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养生之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18

——游久全

  
一、养生概述
  何谓“养”?据《说文解字》,“养”,供养也,后引申为调养、休养、生息、休息等。因此“养生”的含义,也即是延年益寿。
  《史记》记载:“礼由人生,人生有欲,制礼以养人欲,……故礼者,养也。”因此,周天子定五礼,以礼疏导人欲。
  养生之道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龙马负图,伏羲观象画卦。经过我们祖先不断的实践、总结,逐渐形成一整套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宝贵经验,成为行之有效的养生延寿的学科。
  
二、古人关于养生方法的论述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提出了有关养生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同我,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老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兴倦”;“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等,为以后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朝名医万全曾提出,养生的要点是:不思声色,不想胜负,不计得失与荣辱,心中没有烦恼,形体不感到疲劳,再辅之以药食,没有不长生的。
  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要健康、养生,首先要研究自慎,这就是所谓居安思危,如果人不能自慎,就不可能有作为,更谈不上修身养性。他还强调,身体要经常劳动,饮食则要经济节制,劳动时不要使身体感到极度疲劳,而节制饮食不要造成身体虚弱。他还提出养生的基本原则:不宜久行、久坐、久视、久听,不要勉强自己吃不想吃的东西,不要勉强自己喝不想喝的,也不要整天哀愁忧思。被称为“保生之大论”的养生方法大致有:饮食的调节,有规律的起居生活,劳逸结合,居室卫生,运动锻炼,呼吸吐纳,按摩保健,情志调摄及服营养药物等。
  
三、有关养生的五个辩证法
  1、饱与饥 多食伤身,营养不良也损害健康。《抱朴子》中说,养生赖于饮食,然后醉而强酒,饱而强食未有不伤身者。唐代诗圣杜甫就因饱食一餐烤牛肉而死。养生格言中说:吃饭三分饱,无病活到老。节制饮食可减轻胃肠和内脏的负担,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2、动与静 《健康格言》中说,“久坐不动,易伤血气,脑力者应慎之;身动过剧,易损内脏,体力者应戒之一”。科学证实,一个人三天不活动,他的肌肉的最大力量会丧失五分之一。3、多睡与不寐 古代养生家认为,“少寐乃老年大患”。有人提出“睡眠养生论”,认为睡眠可以延长寿,但并不是睡得越多越好。民谚说:“早睡早起,没病惹你”,“晚睡迟起懒在床,日日如此命不长”。
  4、纵欲与节欲 历代帝王多不长寿,与其恣情纵欲有关,但乾隆皇帝能够做到“色勿迷”,因而活到了89岁。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恣情纵欲,则命同朝露也。精少则病,精尽则死”。明代《养生八笺》中说:“阴阳好合,节制有度,可以延年”。纵欲伤身,节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5、乐与悲 有些老年人离退休后,由于精神上无所寄托,往往产生失落感而闷闷不乐,这对健康极为不利。《灵枢》中说:“悲伤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若能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社会交往,有助于消除寂寞,增加生活乐趣。但有的人终日沉迷其中,导致精神失衡。正所谓“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四、养生之本:善待自己
  人到老年,要学会善待自己,这样方能为健康长寿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学会在平平淡淡中细品生活的甘泉,不要奢望生活中会出现奇迹,要做到“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粗茶淡饭乐怡然”。心境如此,焉有不益寿延年之理?
  第二,树立“养生防老”的思想。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但今天时代变了,子女不可能总在身边,最可靠的还是自己的爱好,这样不但能增加生活的乐趣,还可以使精神有所寄托,消除寂寞与孤独。北宋大诗人苏东坡说得好:“人至极乐,莫过于心无忧,身无病。”可见,笑口常开地过日子是一种福气,也是一种修养。反之,如果生活中不注重养生,不注意精神上的自我调节,终日忧心忡忡,即使有钱,又有子女在身边,也难免百病丛生。所以,还是“养生防老”好。
  第三,要尽情地享受晚年之乐。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妥善安排和改善自己的晚年生活,既不要奢侈浪费,也不必过于节俭,不必把钱都留给子孙。其次,既不要“承包”养育儿女又“承包”照看孙儿孙女的一切任务。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再次,老年人自己最好能有点积蓄,因为“子有孙有,不如自己有”。一句话,要让自己的经济宽裕一些,生活过得潇洒一点,这对自己和儿女都有好处。
  第四,寿向乐中寻。人生难得老来乐,老人要做乐天派。快乐不是别人施舍的,而要靠自己去创造,要时时、处处、事事自寻乐趣。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宜的活动,能跑就跑,能跳就跳,能唱就唱。还可选择书籍报刊,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花鸟鱼虫,太极拳,气功,健美操等。总之,凡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都应该积极参加,以促进健康长寿。
  
