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一位科学家的梦想与荣光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6

——记浙江博和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祝先潮博士

本刊记者  李晓文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打开探索生命之谜的大门,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生物制药技术已然与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并列成为影响未来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科学和经济发展的核心。

如今的中国,500多家生物制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瞄准着以基因工程为主导,包括现代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组织工程和酶工程为技术基础的现代生物制药工业新领域。巨大产业发展潜能被激发的同时,也意味着传统的同质化生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将面临快速更迭的风险。

如何学以致用,让一家生物制药企业脱颖而出,拥有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和商业运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祝先潮博士在数十载的求学和从业生涯中,广采博取,兼收并蓄,不断汲取知识,累积经验,以满腔的热情投入今天中国的双创大潮搏击中,带领公司的研发团队往疫苗研发制高点进发。纵然道路阻且长,但他说,“这(创业)就是我的梦想”。追寻着这个梦想,他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征途上。

 

因兴趣而成

 

上学时,祝先潮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就连大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在他嘴里说出来,也显得那般轻描淡写。但在同学和老师们眼里,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从初中开始的各类大小考试,他几乎都是NO.1

然而,最让他自豪的地方并不是成绩好,而是自己“对读书很有灵感”。在采访中,祝先潮说自己不是最勤奋的,但是却是那个特别会用“巧劲儿”的学生,“我能理解到老师讲到的重点,对重点下功夫”,结果自然是“比别人少用时间,得到比较好的成绩”。他的父亲在他小时候也察觉到这一点,曾说,“在兄弟姐妹中,这个孩子的思维方式跟家里的兄弟姐妹不一样”。可能正是因为与众不同,让他从这个家境并不富裕的家庭里考学出去,学有所成。

高尔基曾说,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大学。从小爱生病的祝先潮就特别“有想法”,他因发生在自己身上“药到病除”的现象,而对科学的神秘产生了浓浓的好奇心。当“科学”这两个字在他脑海中还只是一个词语之时,他已开始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探究科学的奥秘。

南宋教育学家朱熹说,百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循着儿时的志向和兴趣,祝先潮在清华大学没有生物专业的前提下,选择了化学专业,只因“化学和生物比较接近”。

1983年,祝先潮进入清华化学化工系就读物理化学及仪器专业。当时学校理工科还没分家,物理化学专业偏理科,直到1985年化学系才独立出来。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祝先潮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上。

当时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邓小平的指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下,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祝先潮当然也想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囿于家境的因素,他只能留在国内继续读书。又是以清华化学系第一名的考研成绩,他被直接推荐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作研究生,“一方面,我是从南方来的,上海比较习惯;其次,有机所在国内有机化学方面的实力很强”。

祝先潮一直认为自己是“偏实用”的人,所以对很理论的研究就不是很感兴趣。研究生阶段,他从偏理论的物理化学专业,转到实用性强的有机化学研究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放弃了毕业分配,花了一年时间,在没有工作和收入的前提下,考托福和GREs,申请留学美国。有志者事竟成,祝先潮如愿以偿。

19929月,他来到美国乔治城大学攻读研究生。他说,自己一直向往生物领域转,很幸运的是当时的导师恰巧在生物化学领域,和自己的兴趣正巧一致,于是“就有机会去学习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人们常说,每天的努力,是为了让明日的自己感激无数个辛苦付出的现在。为了尽快进入这一新领域,祝先潮记得非常清楚,在美国读书的那段日子里,每周六日他都无暇出去玩,而是拿着一本本厚厚的书在自学。隔行如隔山,加上语言学习的障碍,他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抠,祝先潮通过自学,为自己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年硕士毕业,他被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录取,攻读博士学位,参与到由多个系成立的蛋白质工程的研究生计划中。然而,两年后他面临人生的又一个选择。当时他所在的实验室出现研究资金中断的意外,“整个实验室几乎停止工作,助手、学生、博士后都被迫离开,特别是外国学生。因为在美国,导师需要支付给外国学生的费用是很高的,相当于付一个博士后的费用。‘老板’跟我谈话说,出现这个情况(没有钱来继续做研究),怎么办?”至此,他也没想到,找工作成为当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人生的岔路口再次在他面前铺展延伸开。

 

以才学立本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科学的真正的与合理的目的在于造福于人类生活,用新的发明和财富丰富人类生活。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在祝先潮看来,其意义绝不止体现在纯粹的科学理论上,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发展关系到人类自身的方方面面,比如对人类自身的认知,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对生命的提升,这其中非常关键的工作是开发新型药物和疫苗等生物技术产品。

