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杨邦杰:水墨言志写情怀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18

本刊记者 方 方

  树叶掉光了/柿子红了/村里没人了/红红的果子让鸟儿去吃吧。
  这是杨邦杰在一幅名为《冬》的水墨小品上的题跋,画风清丽,文字隽永,着墨于尺幅之间,意境却可绵延出方寸之外。杨邦杰以画言志,画的是故事,写的是情怀。
  仔细算来,杨邦杰的画龄并不长。数十年来,他大多奔波在世界各地做农业与生态研究,农情遥感监测才是他的专业。长年“在路上”,杨邦杰对乡村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他用相机记录当地的耕地、作物等农情细节,也会拍摄路上的美景。“那时候没机会学画,也没时间作画”,杨邦杰说,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但摄影的初衷不过是工作需要,但到了后来,每当拿起相机,总想“拍出一幅好画”。杨邦杰的“机会”一直到2012年秋天才姗姗而来:造访鲁光先生在浙江乡下的画室时,他在鲁光先生的示范下,第一次挥笔画了一头水墨牛。当时,他64岁。
  走出了第一步,杨邦杰迷上了挥毫泼墨的感觉。随后的日子里,他利用周末和假日,边学边画。身为一位农业专家,杨邦杰首选的就是最为熟悉的农村题材,以小见大,展示大时代中的乡土变迁。开篇所提到的那幅《冬》,就是对如今一些地区出现的“空村”现象的反思。《稻法自然》《猪要放养》《百年树木千年造田》等作品也源自他在农村调研时的感受。与之相比,《观鸟》中,他则是借“笼中鸟”的思考警示生态安全的重要。而以《熊猫保护回顾》《自在》《鸟要一棵树,人要一间房》《二子图》为代表的作品,都流露出他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这些作品,鲁光先生评价其“融进了对社会的担当和思考”,的确恰如其分。曾在致公党中央任副主席职务12年,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等社会职务20年,杨邦杰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形成了对民生问题的敏感度和责任感。而这,都倾注于毫端,跃然于纸上,让人忍不住去联想画面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如果这些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农业、农村与农民,对大自然与土地的感情,那么,他挥毫时的良苦用心就没有白费。
  “小时候家里的竹篱笆墙上糊满了旧报纸旧杂志,我每日从上面识字看画。长大了才知道,那些画里竟然有齐白石的鸡蛙虾蟹、黄胄的风雪驼队、俄罗斯画家希什金的小溪丛林。”诚如杨邦杰所言,他对画作的热爱从少时就已懵懂注定。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他,即使选择了做一位农业专家,也依然抹不去骨子里的文人情怀。他的作品中也常常出现传统文人画作里的常见意象,如石榴、牡丹、月夜、山水、倦鸟等。借《老家的桥》思乡,凭《落叶长椅》追忆普林斯顿时光,在2016年的新作中,还出现了对四川高庙老街、山东泰山等景致的写生作品。
  在杨邦杰看来,只要是真实的体验和感触,皆可入画。“练真功”系列中,既有“不靠大树,才有真功”的沉着,也有“向上看很风光,向下看也很精彩”的洒脱。同样是狮子,既有“机会只给有准备的头脑”的鞭策,也有“牙好才开心”的戏谑。
  丰子恺先生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杨邦杰以最大的善意,去发现生活,去感受社会,他所选择的世界是赤诚的。在拍照的时候,他的摄影哲学就是“顺其自然”,到挥毫泼墨时,也依然讲求缘分,不会刻意。一只吐着舌头的小狗,一个读书的少女,都有可能成为他记录生活感悟的“模特”。“有什么条件就做什么事,顺其自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杨邦杰说。“笔情墨韵写意,山高水长寻道”,他的意与道,都在这一笔水墨中。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