五、心理养生四要素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的人,始终会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一个人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观、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
  
六、安乐养生观
  人到老年能安乐,可谓已悟养生之道也。
  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都主张以安乐来延年益寿。宋代文学家邵雍把自己的居处称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并为此吟诗道:“老年肢体索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
  那么,安从何来,乐何自得呢?笔者以为“五字妙法”可鉴。
  笑 老年人要善于寻找可喜可笑之事,多笑笑,劳顿郁结之气随之而去,自然心旷神怡,步攀百寿。
  嗜 培养有益的嗜好,让身心有所栖泊,耳目有所安顿。加拿大医生威廉?奥斯勒说:“没有一种业余爱好的人,他的生活是不会真正幸福安静的。”
  足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自寻满足的方法,得此绝招,纵然有千万件烦心之事干扰,亦能一一从容。
  慎 谨慎养身,严防病痛。饮食量腹而受,略有节制;酒宜少喝,烟宜少抽。衣随寒暑增减,冬防感冒,夏防中暑。遇事冷静,能忍自安,不生烦躁慎起居,防跌倒,保平安。
  除 消除一切私心杂念,年事愈高愈要豁达开朗,不欲于名利,不流于世俗。生活之“沙”淘净后必是“金子”,老人们消除了私念就能进入爱国诗人屈原所追求的境界:“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当然,老年人要想有安自乐,关键在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奋起寻觅自己所需的条件,才能在安乐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七、不同体质的养生技巧
  中医按人的胖瘦、体形、肤色、姿态、言谈、举止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把人的体质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阴虚型、阳虚型、痰湿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这些人,如能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来养生,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阴虚型 表现为身体消瘦,面颊潮红,口舌干燥,尿黄便秘,心烦少眠等,这些人应加强自身保养,养成冷静、沉着的性格,不宜参加激烈的社会活动与竞争,应多练气功、太极拳、钓鱼等,调节自己的精神,从而增强体质。
  阳虚型 表现为身体白胖,喜热怕冷,四肢倦怠,大便稀溏,善恐善悲,情绪不佳。这些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多参加社会活动。散步、慢跑、打乒乓球、游泳,是这些人最适宜的体育活动。
  痰湿型 表现为身体虚胖,肌肉松弛,四肢无力。这些人应戒除烟酒,吃些容易消化的饮食,为了增强体质,应选择哑铃、拉力器、投掷、跳跃、慢跑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并用核桃、大枣、动物肝脏等滋补品进补,避免遭受风寒潮湿,以免身体生病。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面色晦暗,口唇、眼眶发黑,舌头青紫,皮肤干燥,指甲干瘪。这些人应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精神乐观,思想开阔。跳绳、踢毽子、扭腰转身、全身按摩等,有利于将身体各部位都活动起来,帮助气血运行,解除气滞血瘀,从而增强体质,调节精神。
  气血两虚型 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头晕目眩,手脚麻木,容易出汗。这些人应加强营养,吃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也可吃含人参的食品,如人参糖、人参饼干等。西洋参不发燥、不生火,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由于体质虚弱,容易疲劳,故应防止过度疲劳。如果每天早晨起来做做广播操,打打太极拳,散散步,慢跑一会儿,按摩一下四肢及胸腹,则对调整气血,增强体质有很大的帮助,在养生中不可忽视。
  
