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科技名刊精选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2-14

睡眠回路探究

 

Nature封面:睡眠控制。Nature杂志第7623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在动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睡眠这一基本生物学过程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者对控制睡眠周期的神经回路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现在,光遗传学、遗传药理学、显微内镜钙成像和病毒介导回路跟踪等新技术的出现,辅以小鼠遗传学,使大家能够解锁众多的睡眠奥秘成为可能。在本期的一篇评论文章中,Franz Weber和杨丹探讨了睡眠回路的研究现状,并为绘制全面的睡眠-觉醒控制网络回路图,以详细描述各细胞类型的功能及相互作用指明了道路。

 

大麻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Nature封面:大麻。Nature杂志第7629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大麻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大麻合法化已成为美国的一大热议话题,目前在欧洲寻求专业毒瘾治疗的人群中,大麻已取代海洛因成为这一人群最常用的非法药物。四氢大麻酚(THC,大麻中的神经活性物质)会影响神经网络(如多巴胺驱动的奖励系统)。Michael Bloomfield总结,摄入THC会对多巴胺系统产生潜在的长期复杂影响,包括大量摄入THC造成的神经放电和多巴胺释放增多,以及与长期使用相关联的多巴胺能钝化。人类和动物模型中,大麻诱导的多巴胺系统变化与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使用电镜在原子级别创造材料

 

Nature封面: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新应用。Nature杂志第7630期封面报道了使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制造原子级材料。随着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STEM) 技术的进步,人们即将实现在原子级别、从零开始创造材料。Sergei KalininAlbina Borisevich Stephen Jesse提出了一种应对该挑战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让电子束穿过样本,以揭示其晶体结构。电子束可能会改变原子的位置,这在常规结构鉴定中是一种缺点,但如果想移动原子,这个缺点就会变为优点。不过,这种技术若要取得成功,必须实现对电子束的完全控制。

 

2016年《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Nature封面:一年,十个故事。Nature杂志第7634期封面文章报道了2016年《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今年的名单突显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他们在天文学、人工智能、生物学等科学领域的权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十位在各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分别是:物理与天文学教授Gabriela Gonzalez、人工智能专家Demis Hassabis、环境学家Terry Hughes、大气化学家Guus Velders、寨卡病毒专家Celina Turchi、计算机专业研究生Alexandra Elbakyan、生育学家John Zhang、生物学家Kevin Esvelt、天文学家Guillem Anglada-Escudé和物理学家Elena Long

 

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Science封面:通过加快回收光保护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与作物产量。Science杂志第6314期封面文章为报导了作物的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农作物的叶子可以将吸收的过量有害光能转化为热能散发,但当阳光被遮挡时,这种保护作用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削弱光合作用。研究人员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加快烟草对自然荫蔽的应答,从而提高了其在波动光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干重,通过加快从光保护中恢复以提高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该研究为农作物在阴暗环境生长,以及产量的提升提供了一种广泛可行的方法。

 

在轨道上停留

 

Science封面:生物钟如何掌管我们的身体。Science杂志第6315期作为生物钟特刊,用4篇综述阐述了生物钟与健康疾病、免疫系统、睡眠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及代谢的关系。阐述了在基因组动力学水平上昼夜节律对机体生理活动调控,以及遵循或扰乱生物节律对机体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对生物振荡如何限制免疫系统及免疫反应以增强机体健康进行了阐述;生物节律紊乱及失眠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在细胞及分子机制上的关联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代谢通路、代谢产物与生物钟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光、摄食、环境温度等授时因子对睡眠和代谢的影响。

 

人体疲劳的T免疫细胞

 

Science封面:T细胞耗竭的研究进展。Science杂志第6316期封面文报道了人T免疫细胞耗竭与疲劳的一系列最新进展。T细胞能够负责清除感染杀伤肿瘤细胞,有时也会变得疲劳。细胞表面的一些受体作为天然存在的制动分子能够告诉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不要进行强烈反应,避免损伤健康组织或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在慢性病毒感染的小鼠中,不同于能够有效对抗感染或癌症的T细胞,“耗竭(exhausted)”T细胞受一组不同的分子回路(molecular circuits)控制。这一研究结果提出了增加CAR-T疗法持久力的一种途径。

