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5
——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陈万权
本刊记者 王辉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30多年前,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了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同时也拉开了中国农业全面改革的美好序幕;30多年后,歌声依旧传唱,而梦想照进现实:如今中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融入在歌声中,他是一位伴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农业科研工作者,30年如一日耕耘在田间地头,滚滚麦浪记录着他的奋斗印记;浓浓稻香饱含着他对农民的那份深情。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遍神舟大地。人们因此记住了他——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陈万权研究员。因他和他的团队在小麦条锈病防控研究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我国每年能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增收节支总额达120亿元。而这,只是他们多年俯首田间的代表成果之一。
2013年,是陈万权从事农业科研工作30周年。三十载风雨兼程,三十载栉风沐雨,是什么支撑他走过这段艰苦奋斗与快乐成就并存的漫漫长路?让我们走进陈万权和他的科研团队——
一幅画一首歌 足音铿锵三十年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还记得201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那首动人委婉的《风吹麦浪》以及清新感人的麦浪画面吗?
一幅画一首歌,总是能让人体会出不同滋味。对陈万权来说,那种“喜看麦海千重浪”的场面和情怀在他生活中再熟悉不过。为这份丰收的喜悦,他投身现在所从事的这份事业,一干就是30年。30年披荆斩棘,他的足迹遍及中国和世界很多深山峻岭,埋首田埂与科研间,他由一名普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成长为一位不仅具有深厚理论造诣,而且具有的丰富实践经验的著名农业植物病理学家。然而,谁又了解这其中的艰辛?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0年前,一个出身贫寒、怀抱梦想的农村少年一脚跳出农门,却又一头扎进深山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因为他深知农民生存之本,欲解民于疾苦——
1962年9月,陈万权出生在重庆市丰都县贫困山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生务农、淳朴老实的父亲既希望他能摆脱贫苦困顿的生活,又期望他能对穷苦的父老乡亲有所贡献,因此对他的人生做了两个职业规划:一是希望他能当上一名农村医生,给缺医少药的乡亲们看病;二是希望他学点农业机械技术知识,有朝一日能开上拖拉机。父亲的影响使中学时代的陈万权对农村有着深深的眷恋;长江沿岸,山川秀美的家乡又使他对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埋下梦想的种子。
1979年,高中毕业的陈万权考入原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虽说没有按父亲的“职业规划设计”走,但基本符合他服务农村的意愿。从此,他与植保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所幸的是在求学生涯中,他遇上了几位至关重要的恩师,在著名农业科学家侯光炯、蒋书楠、李隆术等人的影响下,学习刻苦,成绩优秀。1983年夏天,他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就是在那里,他推开了小麦病害研究的探索大门。
从一名最基层的科研人员,到27岁担任麦类病害研究室副主任;从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随后,又先后去美国、墨西哥、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做访问学者和开展合作研究……国内外大量的科研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开拓了他的视野,提高了他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帮助他实现了人生的积累。2001年底,陈万权晋升为研究员,并担任植物病害系主任。2003年,他又被任命为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对小麦条锈病重大科研负起了全责。
万丈高楼平地起,陈万权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人生的积累。他把人生的每一次机遇和挑战当成是进步的阶梯,不断攀爬的过程中,收获了丰硕“果实”。
从事小麦病害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工作30年间,陈万权多次深入四川阿坝、甘肃陇南等地考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等10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在小麦锈病特别是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主持完成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成果近4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亿亩次,显著降低了全国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面积和危害损失,实现了有病无灾和病害持久控制,该成果后来帮助他喜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主持完成的“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于2010年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奖一等奖和2011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参加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集体奖)。
见过陈万权的人都说他看起来更像一名农村基层干部,想不到他是一名“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的科学家。农村人特有的憨厚、质朴一直保留在这名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身上,正如他所说,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本,到哪一步都不忘自己的出身及价值所在。正是这一份质朴的想法帮助他坚定执着地走过了三十年探索历程。
丰收的喜悦固然令人神往,但陈万权心里比常人有更深刻的理解:正是无数农业科技工作者无尽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才换来了那歌声中所描述“滚滚麦浪千里飘香”的动人唯美画面。为这动人时刻的降临,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克锈病不罢休
在陈万权的农业科学研究生涯中,最“浓重的一笔”要数小麦条锈病的研究。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素来是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我国自栽培小麦开始,就没间断过与小麦条锈病抗争。小麦条锈病何以如此之严重而成为一直困扰中国农业科学家的大难题?