八、十二种简易养生技法
  l、梳头 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理数十至百次,具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听力也有所帮助。
  2、鸣鼓 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掏、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3、揉眼 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有美容作用。
  4、捏鼻 常以两手食指摩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进嗅觉灵敏,减少鼻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机会。
  5、叩齿 齿对齿轻叩,或牙齿空咬,可防止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此法还可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润,预防双颊下垂。
  6、吞津 闭口做漱口状数次,然后吞下口水。人的唾液未接触空气氧化时,并不会发生异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酵素与营养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7、转颈、耸肩 肩颈部有脊椎及许多通往头部的重要血管,常转动颈部,耸耸肩膀,帮助肌肉活络,对年老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8、干擦 用手掌或干毛巾在脸部抹擦数次,胳膊等裸露处也可以用此法抹擦,有助于皮表血液循环,皮肤润泽。
  9、拍肩 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替拍腿。
  10、转腰 右手顺弯腰之势向左脚尖伸展,起身,换左手向右脚尖伸展,轮替数次。
  11、握拳 双手紧握后放松,反复数次,直立或坐姿时均可进行。
  12、踩脚尖 右脚跟踩左脚尖,左脚跟踩右脚尖,交替数次。
  
九、秋季养生贵在巧
  一般说来,秋季养生可以分为初秋、中秋和晚秋3个阶段。
  初秋之时,欲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零落,气清风寒,节制生冷,以防疾病,此时宜进补养之物以生气。《四时纂要》载:“取枸杞浸酒饮,耐老。”
  中秋炎热,气候干燥,容易疲乏,此时应多吃新鲜少油食品。其次,应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症应多食含维生素A,B,C,E类食品,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养阴润燥,提高抗秋燥、抗病能力。
  晚秋季节,心肌梗塞发病率明显增高。专家指出,秋冬季节之交(约十一月份)为心肌梗塞的高峰期。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左右,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此时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切忌进食过饱,其中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坚持每天喝两三杯茶水,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十、冬季养生八要诀
  一宜出汗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脚 健脚即健身。人们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汗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防犯病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四宜水量足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3000毫升。
  五宜调精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六宜空气好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人们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七宜粥调养 营养专家提倡,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八宜入睡早 冬日阴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十一、古今名人养生经
  孔子:精神豁达,知足不贪,食居慎节,爱好广泛。
  曹操: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华佗:淡薄名利地位,动静相继,劳逸适度。
  孙思邈: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欲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诀了。
  武则天:习文练武,闭目静坐,诗书音乐,游览四川。
  陆游:睡前热水洗脚,头脚寒暖,四季平安。
  苏东坡:安份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以饥方食,未绝先止。
  袁牧:远足运动,动静结合,坦然自若,食宿常青。
  康熙:药补不如食补,不喜肥厚而喜粗食软蔬,不饮酒,厌恶抽烟。
  乾隆:吐纳肺腑,活动筋骨,适时进补。
  郑板桥:养生一曰诗,二曰画,三曰书。
  曾国藩:养生以戒恼怒为本。
  齐白石:戒烟,戒酒,戒狂喜,戒悲愤,戒空思,戒懒惰,戒虚度。
  徐特立: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不吸烟,少饮酒。
  梁漱溟:性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及得其养,天物不长,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
  冯英子:凡事看得穿,凡事忍得住,凡事想得透,凡事放得下。
  马寅初:吃食素淡,心境开阔,坚持锻炼,苟无他故,必活百年。
  陈嘉庚:饮食清淡,定时定量,户外活动,不怕风雨,常读书报,明了世情,既往不咎,多做善事。
  
十二、养生之道“十多十少”
  
  1、多菜少肉
  2、多醋少盐
  3、多果少糖
  4、多啮少食
  5、多动少衣
  6、多行少言
  7、多施少欲
  8、多怡少忧
  9、多步少车
  10、多欢少怒
  
十三、养生十二气歌
  多读书以养胆气,少忧虑以养心气,
  戒发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
  惟谨慎以养神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须慷慨以养浩气,胸豁达以养正气,
  傲冰霜以养骨气,当忍让以养和气,
  应谦恭以养锐气,莫怠懈以养志气。
  
