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美丽的井塘古村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02

 

——青州井塘石砌房建筑技艺

山东省青州市文联 魏芳

 

 

井塘村位于青州市西南15公里处,是一个周山环抱、环境优美的小山村。因村中有口老井,三丈多深,常年有水,井下方有个蓄水池子,村里人叫它“塘”,“井塘”便因此得名。井塘古村遍布青石,据考证,北魏时期,这里便有人居住。当时,北魏青州刺史郑道昭曾在村南玲珑山白驹谷留下著名的题刻,成为中外书法史上的瑰宝。相传其刻字,就是井塘先民所为。井塘村位于山地中间,遍布青石。明景泰年间,吴氏三祖迁往此地,见村子已有许多石屋框子,便采石筑屋,垦荒立业。明嘉靖年间,青州府衡王将井塘打柴的吴姓青年招为女婿,在郡主下嫁时,将井塘重新整修;不仅建戏台庙宇,又陆续铺设了长达三公里的环村围墙,并盖起了72间屋、36座楼的“宜宾府”,极为气派。井塘的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得到充分发挥,达到鼎盛时期。至少从明朝算起,井塘村和其石砌房技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从明、清、民国至上世纪70年代,此技艺代代传承保留至今。

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是明代青州井塘古村的一种特有技艺,这种技艺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木头、麦秸、泥土等为辅助材料,与当地环境、雕刻绘画、民俗和风水文化相结合,是一种看似简单实则科学复杂的技艺。它体现在正房、偏房、厨房、厕所、院墙、院落、大门、门窗、石碾、饮马槽、巷道、石阶等所有与石砌房有关的细节部位。它巧妙地根据和利用地形,使石屋面河而立、因势而造、依山而建;有的墙壁本身就是自然的山体巨岩;有的院子地面是原有一整块光滑平整的青石板;有的房屋挺拔突兀,光地基就六、七米高,仿佛从山坡上长出来的;集中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理念。

井塘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的主要流程是:一、1备料。准备门枕石一对(由石匠将其雕刻,雕刻时右手握碾脐,打扦子、鍽子,扦子、鍽子要对准料石上的图案,雕刻纹饰主要有梅花鹿、菊花等各种图案)、料石、砌墙石若干。由石匠开山,按所需石料的大小长短厚薄定料。料石分窗台石、过门石、屋前脸所用的板材(板材是打磨非常平整光滑的石头,古时富裕家庭在建房中使用较多,而一般家庭用得较少,其主要在石房前脸使用)。不能定料的石头加工成砌墙用的块石。2石料加工。将定好的料石量好长短、宽窄,弹上墨线,将石料多余部分打去,使其有棱有角,再将每块石料的五个面打平。石匠左手握铁铲、右手拿锤、钻头在石料平面上来回穿动,打出一道道较深的直线,这些线有竖线、斜线、小斜线,作为石砌房基本的装饰图案。一天一个人能打15寸长,这是最快的手艺。石料正面要打出每尺70道直线的标准。一间石屋的前脸一般需45人,总用工量计80多个工日;再打门把、窗把、山把子等,这些把子腿的高矮根据屋的高度确定。同时要在石头上做记号,掌握石料在屋前脸每层的安放位置,这些都需要石匠具备相当高超的石砌房工艺水平。石料运至施工处后,先由木匠做好门窗、梁、杈手、檩棒等后,然后开始破土动工挖地角,进行夯实(在盖屋作头挂好线后进行)。二、打基础;用门官尺丈量;“看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石匠们在挖好的地槽上,用门宫尺重新对屋的长短、深浅、进行丈量,要求不能有任何误差。门官尺是井塘特有的一种丈量房屋工具,长83分,宽1寸。其正面依次标有贵人星、天灾型、天祸星、天财星、官禄星、孤独星、天贼星、宰相星八星,侧面标注尺寸。房屋的长宽高矮都要正好对准门官尺上的贵人、天财或官禄、宰相四吉星,不能正对另外四凶星。然后挂上里线、外线,将屋的四个角根据平线用石材砌筑到一定的高度。再在铺好的地槽上“看水平”(这是井塘石砌房民居建筑中一种非常古老传统的技艺)。“看水平”时先将屋中央放一凳子,把盛满水的脸盆放在凳子上,盆中放一个空碗,在碗的两边各插一5公分长的秫秸杆(剥去外皮),一根杆是白色,一根杆涂上黑色,插的同样高,石匠左右手各持一根一尺多长的秫秸,夹着盆中漂浮的碗,用右眼看两根杆的顶面,白的黑的一样平,在屋四个角上插一木橛,高约1尺半,通过三点一线的平面定好点,取四个角一样高做好标记,根据标记,在建筑房屋基础时就可以建设的一样平,非常科学。三、盖屋砌墙。1、在砌好的屋台(柱础)上放好墙底墨线,开始在房屋四角埋线杆,为将石墙砌直,第一层时先在房屋四角安放非常周正的角子石,按线砌墙,这样用石墙既平又直。但是石头上下之间不能出现直缝。无论长短必须要错开压缝,这样石墙墙体才更加稳固。再用泥和碎石将石与石中间的空隙填满(泥起粘结石块的作用),院墙上石与石之间的缝隙用铁片或石片填补(古时富裕家庭用铁片,一般家庭用石片)。如有些石房恰好位于石阶小巷的拐角处,其院墙交界处正好垂直呈90°角,村民行走极易被磕碰,于是就将墙体砌成圆弧状,是极富人性化的设计。2、用料石砌房屋前脸,在山把上安放东、西挑翅,上梁。砌山墙时,在山墙尖下各留一方孔,叫“耳朵眼”,安放檩条。然后用秫秸鑖子,编成一个4寸见方有方眼的筛子在里面放好,即有通气作用,又防蛇虫进入。等木匠将做好的两扇大木门安在门框里的门枕石上,再在院门左或右处的底部留一小洞,供猫进出,叫作“猫道”。最后将门挂子套入鼻中锁好,一座新的石砌房就完工了。