《马首要谚》和《齐民要术》将小麦条锈病称之为“黄疸病”或“麦疸病”。它是一种随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的流行性病害,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大敌。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陈万权一语点破“如果不加以防治,百姓餐桌上两碗面就有一碗被它夺走!”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农业收成屡次被小麦条锈病严重破坏。国家对小麦条锈病的研究和治理工作十分重视,上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为此做了专门的指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科学研究。老一代的植物病理学家陈善铭、汪可宁、李振岐、曾士迈等人经过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完成了“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体系”研究,查明了条锈病的越夏越冬区域和大区流行规律,对指导小麦锈病的研究和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果于1987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陈万权也参与了其中的部分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随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的流行性病害,而四川阿坝和甘肃陇南地区正是小麦条锈病的发源地。1983年,陈万权毕业刚到植物保护研究所里不久,就被派往这两个地区的研究基点负责小麦条锈病的观察和试验工作。一个是崇山峻岭偏远深地,一个是黄土高坡风沙谷地,陈万权顾不上去想这些地方条件有多艰苦,反而以一出校门就能深入科研一线而感到高兴和自豪。自从选择了与泥土相伴,他早已做好了与苦为伴的准备。背起简单的行囊,他就这样出发了。
阿坝蹲点是对陈万权的一生都影响至深的一段经历。那片神奇的高海拔土地孕育了九寨一样壮丽的山水风景,但埋在深山峻岭之间更多的是原始艰苦的生存环境。为掌握第一手锈病发生资料,陈万权长期出入远离城镇的,饮食、住宿、交通都极其艰苦的藏族生活地区。且由于观察小麦条锈病越夏越冬的调查点分布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地区,他经常需要往返步行几十里山路。漫漫山野记录了他的奋斗足迹:累了,以地为席;饿了,啃几口自带的干粮充饥;有时天晚了,他就住在藏民的帐篷里过夜。时间久了,身上长出几个大疮,又痛又痒难以入睡。回忆起当年工作的艰辛,陈万权笑着讲了个插曲:当年,他带着一身的病疮坐火车返京,因为买不到卧铺票,只能选择硬座,但臀部的病疮疼痛难熬使他无法坐下,只能侧躺。他灵机一动,学着农民工,干脆侧趟到了硬座椅下……
在甘肃甘谷蹲点的日子同样不好过。由于当地缺油少肉,细粮和大米都很少,陈万权就与当地群众一样吃着粗粮频繁奔波在黄土高坡上。条件艰苦不说,还意外横生:1986年冬季,他去陇南调查锈病,在拥挤的人群中购买长途汽车票时遇上了一伙盗贼,旅行包被盗,身无半文,一筹莫展,只好依靠当地公安部门帮助安排了食宿,留下来等待单位的汇款救急,继续坚持完成了调查任务。
艰难岁月中,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但工作再累,环境再艰苦,并没有挡住陈万权前行的脚步。“万水千山只等闲”,他把艰苦当成了磨练意志的磨石,正是这段时间的历练为他铺设了通向成功的垫脚石。很快,他迎来了科研生涯的大跨越。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从1991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十多个单位开展大协作,继续对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科技攻关。陈万权一开始就是这一科研项目的参加者、推动者,经过长期的科研实践和考验,他的羽翼逐渐丰满,科研成果很快就脱颖而出,逐步成长为这一研究最主要的研究者、主导者,也是新一代“解难题”的带头人。
从课题总体设计到组织实施;从实地调查研究到技术培训和决策咨询;从对条锈病的菌源基地勘界、发生规律研究到病害监测预警和关键防治技术研发;从病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再到团队建设以及后续的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陈万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因为有了这些积累,他处理起这些问题来,显得更从容,更淡定。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他带领团队成员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式,奏响了一曲协作抗争小麦条锈病的攻坚“强音”。
在取得前期成果的基础上,他们组建了麦类病害创新课题组并最终确定了以下几项科研重任:一是要查明小麦条锈病春季和秋季菌源基地的精确范围,找到病害源头与治理重点区域;二是要系统揭示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变异和品种抗病性变异规律与原因,建立品种抗锈性鉴定评价与病菌变异监测平台;三是要进一步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研发出病害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创建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最终的目标是要将这些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小麦增收服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真正做到科研面向生产第一线。