十四、衰老原因及延缓衰老的措施
  关于衰老的原因,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认识,如现代医学关于衰老的起因学说已达300多种,其倾向性较多者:有环境因素、体液失调、死亡激素、人体衰老骨先衰、遗传决定、自由基说、微量元素说、生物钟学说、中毒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湿热学说、磨损学说、代谢速变学说、性腺功能衰退、氧化还原论等30余种假说。
  一、中国古代医学关于衰老起因的论述
  中医学理论对衰老的原因有较为系统的论说,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1、致衰老内因 总的可概括为“五脏衰退”说,这一观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例如《灵枢?天年》篇说“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从这些论说中可见寿命的长短,以及人的患病与人的死亡等,都是决定于五脏虚衰的程度。在此应该指出的是在五脏中的肾和脾更为重要。因肾为先天之本,它又是其它脏器滋生的根本,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同时又能资助肾气。五脏的虚衰,亦有先后之序,中医学认为,衰老的年龄从40岁开始,衰老的脏器从肾开始,相继衰老的脏器是肝、心、脾、肺、肾(二次再衰)的秩序。这一点,可能带有推测,是以五行相生的秩序排的,但事实上衰老的种种表现是存在的,未必吻合其出现的先后,而脏器之衰老也是肯定无疑的。
  2、致衰老外因 这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在《黄帝内经》中有:“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起居无节”等,这些因素在今天来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并都认为是致病的因素,对衰老来说是因病致衰。导致人体衰老的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之间还存在着交叉的关系,其间相互影响。
  二、现代医学认为导致人体衰老的十大原因
  1、慢性炎症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器官发炎越来越多,如关节炎等。
  2、基因突变 许多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能引起基因突变。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处理”机制越来越不规律,从而引起基因恶性退化变异。
  3、细胞能量枯竭 细胞的“供电站”线粒体需要一定的化学物质来保证细胞的活力和清除细胞的毒素。如果这个“充电”过程减弱,心梗、肌肉组织衰退、慢性疲劳、神经性疾病等就会发展。
  4、激素失衡 我们身体里的亿万个细胞正是有了激素,才能准确地同步工作。随着衰老,这种平衡变得不规则,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包括抑郁症、骨质疏松、冠状动脉硬化等。
  5、钙化作用 通过细胞膜里的特殊管道,钙离子进出细胞。身体衰老,钙离子进出的通道遭到破坏,导致脑细胞、心瓣、血管壁里积聚过多的钙。
  6、脂肪酸不平衡 为了产生能量,身体需要脂肪酸。年龄越来越大,必需脂肪酸的酶开始不足,结果,心律不齐、关节退化、容易疲劳、皮肤发干等现象开始出现。
  7、消化酶不平衡 细胞内经常进行多种同步的酶反应,年复一年,渐渐失去平衡,首先发生在脑部和肝脏,这是造成神经医学疾病或中毒性组织损伤的原因。
  8、消化酶不足 胰腺渐渐枯竭,无法产生足够的酶,结果,消化系统会慢性机能不全。
  9、血液循环衰竭 多年之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遭到破坏,包括大脑、眼睛和皮肤。由此,引起大、小中风,视力减退,出现皱纹。
  10、氧化应激反应 给任何年龄的人们带来不少麻烦的自由基对已过中年的人带来的麻烦更多,它影响许多生理过程中的正常流向,从而加重身体负担,引起各种疾病。
  三、延缓衰老的措施
  中医学认为延缓衰老的措施应当针对其因素和相关的脏器进行调养,有的放矢,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1、固体扶元,延缓内脏衰退。由于五脏的衰退而导致外在组织器官以及思维活动的退化,呈现出种种衰老现象,其中以肾、脾最为关键。若肾、脾功能不衰,则其余诸脏亦能保持功能正常,因而提出了“固本扶元”的原则。固本之“本”,即固先天、后天之本,而其具体固本的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而调补之,即虚者补之,阴阳失衡者则调之。
  2、延缓衰老的方、药。目前对养生保健方的整理,已有专著出版,所整理的不下数千部。其分类的名称除直接用于补脾、补肾方外,还有健脑益智、提神醒脑、强力轻身、聪耳明目、乌发固齿、轻身延年等,究其实质,仍不离补肾、健脾两大类。至于单味药物,现在研究公认并实践证明有延缓衰老功效的是人参、何首乌、鹿茸、阿胶、黄芪、枸杞子、茯苓等、灵芝、杜仲、菟丝子、天冬等,这些药物多有补肾、补脾的功效。从方剂来说,具有延年益寿的方剂已筛选384方,其中补肾方占62.7%,脾肾双补方占18.8%。延缓衰老的著名方剂,有曾作宫廷秘方的如仙丸、龟灵集;常用的丸剂如左归丸、右归丸等;现在还有人把过去一直认为消导、泻下、解毒的药物如大黄、山楂、葛根、决明子、泽泻等列入。这并不是说大黄的性能变了,而从其轻泻作用有利于健康而言,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的。
  3、增加营养。食物营养古称食养,食养的主要功用是对脏器增加营养物质,有利于脏器正常功能的延长。现代营养学家提出平衡膳食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吸取多种营养素。但营养的消化吸收,必须以脾胃功能正常为前提。
  4、运动按摩。如太极、八段锦等,其中有不少动作,都是有利于脾、肾。
  5、灸法健身。灸气海、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等穴位,都有补元气和强壮脾、肾的功能。尤其是足三里,更为古今中外医家所推崇,如张机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日本人则把足三里,称为“强壮穴”、“长寿穴”。
  6、戒除不良嗜好,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防止对内脏的损害。经常酗酒、吸烟、房事过度、用脑或思虑过度、生活无规律,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偏食等,都可引发多种疾病,造成早衰。
  总之,延缓衰老要从多方面着手,凡对延缓衰老有利的必须综合应用,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利的则努力摒弃,如此趋利避害,则延缓衰老的目的就有可能达到。
  