井塘是一个依山而建、面水而居的古老村落。井塘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无法随意建房,只能选择接近水源的位置就地取材建造石砌房。但是,他们又非常讲究“风水”,如果发现房屋的位置、朝向、环境等不“宜良”,不吉祥,于是就在房屋的建造中加入破解的方法,那麽石砌房技艺中也就充实进很多关于“风水”和民俗的内容。如盖屋前要选择良辰吉日才能动土行工,否则则犯了大忌,家中“易出事”。如“出了事”就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请“神婆”还土。建屋前,必须先请阳宅先生相地,要尽可能选“风水”好的地方,以决定门的走向;在上花梁(脊檩)时,用红纸写上盖屋上梁的年、月、日、时,买一正方形的红布,用红绒绳拴紧,在红绒绳上穿一对枣、一对栗子、一对花生、一对铜质钱、一双红竹筷子、一本皇历书。将写好的上梁红用浆糊上东下西朝下贴好,将皇历书和竹筷用穿栗子枣的红绒绳捆在花梁上,使红布和栗子、枣下垂;取枣、栗子、制钱、花生等的谐音,寓意“早立子值钱”和“儿女双全”。根据地形盖屋时,讲究房屋的高度不能低于别人,若前院地形和屋较高,后院地形和屋较矮,便在主房磨好的砖上刻“吉星高照”四字,以避讳取吉祥之意。若是后院石屋门口或窗户正冲前院屋梢、檐窗或高与其的建筑,则在适当位置放一镜子,寓意镜子可将前院物体返回,以辟邪取吉祥之意。如宅院四周,无论哪种方位,有街道直冲宅院屋墙或院墙,在当地叫“犯路箭”;“犯路箭”的宅院,村民认为家中多出凶险之事或家人易长重病,为辟邪,则在“路箭”所冲之墙安放一石头,石头为长方形,面刻“太公镇宅石敢当”或“泰山镇宅”等,其用意是用“姜太公”或“泰山”遮挡迎面射来的路箭,以取辟邪吉祥之意。如院子全是石板,则要在院子的石板上凿碗口大接近圆形的石洞,这些小石洞有多个,不规则分布,有人说是北斗七星的布局;村民认为,院子全是石板不宜扎根,容易绝后,于是凿石洞寓意子孙兴旺;院落内的厨房锅台上都贴有灶王像,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有“辞灶”的祭祀仪式等等;井塘村孙全道对石砌房建筑工艺流程做了详细的记录。

相关器具有:锲子、剁斧、铁楸、木棒、大小钻头、硬钻、扦子、碾脐、鍽子、牛角墨斗、锤头、刃子、墨钻、泥板、活尺、弯尺、钻包、门宫尺、盆、腕、秫秸杆等,现石砌房成品遗迹有宜宾府吴家大院管家住处、张家大院、孙家大院等120户,面积两万平方米。这些石屋在山坡上一次排开,户联户、屋连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其院落选址讲究、布局严谨、朴素天成。布局大都是传统的四合院,石屋均为四梁八柱框架结构。石屋的高度一般在三米左右,长八、九米,宽三、四米,除了门窗和屋顶,全都是石块砌成。所有石块棱角分明、纹理有序、衔接紧密,抗震保温,充分反映了石匠的聪明智慧。

传承谱系:李德宽,后黄马村人(生死年月不详),传至卜兆亮,上石皋村人(生于18951982),吴广祯,井塘村人(生于19242003年),孙全吉,井塘村人(生于1943年),此为师徒传承。

井塘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是一种用石头做为主要建筑材料从而砌造房屋的传统手工技艺,其在建造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活理念。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巧妙将当地民俗与风水文化相结合;从选址、上梁、画符、镜子和石敢当等的设立,无不贯穿当地百姓祈求平安吉祥、辟邪纳福的朴实思想。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还运用了大量的绘画雕刻技巧;其门枕、挑翅、迎风、山墙上通气孔等采用菊花、梅花鹿、铜钱等图案,线条流畅、绘画精美,其石狮、石鼓等,也雕刻细微精致,增加了石砌房屋的美感和艺术效果。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是井塘村特有的一种手工技艺,以实用为主,就地取材,是几百年来与井塘村民的生活居住深度融合、无法分割的一种民间传统技艺。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是一种看似简单实则纷繁复杂的传统手工技艺。

井塘村古村落石砌房建筑技艺从井塘村有石房时开始。至少从明代衡王府女儿下嫁此处,使井塘形成更加完整的村落并达到兴盛,至今最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此技艺一直保留完整,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井塘村石砌房建筑技艺将大量的绘画、雕刻、风水、民俗和实用性融为一体,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井塘村石砌房建筑技艺以当地青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既减少房屋备料过程中的相关程序、环节,又降低房屋造价成本,解决了井塘人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居住问题。井塘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利用原始的“看平”工具,科学的处理了房屋基础建筑的水平问题,其石块错落有致,相互交错,缝隙处贴补铁片、石片,既严丝合缝,又空气流通,起着冬暖夏凉、稳定坚固、环保无污染的居住效果,具有较强的科学价值。2013年,井塘古村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乡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