勤勉精诚,求实创新。这是植保人素来倡导的精神;
攻坚克难,创新图强。这是陈万权创新团队一贯秉持的精神;
将两种精神融合为一体,围绕既定目标,陈万权带领着他的小麦条锈病协作研究团队启航了——
首先,在陇南、川西北等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基地密切观察菌源的变化,不断探查病害发生的规律,研究菌源数量、当地气候和栽培条件对条锈病发生的影响;
其次,大力研发抗锈良种、药剂拌种、退麦改种、适时晚种以及带药侦察、打点保面和实时监测、统防统治等多种防病关键技术,构建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减轻小麦锈病的流行为害;
紧接着,培训一线防治人员,编写有关的教材和科普书籍,在基层普及病害防治知识,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与此同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及时介绍病害动态和科研进展,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和科技支撑,推动科研成果的及时应用和转化;
此外,还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从基因突变、异核作用、遗传重组等多方面探索条锈菌变异的机制和主要途径。
在陈万权的带领下,协作团队统一思想、执著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出版了学术著作8部,发表了近330篇科技论文,其中SCI期刊论文50多篇;制定了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3项,获得国家专利5项和其他知识产权6项,培养了研究生15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0多名,为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每年全国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面积从前些年的6000多万亩降低到目前的2000~3000万亩,实现了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有病无灾”和持续控制……直至最后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国植物保护领域30多年来唯一的国家级一等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陈万权及其团队的努力和所换取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这些成就承载着陈万权及其团队为祖国农业做奉献的拳拳之心,也映射出他们多年不惧艰苦、乐对科研、团结协作、一致攻关的奋斗历程。而作为团队的带头人,陈万权在其中所表现出来躬亲示范的表率作用也将彪炳在册。
由于种种原因,农业科研的全国协作组已经不多了。但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的全国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研究协作组,从上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工作,无论有没有项目和经费支持,都坚持不懈地开展科研协作活动:每年都要组织2-3次病害越冬越夏考察和秋苗病情调查;每年组织召开1次协作组年会,交流研究进展,研讨防治对策;联合举办病害防治现场会和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科学防病……全国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研究协作组已成为全国农业科研大协作的一个典型。作为协作组的组长,陈万权是将大家凝聚在一起的灵魂人物。
“陈老师技术过硬,对学术严谨,他经常亲自带领协作组的同事们进行田间病害调查,下田做病害调查统计时,三个人调查的面积只能和他一个人比。”
“陈老师态度温和,一点架子也没有,见了我们总是主动打招呼,问寒问暖;有问题去找他,他总是给我们耐心解答,他经常说,我们搞农业科学研究不能只待在实验室,‘既要见树木,也要见森林’。”
“陈老师甘于奉献,其实他完全可以拿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但他为了所里的工作,放弃了学业,没有读完就回来了,太可惜了!”
凝聚力强、脚踏实地,公平公正,平易近人,对学术严谨……这是团队成员对陈万权的评价。以上种种,让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正是这样的态度和做法让他们不顾一切,哪怕面对重重艰难也要跟陈万权站在一起,并肩作战。在搏击中丰满羽翼;在历练中锻造宝剑。笑对困难,是团队共有的精华品质。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80多年前,毛主席以此句表达红军乐观面对艰难险阻,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而今,陈万权及其团队面对难题时,也有如此气魄。只是,他们身上所肩负的是另一重使命:只有粮安天下,才能继往开来!
又是一年麦熟时,中原大地麦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勤奋耕耘三十载,春华秋实喜丰收”,站在金灿灿的麦波中间,陈万权有无尽的欢喜也有无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他所说“与小麦条锈病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朝着麦浪涌动的方向,他又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