十五、寿命自测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心理学家和医生对决定与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以下因素与寿命长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请你对照这些标准作自我检查,算算你的寿命有多长。同时,可把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这些因素加以对照,在日常生活中发扬有利条件,而对于不利状况,则要通过养生保健加以纠正,以便延长寿命。
  一、遗传类
  1、父母亲中,母亲活过80岁者则加4年,父亲活过80岁加2年。
  2、父母、祖父母及兄弟姐妹中有50岁以前死于心脏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者,有一人就减4年;60岁前死于以上疾病者,有一人减2年。
  3、父母、祖父母及兄弟姐妹中有60岁以前死于糖尿病或消化性溃疡者,每有一人减1年;死于胃癌者,每一人减去2年;对于妇女来说,近亲中死于乳腺癌者有一人则减去2年。
  4、上述近亲中,60岁前死亡(除意外事故、自杀、他杀者除外),有一人则减去1年。
  5、出生情况 出生时母亲年龄小于18岁或超过35岁则减去1年;如果你是第一胎则加1年。
  6、体重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体重没有超过正常体重的2公斤,或者现在体重比正常体重少5~8公斤则加1年。
  7、性格 心情、性情文雅、随和、理智、心情愉快,加1~3年;经常心烦、情绪低落或精神紧张、忧郁呆板,或经常感到问心有愧,坐卧不安,则减1~3年;到了老年仍感快乐、幸福,生活中有许多乐趣,则加2年。
  二、保健类
  1、身体健康状况 有慢性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肿瘤、糖尿病、溃疡等)则减5年,血压130/90减1年,140/95减3年,150/100则减五年。
  2、药物、医疗情况 长期服用有副作用的药物如激素等减2年;不按医嘱滥用药物者减2年;正确服用长寿保健药物,则加6年;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条件,加8年;无良好的医疗条件,则减3年。
  3、定期检查每隔一到两年检查一次,女性包括乳房、子宫及附件的检查,男性包括进行直肠镜检查者,加2年。
  4、生活环境 空气新鲜,室内空气流通或住市郊、乡村、山区加1~2年;生活在市区减1年,生活在污染环境中减2年,无噪音,加3年,接触噪音频繁则减4年。
  5、睡眠 每晚在11:00之前睡觉,睡6~8小时不加不减;睡眠每夜10小时以上或少于5小时则减2年。
  三、饮食类
  1、饮食习惯 每天至少吃一餐包括所有基本营养的饭菜,加2年;每天不吃一餐高纤维食品,减1年;喜欢吃水果、蔬菜加1年;每天不按时吃两餐或三餐饭减1年;经常吃下列食品:油脂(黄油、动物油)、腌肉、精制的糖,每种减1年,最多减3年。
  2、饮酒 喝适量的酒(每次1~3杯果酒或1~3口白酒),加1年;30岁以下常喝酒,减1年;从不喝酒者不加不减;饮酒过量并经常喝醉者则减去8年。
  3、吸烟 每天吸烟超过两包,减8年;1~2包减6年;0.5~1包减3年;少量或半包减1年;本人不吸烟,但经常与抽烟的人工作和生活在一起,也减1年。
  四、工作类
  1、体力劳动及锻炼 体力劳动者加2年;每周至少进行三次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每次半小时,加2年;工作之余坚持轻微的体力活动,如每天散步1小时,则加1年;不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减2年。
  2、工作 有丰富的脑力活动,如进行创造性活动,加1年;热爱自己的工作,加1年;情绪低落,工作疲沓,无上进心,减1年;经常操劳过度减2年;如60岁以后还适当工作加2年;超过65岁还适当工作的加3年。
  3、家庭收入 据所受教育和从事的职业,经济收入在一般水平以上者加1年,反之,则减2年。
  4、事业 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加2年;有一定收获,回首往事,没有懊悔,加1年,碌碌无为,痛心疾首,减2年。
  