 

2016年度十大科学进展

 

Science封面:封面故事,年度突破。Science杂志第6319期评选出2016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参考了读者网上投票的结果。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是科学家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最佳突破:时空涟漪引力波”;此外,还有“九大亚军突破:从AI到蛋白质折叠”,“比邻星”,“人工智能阿法狗”,“杀死旧细胞重返青春”,“人类不是唯一会读心术的”,“定制蛋白质”,“实验室做的老鼠卵子”,“非洲移民如何落户全世界”,“纳米孔基因测序”,以及“金属镜片”等科学进展。

 

流感病毒广谱性中和抗体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孙兵组与国内研究团队合作揭示了3E1抗体通过靶定到流感病毒血凝素杆部区的保守表位,抑制低pH诱导的血凝素构象变化,阻断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膜融合,从而中和H1N1H5N6流感病毒,为开发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及基于流感血凝素结构的通用流感疫苗设计提供了思路,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5%-15%的人口受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其中有25-50万人死亡。流感疫苗被认为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WHO每年根据南北半球流感病毒流行情况预测即将流行的流感病毒,但是由于流感病毒的抗原漂变及抗原转变,容易使得疫苗失效。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永秀研究组利用遗传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拟南芥SNL1SNL2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种子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由生殖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的重要发育转变进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组蛋白修饰介导的表观遗传基因转录调控可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SNL1/SNL2功能缺失导致生长素相关基因特别是AUX1的表达升高,增强了生长素在胚根的水平和分布,进而激活下游CYCDs介导的细胞分裂,提高了突变体种子萌发速率。该研究为利用分子辅助育种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种子萌发不齐和穗萌发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CRISPR-Cas9技术实现多基因编辑

 

中科院动物所王皓毅研究组与宣武医院以及北京脐带血库合作,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CART细胞中实现多基因编辑,相关论文发表于《细胞研究》。临床数据表明,CART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目前采用的方法都是自体过继细胞治疗。对于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很难获得足量且状态良好的淋巴细胞用于CART细胞治疗。因此目前CART细胞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怎样使用一个健康献血者的T细胞制备大量的CART细胞,满足数百名患者的临床使用。这些经过基因编辑的CART细胞同普通CART细胞相比,在体外及体内具有相当或更强的肿瘤细胞杀伤功能,有望成为临床应用的效应细胞。

 

昆虫与蕨类的动态伪装过程

 

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严岳鸿课题组发现昆虫与蕨类植物的动态伪装过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蕨类植物杂志》。昆虫和蕨类植物均为地球上较古老的生物类群,距今已共同生活了超过3.5亿年。人们一直认为蕨类植物起源古老而缺乏协同进化者,但研究人员近年来发现了一种奇特的鳞翅目昆虫幼虫。它能根据蕨类植物友水龙骨孢子囊群形态和叶片颜色的变化,动态改变其身体上的斑点:草绿色的幼虫幼时的斑点为红褐色圆点,恰似友水龙骨绿色叶背红褐色的圆形孢子囊群;当昆虫取食蕨类叶片后,叶片枯萎颜色变为深褐色,绿色幼虫体表的斑点连成一片,也恰似枯萎的叶片。

 

海马基因组及其特异体型的进化机制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研究员课题组主导,德国、新加坡等实验室共同完成了海马全基因组的测序与分析,揭示了海马在长期适应近海和岛礁环境的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进化特征,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杂志。海马是一类小型的硬骨鱼类,隶属于海龙科、海马属,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环境指示物种。海马因其独特的药用功效而被誉为海洋“人参”,在中医药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珍稀的海洋药源动物。海马具有雄性育儿的繁殖特征和特异的交配行为,雄性海马具有育儿袋,受精卵可在其中孵化,这种特殊器官的发育以及繁殖行为的特殊性使得海马在进化生物学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

 

