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董光辉:健康守护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6

本刊记者  刘玉杰

 

  近年来,北方“雾霾”事件和南方“光化学烟雾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更严重的是,大气污染会对人群健康产生巨大危害,其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所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长期致力于环境流行病学与环境毒理学方面研究的董光辉教授,正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以期为我国政府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对维护居民的健康和降低疾病负担,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高达700万人,其中单纯因PM2.5污染导致肺癌、心血管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死亡风险分别上升8%5%3%2012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以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每年在全世界造成超过7400万伤残调整健康生命年的损失。2013年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在总结了18项研究结果后确定了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剂量效应关系,正式把大气颗粒物(PM10PM2.5)列为一类致癌物。

  据董光辉教授介绍,大气颗粒物的毒性效应不仅受其浓度影响,更与其粒径大小、形状、内载组分及来源密切相关;PM2.5中含有众多的化学组分和重金属,且不同组分对不同健康效应结局的影响存在差异。然而大气颗粒物PM2.5内载组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完全消除所有组分的污染源不仅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且在实施中也不具有可行性。虽然众多PM2.5内载组分与心肺疾病密切相关,但不同PM2.5内载组分对心肺疾病的影响效应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根据其对健康危害的贡献率大小筛选出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对其污染源进行解析和控制干预是目前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法。

  2014年,董光辉作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受聘为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主要致力于大气污染健康危害评价及其颗粒物主要内载组分的毒理学研究。这期间,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1项。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EHP.Epidemiology.Hypertension.EI.Allergy.Archives of Toxicology等杂志发表论著60余篇。并任Canadian Respiratory Journal客座主编(2016年)。

  20167月,董光辉开始全身心投入“基于空间分析模型和生物监测当量构建大气污染急性健康危害的预警预测体系和干预策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YFC0207000)。该项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模型,结合卫星遥感技术,建立优化的人群大气污染物暴露的时空动态评估模型,进而精确地量化大气污染急性暴露对人群病因别死亡率和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的暴露—反应关系;结合人群不同易感性确定大气污染物不同浓度梯度下的效应窗口期,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大气污染急性健康损害的预警预测体系;同时通过定组(Panel)研究阐明PM2.5及内载有毒组分与心肺系统关键健康指标和生物标记物的相关关系,并通过计算生物监测当量进一步分析PM2.5各内载有毒组分对心肺系统损害的归因危险度,依据其贡献率大小筛选出优控的污染物名单并进行源解析,为政府制定大气污染控制策略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通过基于人群的生态学研究和队列研究,在对我国典型地区环境因素和暴露特征进行充分解析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空间分析模型再进一步全面系统地精确量化大气污染对心肺疾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基于效应导向筛选出优控的PM2.5有毒组分,这不仅为我国政府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更对维护居民的健康和降低疾病负担,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了保障。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董光辉在该研究领域默默坚守并前行着,他坚信“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将无可估量”。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