十六、老人延年益寿八字经
  若能坚持做到“童心、龟柔、猴行、蚁性”这8个字,则可以延年益寿。
  童心 尽量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恢复到童年的心理状态,抛开一切烦恼,做个“顽童”。这样,心地坦然了,免疫系统功能也加强了;脑细胞负荷减轻了,自然就不易染病。
  龟柔 学龟柔与人和蔼相处,不要一点小事就动怒,更不要出口伤人。若常与人争执,动肝火,易患高血压,这种性格的人,一旦患有高血压与冠心病,极易发生脑溢血与心肌梗塞。
  猴行 人到老年,活动少,躯体缺乏锻炼,肌肉会慢慢萎缩,内脏功能也逐渐衰退。若学猴子那样多活动,则能使体内气血畅通,不易发生脑血栓或心肌梗塞,同时躯体与内脏的功能得以维持正常,衰老进程缓慢,自然就会延年益寿。
  蚁性 人到中年其性格往往变得较孤僻,特别是老年人,更易患孤僻症,不大愿与人往来。这样,烦恼就容易缠身,从而衰老现象也就来得早些。如果像蚂蚁那样成群活动,平时多与人接触,多与人谈谈心,相互交流,使自己过得轻松愉快。由于闲聊有益健康,谈话要用脑,可促使大脑运动加快,促进大脑思维,防止大脑的衰老。
  
十七、长寿老人的十大特征
  最近,美国纽约精神医学院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活过90岁的老人常有以下特征:
  一、很少去看病,在中年时未遭受重大疾患,也没有罹患老年痴呆症等。
  二、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性为171厘米,女性为157厘米;体重一般,不过胖也不过瘦,而且一生中体重变化小;皮肤看起来年轻,有弹性。
  三、天赋较高,对新生事物感兴趣,理解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记忆力。
  四、独立自主,通常从事农业或养殖业,成为法律、医学及建筑专家,也有做小生意或大企业家;能自行决定“退休”年龄,一般较晚退休。
  五、无忧无虑,懂得享受生活,乐观且有幽默感,知足愉悦,能透过一般生活,看到美好的事物。
  六、适应能力强,即使遭遇不幸或受挫折,也能坚强地生活下去。
  七、不议论死亡与恐惧的话题,应深知议论死亡、恐惧与忧虑是多余的。
  八、饮食节制,乐意尝试新的食物,因而食物多样性,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
  九、有早起的习惯,平均睡眠时间为6至8小时。
  十、虽喝酒但适量,也爱喝咖啡。
  