非洲家犬祖先为灰狼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研究组揭示了非洲家犬复杂的源流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杂志》。零星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家犬在距今8000年前出现在非洲,但其来源一直是未解之谜。非洲大陆具有古老而独特的犬种,非洲家犬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度和复杂的遗传结构。对我国和尼日利亚共382份当地家犬样本的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进行分析,发现非洲家犬的mtDNA世系来自于ABCD4个单倍型类群,证明其祖先是灰狼。非洲本地狼和其他犬科动物对非洲家犬的mtDNA基因库没有贡献。非洲家犬与北欧家犬具有较近的关系,它们最近共同祖先的时间距今约1.2万年。

 

世界最早卵胎生新鳍鱼类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在我国云南发现了两亿四千四百万年前一种新的鱼化石,命名为光泽肋鳞鱼。这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卵胎生新鳍鱼物种,研究论文发表于《科学通报》。新鳍鱼类是辐鳍鱼亚纲最大的演化支系,几乎分布于地球上各种水环境。除了多鳍鱼和鲟鱼,其它所有的现生辐鳍鱼类都属于新鳍鱼类。光泽肋鳞鱼是目前肋鳞鱼目最古老、最原始的代表,它比此前在欧洲发现的肋鳞鱼类要早两百万年,比我国贵州发现的东方肋鳞鱼要早四百万年。卵胎生是鱼类为适应特定的环境进化出的一种生殖策略。三叠纪卵胎生鱼类的出现可能与当时的海洋生态环境存在某种联系。

 

超级细菌的耐药性

 

华南农业大学刘雅红教授团队在持续的耐药性监测中分离到一株同时耐受碳青霉烯类和粘菌素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介导这两类药物的耐药基因位于可转移的质粒上,并且可以高效地转移给其他的菌株,如果该质粒转移给临床致病菌,将会给人医临床的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微生物》。该研究基于大肠杆菌中一个能够共同转移blaNDM-5mcr-1基因的IncX3-X4杂合质粒。青霉烯类抗菌药和粘菌素是人医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监测临床或者非临床细菌对这两类药物的耐药性变迁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生物矿化机制研究进展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陈吉华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开展渗透压-电荷平衡导致的胶原纤维内矿化研究,该研究揭示了牙、骨等硬组织矿化的新机制,为牙、骨等硬组织的发育与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材料》。生物矿化是牙、骨等硬组织特有的发育过程,在天然骨组织的形成过程中,非胶原蛋白调控着整个矿化的进程。这些非胶原蛋白最主要的特征是富含羧基,呈阴离子特性。传统的仿生矿化机制认为,带负电的非胶原蛋白(或其类似物)可稳定钙磷溶液,形成带负电荷的矿化前体。新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能够诱导纤维内矿化的聚阳离子,提出并证实了基于渗透压和电荷平衡的纤维内仿生矿化理论,对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统一模型揭示配体金纳米团簇生长机制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水科学与技术研究室研究员高嶷课题组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曾晓成合作,提出用于解释配体金纳米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及其生长机制的普适模型GUM(Grand Unified Model),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八电子规则”是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主族元素分子结构稳定性和物化性质的基石。随后发展的“十八电子规则”和“Wade规则”在20世纪也取得巨大成功,成为理解过渡金属分子和小尺寸团簇的基本化学理论。对于金属纳米团簇,新的大统一模型可用于预测一系列高度稳定的金团簇,从而为实现基于化学规则的纳米金团簇可控合成提供了基础。

 

原位缠绕超长碳纳米管制备单色碳纳米管线团

 

清华大学魏飞教授课题组利用声辅助组装单根单色超长碳纳米管用于高电流输出晶体管,该研究将全同手性、宏观长度的单根超长碳纳米管缠绕成大面积线团,为制备高密度、手性一致碳纳米管这一难题提供了新路线,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科学进展》。伴随着可移动智能设备、云存储和大数据处理的广泛应用,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对下一代更快、更节能的半导体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纳米管电子空穴高迁移率与本征半导体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有望取代硅成为下一代碳基集成电路的核心材料。目前制约高性能碳纳米管晶体管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在于制备大量手性一致、高密度的碳纳米管材料。