迫于生活的压力,1996年,带着对未完学业的遗憾,他入职美国BD生命科学部,从事开发研究用重组蛋白试剂和抗体产品,两年后他进入当时美国圣地亚哥明星级的生物制药企业Agouron制药公司。他提到,“新药研发是我一直想进入的行业,技术门槛高,有挑战性,可以学以致用,非常有意思”。他解释说,“当时公司的技术平台代表最先进的生物技术药物开发技术,几乎所有的药物研发项目都是在找到潜在药物靶标后(蛋白质分子靶点),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其克隆、表达、纯化出来,确定它的三维晶体结构,然后根据高通量的筛选及结构的优化,设计出最优的药物分子”。

1999-2000年间,公司在经历了被收购和合并重组后,祝先潮不知不觉被纳入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的麾下。在这随后的10多年间,他有幸在不同研发部门参与到新药研发的不同环节,负责过原创新型疫苗、重组蛋白、抗体、小分子药物等的研发项目及团队管理,也亲身见证了这家以“收购”闻名的知名制药企业从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发展壮大成为全球第一大制药企业的整个过程。而这10年对他来说,也是在专业上不断积淀、升华的时光。面对合并、裁员、重组,研究方向改变、人员离职等各种不确定因素,身在其中的他承受了很多不确定性,却也收获了珍贵的机会。

“很多人都走了,我为什么留下来了?”祝先潮也时常问自己,为什么坚守下来了?又究竟收获了什么?“从我的角度来说,觉得自己一定要利用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在不同疾病领域从新药研发到临床试验和产业化的平台,学习和积累系统化的新药研发经验,因为这个行业的专业性很强又很广,产品周期长,风险高,需要多年不断的积累”。然而,有机会不断学习领域内新的东西,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他总结说,在辉瑞公司的13年间,从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开始做起,参与到小分子药物、单抗体克隆、新型疫苗研发整个过程,其职责也随着经验的积累从一个研发科学家一步一步发展到疫苗研发中心蛋白质科学部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这也为后来,他回国创新、创业,及作为美国药典委员会大中华区生物药及生物技术部负责人、资深总监奠定扎实基础。

在生物制药领域浸润的这20多年间,祝先潮不但在专业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也在行业的发展上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为什么当时瑞辉公司要收购我所在的制药公司?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具备自己独有的优势,是当时全美国乃至全世界通过蛋白晶体结构来设计药物最好的一家领头公司,当时知名度非常高。”他解释说,这项核心竞争力就意味着,这家公司可以将不同蛋白药物靶点通过克隆、纯化、结晶而得到它的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这种技术为后来的新药研发,特别是靶向治疗和精准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联合高通量筛选及基于结构的有目的优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新药研发效率和产出。

“第一份工作做重组蛋白的研究,主要用于试剂开发,后来做重组蛋白的研究主要用于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及疫苗产品开发。”技术手段非常相似。在多年的沉积中,通过积极参与或领导不同研发项目,祝先潮已经锻练成一位能从生物信息学开始,运用现代基因工程,设计和制造各种重组蛋白的业内“老兵”,有着深度和广度。

厚积薄发,这种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工作、成果和经历都为他后来在行业领域获得高度认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新药和新型疫苗项目研发和快速推进,作出积极的贡献。他是4个与原创新药相关美国专利的主要发明人,是7个药物候选物进入美国临床试验和两种药物得到美国FDA上市许可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祝先潮本人5次获得过公司的个人成就奖和团队合作奖。对此,他也感到很欣慰,“算是把自己所学用上了”。

除了在工作上的可喜的成就,祝先潮本人也提到,自己在学业上也最终圆了梦——完成原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未完成的博士论文和生物学的博士学位。这是一份时隔10年之后的“迟到”的学历,当时在学校一度传为美谈,因为在这所大学还没有这种先例。

为了完成当年没能完成的博士论文研究工作,他分别向学校和公司提出继续学业的申请,申请很快得到批准。因为当时博士生导师在加州欧文市,祝先潮上班在加州圣地亚哥,就需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导师实验室完成博士论文的结论部分的研究工作。“当时做论文的效率非常高,导师曾说,我两三天时间做的工作比组里其他博士后一两个星期做的工作还要多。”其实他的研究成果为他导师的研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也为该实验室再次申请得到政府资金资助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的梦始于对科学的好奇及不懈追随,是科学和技术引领他不断进取、人文日新。完成未了的博士论文和学位其实一直牵挂在他心中。那时他的科研能力和职称已远远超过一个新毕业博士的水平,他身边很多朋友表示费解,他们很好奇,都已经是一流跨国制药企业资深科学家的他,为什么还要牺牲周末时间拿这个没有修完的博士学位?在他看来,理由非常纯粹,“因为博士学位更多是对我多年勤于学习的一个认可,一种荣耀、是我追求梦想的坚持”。严谨务实、坦诚而不遮掩——这也是祝先潮对自己学业上的精益求精。