十八、延年益寿与“三情”
  快乐是化解病痛、战胜疾病、延年益寿的“良药”,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老年朋友尽管身体无大病,生活也优裕,却终日郁郁寡欢,快乐不起来,这对健康极为不利。究其原因,往往与缺乏以下“三情”有关:
  亲情 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亲情疏远,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然会使一些老人陷入孤独凄凉的境地,快乐也就理所当然地与之无缘了。
  爱情 爱情并不是青年人的“专利”,老年人也同样可以享受。然而有的老人因老伴过世或离异,成了“孤家寡人”,有的老两口终日默默相对,无话可说,甚至还经常为些小事发生口角。在这种缺少互谅、互爱的晚年生活中谈何快乐呢?
  友情 老朋友、老同事或邻里之间的友情是十分珍贵的,当你身处各种友情包围之中,你的心情肯定是十分愉快的;但当你离群独居时,伴随你的往往是苦闷、孤独,快乐也就离你远去了。
  看来,快乐除了要靠自己调整心态外,爱情、亲情和友情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哪一天您发现自己快乐不起来,请您查一查是否少了这“三情”,原因何在?只要对“症”寻情,相信定能找回快乐。
  
十九、心理卫生与长寿
  心理卫生,指的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保持和提高个人心理平衡的调节能力。心理平衡能力,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预防精神疾病,防止机体疾病、促进病体康复、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心理卫生,是指人到老年,自始至终保持豁达开朗、心情愉快的良好心理状态,保持和提高个人心理平衡的调节能力,以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时代进步的步伐,并借此消除由于机体衰老与外在环境改变带来消极因素的影响,始终保持身心健康。
  人到老年,由于各种生理变化,必然对心理产生各种影响,出现了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状态,主要有:
  l、孤独感 老年人离退休后,生活环境和地位发生了变化,由群体生活为主,变为个体家庭生活为主。有的老人由原来的门庭若市,变为门庭冷落;有的看到子女整日忙碌,自己却无所事事,有孤雁离群的冷落感。
  2、失落感 如有些老人因社会地位变化不遂其意,感到地位差、不受尊重、不顺心,怨天忧人,满腹牢骚,性格急躁,焦虑不安,忧心忡忡,久之劳伤心脾,发生疾病。
  3、忧郁感 一些老人大脑功能衰退,记忆力减退,出现抑郁或痴呆;“思则心结”,“恐则气下”一些老人身体日衰,情绪烦燥、恐惧,致使慢性病发展,元气大伤。
  4、垂暮感 有些老人由于身体生理机能衰退,一旦患病,在思想上背上了包袱,感到人老了,末日快来临了,因此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体质日衰。
  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精神调养,加强思想道德的自我修养,以保持心理平衡和晚年幸福。
  
二十、十乐助你长寿
  1、知足之乐 名利安然,不贪份外享逸,生活恬淡寡欲,豁达大度。
  2、天伦之乐 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享受,精神欢愉的一大良港。
  3、助人之乐 把帮助别人做好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使自己心胸开阔,助人为乐,生活充实。
  4、忘年之乐 不畏老,忘年之交不可少,可以延缓肌体衰老过程。
  5、运动之乐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运动,能促进健康;四体不勤,衰老加快。
  6、忍让之乐 在无原则的一些事情上,忍让可贵,心胸宽敞,比动辄怒气冲天,肝火过旺,斤斤计较的人要长寿。
  7、宽容之乐 宽,乃心宽,容,乃容人容事,对人处事随和乐观、气量豁达,可助你健康常驻。
  8、读书之乐 经常读书看报,接受新生事物,能锻炼大脑,获取力量。
  9、想象之乐 经常回忆往事的欢乐,向往美好的未来,从新旧社会对比、昨天和今天的变化中,寻找生命的支点和生活的希望。
  10、平静之乐 静,乃安静、清静、文静、心静,人静则情绪稳定,心安理得,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十一、老年人的“六趣”延寿
  老人从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意义,怎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长寿呢?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拥有“六趣”。
  1、情趣 良好的心态才是健康的基础,做到精神饱满,心境开朗,少私寡欲,顺其自然。此外,还应让晚年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是把自己的余热与兴趣融入到稳定的和谐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去。
  2、乐趣 在社会大家庭中与周围的人相处,你会发现更多的生活乐趣。许多老人自己会寻找、会创造,如琴棋书画,结交新老朋友,参加体育运动,种花养鸟,垂钓收藏,或与子女、孙辈共享天伦之乐,或与老伴相处,重晚情,常交流,闲暇哼哼唱唱老调等等。有了这些乐趣,生活会更充实。
  3、童趣 把天真活泼的童趣引入老年生活中,保持一种孩子般的心理状态,对老年人来讲是一种福气。人的一生,不顺心的事或想不开的事难以避免,只要会自我调节,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保持童心,便是一种健康的气质。
  4、志趣 古今中外,有许多老人的晚年时期圆了年轻时的梦,可谓“大器晚成”。这种志趣,有理想,有追求,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脑勤、手勤、不闲着的精神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5、谐趣 幽默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生活中的“去忧剂”。当你遇到烦恼、沉闷或尴尬时,多与幽默风趣打交道,从幽默中吸收精神营养平衡心理,这样笑口常开、青春常在,能益神健身,使心情舒畅。
  6、俏趣 即老来俏,有些人误认为美容修饰是年轻人的事,人老了只要吃饱穿暖就行。其实,老年人追求美、讲究美、享受美,有利于身心健康,因为适当讲究穿衣打扮能给老人生命带来活力,从而产生一种自我感觉:我并不老,还年轻。这种心情更有利于健康长寿。
  