 

石墨烯量化制备及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研究团队提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实现了兼具高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石墨烯粉体的快速、绿色、低成本制备。相关论文发表于《先进材料》。石墨烯是近年来备受各国重视的新型材料,但是高品质石墨烯的工业化大规模制备一直是世界难题。石墨烯粉体规模化制备的技术路线主要基于膨胀石墨剥离法和氧化石墨还原法,但是前者通常得到的是低比表面积的多层石墨片,而后者制备的石墨烯由于残留的氧官能基团和结构缺陷导致低导电性,严重制约了石墨烯的潜在应用。新型石墨烯制备方法反应过程耗时短、绿色、易于工业化推广,拓展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等储能领域中的应用。

 

揭晓二维材料摩擦接触演化之谜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军课题组的李苏植博士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指导下,与西安交通大学丁向东教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李群仰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Robert W. Carpick教授作,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Peter Gumbsch教授等合作,通过石墨烯摩擦接触的质量演变,揭示了二维材料界面摩擦的独特机理,即二维材料由于其超薄的几何特性和超大的柔性,能够通过改变自身构型来影响接触界面的钉扎状态,进而可从界面的“质”而不仅是“量”上来调控其摩擦性能,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该成果阐述了石墨烯摩擦演化行为的机理,相关的“接触质量”理论对于其它拥有超柔力学特性的二维材料也具有普适性。

 

新型介质调控有序组装研究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实验室研究员张建玲等,提出以金属-有机框架(MOF)作为乳化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水中形成乳液的思路,研究论文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科学家采用“亲水性”MOF形成水包二氧化碳型乳液,而“亲二氧化碳性”MOF则促进超临界二氧化碳包水型乳液的形成,乳液液滴的微观结构可通过二氧化碳压力和MOF组成进行调控。这种由MOF、二氧化碳和水组成的新型乳液为MOF高级结构的组装提供了新途径。将乳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在冷冻状态下去除后,制得具有大孔-介孔-微孔结构的三维网络MOF材料、空心MOF微球等。

 

全固态锂电池结构设计及界面调控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固态锂电池团队副研究员姚霞银研究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固态电池结构,构建双电解质异质结构,实现了金属锂负极在固态电池中应用,研究论文发表于《储能材料》。新型正极活性材料显著抑制了正极/硫化物电解质界面阻抗;同时复合石墨烯构建电子通道,有效提高其循环稳定性,并显示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100100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300圈仍可分别保持高达544.6233.9mAh/g的放电比容量。以无机固体电解质替代有机液体电解液的全固态锂电池,在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的同时,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基于碳纳米点的超稳定强荧光复合材料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曲松楠课题组研制出基于碳纳米点的超稳定、强荧光复合材料,该工作利用静电诱导自组装过程,通过碳纳米点表面电荷逐步静电吸附离子并原位形成无机包覆层,实现具有超高稳定性、强发光的碳纳米点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开发基于碳纳米点的光电器件,研究论文发表于《Small》杂志。发光碳纳米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发光材料。大量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优异的发光性质、低廉的制备成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其在生物成像、传感、催化、激光、光电器件及照明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中国人自闭症基因基因研究

 

中国湖南长沙中南大学的夏昆、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Evan Eichler及其同事分析了超过1000名拥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中国人的与自闭症风险相关的189个基因,找到了与中国人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的遗传突变,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研究人员特别寻找了仅在受影响的个体中发生的突变,而不是从父母那里遗传的突变。约4%的患者具有这样的突变,并且这些仅发生在29个基因中,远远高于随机预期。此外,一些基因在两个或更多患者中重复出现,使其进一步成为候选研究基因。突变的频率与欧洲人群相似。研究人员还发现,有时与自闭症谱系障碍一起出现的其他健康问题(例如心脏疾病)以相似的几率发生,并且通常与相同的基因相关。

 

特异性人源寨卡病毒抗体有望成为候选靶向治疗药物

 