 

为创新创业圆梦

 

人生因磨练而美丽,因挑战而分外精彩。在关键节点上的每一次抉择,都将决定着未来的走向。多年来祝先潮在辉瑞公司经历多次重大兼并和重组,然而他所在的圣地亚哥疫苗研发中心却处在快速上升通道,不断扩增和壮大。祝博士带领的疫苗研发团队和项目也取得长足进展。然而,作为炎黄子孙的他,不忘初心,在2011年果断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主动辞职,并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回国加盟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2009年全球甲流肆虐的非常时期仅用了80多天就将甲流疫苗研制出来的明星上市企业,赢得了他的好感。

然而,回国发展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祝先潮此前已思虑了很长时间。因为此时,他不仅需要为自己的个人发展考虑,也需要为家庭的未来尽责。在美国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如果人生轨迹不改变,可靠稳定的生活是可以预见的。回国就意味着,需要和家人分开,照顾家庭的责任没法兼顾。但是,在美国公司的这些年,他也亲身体会到科学研究种种的限制因素,几乎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在美国,有技术的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国内政府有开放的视野、政策和平台,非常欢迎科学家们把所学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上去。”这成为祝先潮决定回国的真实缘由。

“我回国是希望能更好地应用所学。开发新药,最终是为了全人类的健康。”没有选择更多的企业,他接受了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抛来的橄榄枝,作为公司的首席科学官及研发中心负责人,为公司搭建生物制药现代化的研发平台。两年里,研发中心建得有模有样了,“从基因工程、培养、纯化、质量检测、动物免疫,还有中试放大,一共有120多人的规模研发团队”。同时,十多个研发项目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包括与中国科学院巴斯德研究所、过程所、生物物理所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为公司的发展铺垫了很好的基石,增强了公司在国内外的信誉和知名度。

在地处内地华兰生物两年多孜孜以求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对国内、国外制药企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追求完美、追求梦想的他并没有歇而止步。在为美国药典大中华区建立生物药和生物技术平台和研发团队后,为了多年深藏内心的创新创业梦想,祝先潮正式创立了浙江博和瑞达生物科技公司,以其作为载体,筹建研发实验室及研发团队,推进项目从研发创新到中试临床及最后的产业化的全过程。

而对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做疫苗,他是这样解释的:在中国甚至亚洲人口众多的国家,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安全的疾病防治途径。随着生物科学发展、制药行业研发和产业链的多年打造、资本市场的认可,以及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支持,现在开发这方面产品的条件越来越成熟。比如治疗性癌症的疫苗,作为免疫治疗的一部分,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还处在前期试验阶段,一旦有突破点,这个领域将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也会给病人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利好。他说,新药开发不能纠结于现在状况,更要预见10年、20年以后的情况,这个周期很长。他坦言,做药不容易,选项目是很难的事。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视野和眼光是绝不敢进军生物制药领域的。“以前说十年磨一剑,制药这块都是20年磨一剑,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

在创业路上走着,祝先潮用工作填充着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放弃了曾经喜欢运动的爱好,连回美国看家人的机会也变得难能可贵。但这条路上不孤单,“我们很多海归都是这样的,事业心非常强”,他们共同的优势就是,在行业内时间比较长,可以运用到以前学到的知识,带领国内企业发展。不管以前的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都能基于这些经验,带领团队少走弯路,少报废,把项目更快、更有效、更及时地往前推进。因为从创业的角度来说,最终一定是要落实到经济效益中。如果能发挥这般作用,“我们从国外回来的人,还是有价值的”。

在祝先潮的带领下,目前浙江博和瑞达生物公司研发团队正利用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通过一系列的高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不断提高研发创新能力,进而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敬业的、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他希望通过团队能将其多年研发经验发挥到各个研发项目中。公司将同时开展自主研发和多种合作的方式,注重系列治疗性疫苗及广谱预防性疫苗开发,为提升整体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梦想是美好的,但实现梦想的道路是曲折的,无数人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遭遇了无数曲折,也许坚持了,熬过了,梦想就实现了。不管是实现与否,有梦想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祝先潮说,走到这一步,能将自己儿时的兴趣、多年经历、现在的梦想和事业结合在一起,他感到莫大的欣慰。如果能实现,必定能收获到满满的成就感。

对未来,祝先潮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期待付出后的开花结果,“未来35年内,如果有一种产品进入临床阶段,我就很欣慰了”。莫问耕耘,静待花开!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