二十二、多用脑能益寿
  现代神经生理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越用越发达,越用越灵活。有人曾对16世纪以来欧美国家爱读书的400名伟人加以研究,这400人的平均寿命为66.7岁,其中最长寿的是发明家,平均寿命79岁。我国也有人对秦汉以后3088名勤于治学的著名学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他们的平均寿命为65.18岁,大大超过同时期一般人的平均寿命。
  以上数据表明,多读书、常用脑的人寿命较长。古话说,“用进废退”,大脑的使用上也符合这条规律。经常用脑可使头部保持良好的血液供应,可以增加智慧延缓脑的衰老,延长寿命。
  查遍我国的二十五史,前后有230多个皇帝,短命的多,长寿的少。乾隆皇帝是清朝第6代君主,在位60年,活了89岁,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者。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4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乾隆皇帝为什么能独享高龄呢?原来他有一套养生的秘诀。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吐呐肺腑:即不睡懒觉,早餐前多做深呼吸运动。活动筋骨: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十常四勿完全符合保健养身的道理。别的不说,单言酒色二字,乾隆尊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仓,佳丽满宫。在此环境中,居然能做到不恋酒、不迷色,实属难能可贵。
  
二十四、已故领导人的长寿秘诀
  原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曾出书披露毛泽东、邓小平等已故领导人长寿秘诀。
  顾英奇等专家编写《健康红宝书》,披露毛泽东向来与医生不合作,他的医生很难让他改变夜间办公的习惯。毛泽东曾服用安眠药三十年,至于外传毛爱吃红烧肉,他其实只在打了大胜仗或完成棘手的工作后,才要一碗红烧肉“犒赏”自己。
  当过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不吸烟,不饮酒,一生重视运动,解放后坚持每天散步。他散步标准是以不气喘、不疲乏、脉搏节奏一分钟不超过一百次为限。
  邓小平注重日常生活保健,他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浴,晚年冷水浴不能洗了,就洗温水,每周六则一次热水,洗澡水中加一小盆豆浆,这对老人干燥的皮肤有较好的护理作用。
  比起前几位,活了九十一岁的陈云,体质可以说最弱,他却享长寿,主要因为他是中央领导中少数很早戒烟者之一。陈云饮食很节制,比如吃菜,他以青菜豆腐为主,凡事有定量,连吃花生也规定十三粒,散步十三分钟,会客三分钟。其次是妻子若木乃著名营养专家,坚持“五果为助”的原则,要陈云饭后吃两条香蕉或一个其它水果。
  
二十五、长寿老人“清”字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清爽的一生勤洗澡,
  清白的一生德性好,
  清醒的头脑睡得早,
  清新的空气常晨跑,
  清洁的房间多打扫,
  清淡的饮食求温饱,
  清香的烟酒不沾好,
  清宁的环境无烦恼,
  清心的生活乐逍遥,
  清亮的眼睛人不老。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