目正是多学科综合集成的体现,它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公益性和实用性,填补了我国突发事件遗体应急处理专用设备的空白,不但可以用于突发事件遗体应急处理,还可以用于边远地区火化、军事、动物疫情等多种场所。
历年来,民政部的指导意见中都在反复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殡葬业的科学发展,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为了将这一指导思想落到实处,由一零一研究所承担的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等离子焚烧实验装置升级改造”在炉体结构、等离子发生器、烟气净化处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升级改造均达到任务书规定技术指标要求,并超额完成连续制氮系统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实验装置在火化效率、能源消耗和烟气排放等方面成效显著。
另一项由他们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殡葬领域污染物减排和遗体处理无害化公益技术研究与应用”8个课题之一的“民族地区专用坐式燃油火化机的研制与应用”则开发了符合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坐式火化机技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坐式火化机样机,并在藏族地区实际应用,外观造型美观大方,装饰图案、操作方式符合民族地区文化传统和丧葬习俗,性能符合《燃油式火化机通用技术条件》,烟气排放达到《燃油式火化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监测方法》,适合在全国民族地区推广应用。
环保,是一个人们共同遵守的原则,因为它关系到大家生活的环境。环保,同时也是人们必须面对的话题,因为环境污染很大程度都是人为造成的。殡葬对环保的作用和影响非常巨大,万万不可忽视。
由一零一研究所承担的“丧葬用品无害化技术及焚烧设备的研究”课题开发了丧葬用品无害化技术,研制出遗物祭品处理设备,配置了烟气余热利用及净化处理装置,制定了《遗物祭品焚烧炉通用技术条件》,实现了燃烧、后处理和排放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为我国殡葬业遗物祭品焚烧污染物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殡葬行业的技术进步。
一零一研究所还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骨灰安全保障中的应用研究。由一零一研究所承担的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科研仪器设备升级改造项目“骨灰防错编码升级改造项目”采用了骨灰标定和识别的新方法,完成了“骨灰防错编码实验系统”的升级改造。将遗体处置工作的主要流程信息化,提供了骨灰防错与遗体标定的信息化服务,较好的满足了殡仪馆日常业务流程管理、数据统计及信息查询的需要。
以上种种,都只是一零一研究所殡葬科技创新的冰山一角。20多年来,一零一研究所在民政部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殡葬基础理论研究、火化实用新技术研究、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遗体防腐整容技术研究等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几十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填补了我国殡葬空白,提升了我国殡葬科技创新水平;在殡葬政策文化研究、人文研究、历史研究等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为国家殡葬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已完成81个国家科研项目(课题);制修订了31个国家和行业殡葬标准;发表论文102篇;获国家专利53项,并获十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修史明志 传承文明
2013年4月2日,一零一研究所联合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2-2013年《殡葬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了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
盛世修史,以史明志,传承文明,开创未来。我国殡葬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浩瀚纷繁,特别是大量的墓地遗存和珍贵文物,都是不同时期的历史见证,记录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印记,体现着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一零一研究所组织编撰中国殡葬事业发展史,就是想通过对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的梳理,以及对历史上考古资料的应用,对墓葬文化进行发掘、整理,以清晰呈现殡葬制度、习俗与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加强对殡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在科学总结我国殡葬历史文化、正确诠释殡葬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尊重文化传统,弘扬主流价值,因势利导,推陈出新,更好地推动殡葬改革持续深入发展。
近年来,研究殡葬历史和殡葬文化的著作不少,但主要以通史研究为主,断代研究缺乏;总结概括居多,系统考证较少;汇编性作品居多,开拓性研究较少。此次一零一研究所编撰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史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涵盖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等八个重要历史时期,旨在全面呈现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民族的殡葬制度礼俗文化,系统展示殡葬制度礼俗历史演进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客观评价不同时期殡葬制度和传统礼俗沿袭及其得失,既为当代和后世提供一幅生死观念变迁的斑斓画卷,也为今后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经验镜鉴,更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传承优秀传统殡葬文化提供一次全面系统的认知,填补了我国殡葬历史断代研究的空白。
结束对一零一研究所的探访,我们感慨良多。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殡葬不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还是一项慈善事业,也是一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同时还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生命尊严,倡导慎终追远,传承优秀文化,推行人文殡葬,塑造核心价值,崇尚回归自然,兼顾个性需求,都是现代殡葬的人文内涵。要充分发挥人文殡葬对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特殊作用,促进人与人(包括故人、今人、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唱响殡葬改革主旋律,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殡葬行业的特殊性,社会上依旧对殡葬行业不了解,甚至有偏见。殡葬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崇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爱护。殡葬职工在替天下儿女尽孝,为逝者送终,为和谐社会奉献,我们呼吁全社会要对殡葬职工“高看一眼,厚爱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