中科院微生物所严景华研究员和高福院士等人合作,从中国第一例寨卡康复病人体内鉴定出高效、特异的寨卡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治病机理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此次3株高活性中和抗体中有两株(Z23ZL1)属于阻断寨卡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抗体,它们对登革热等黄病毒没有交叉反应。该研究建立的B细胞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从康复者B细胞中快速分离鉴定出抗原特异的中和抗体,短时间内达到规模化生产,从而提供大量有效的应急抗体。通过对感染病人中和抗体产生机制及表位的确立还可以指导疫苗的设计和研发。该技术的建立对于我国应对突发传染性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I型干扰素是艾滋病毒致病的帮凶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立国课题组和美国北卡大学苏立山教授合作,发现在抗HIV药物(cART)治疗的情况下阻断干扰素,由于cART可以代偿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阻断干扰素能够提高抗HIV免疫反应并促进清除HIV,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临床研究》。I型干扰素(简称为干扰素)是重要的抗病毒因子,也是临床治疗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的药物。干扰素在人艾滋病毒(HIV)感染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虽然有报道显示它能够抑制HIV的增殖,但临床研究并未发现干扰素对HIV感染者有可靠的疗效。到目前为止,干扰素也未获得批准用于艾滋病治疗。阻断干扰素可能会促进这些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

 

锌离子对Tau蛋白积聚和毒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梁毅教授研究组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BBA-疾病分子基础》。Tau错误折叠在胞内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利用可诱导的细胞模型研究了病理浓度锌离子对全长Tau蛋白病理突变体Tau-ΔK280积聚的影响,发现锌离子可以与全长Tau蛋白的Cys-291Cys-322及其它两个氨基酸(His-330/362)形成四配位结构,使Tau蛋白获得某种倾向于积聚的构象,促进Tau蛋白的积聚及细胞毒性;该聚集体能进一步诱导内源Tau蛋白积聚及异常磷酸化,从而使得Tau蛋白毒性放大;半胱氨酸突变后,锌离子与Tau蛋白相互作用模式改变,四配位结构被打乱从而丧失了这种促进作用。

 

糖尿病人伤口难愈合的新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赖玉平课题组揭示了糖尿病伤口难愈合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糖尿病伤口不愈合(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面临截肢危险。胰再生源蛋白REG3A/RegIIIγ在糖尿病病人及糖病小鼠皮肤伤口中低表达,导致糖尿病伤口的过度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糖尿病伤口难愈合。糖尿病伤口的过度炎症反应依赖于TLR3信号通路,而胰再生源蛋白REG3A/RegIIIγ通过诱导负调节子SHP-1的表达,抑制糖尿病伤口中TLR3诱导的炎症反应。因此,在糖尿病皮肤伤口中,高血糖抑制REG3A/RegIIIγ的表达,使其不能控制TLR3诱导的炎症反应,从而使糖尿病伤口持续产生过度的炎症因子,导致伤口不能愈合。

 

抗疟剂对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力

 

华东师范大学易正芳团队发现抗疟化合物可抑制小鼠前列腺癌和肿瘤转移,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前列腺癌的生长依赖雄性激素及其受体。临床试验表明,可阻断雄激素受体的药物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策略。但前列腺癌可能对这些药物表现出抵抗性,因为雄激素受体有替代表达形式,而目前的药物无法抑制它们。为了寻找新型雄激素受体阻断剂,研究人员对自然化合物库进行了筛选,发现抗疟剂臭椿酮是可以阻断所有不同形式雄激素受体的有力抑制剂。在细胞和小鼠中,该药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肿瘤转移形成。事实上,该药与影响雄激素受体稳定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内的受体降解。

 

简洁高效合成邻苯二酚类活性分子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焦宁教授研究团队发展了新颖的由简单易得的环己酮为原料,经过有序的氧合、氧化以及芳构化串联过程,简洁高效地合成了邻苯二酚类活性分子的方法,反应对于邻苯二酚和苯酚产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相关成果发表于《JACS》。邻苯二酚类化合物是大量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以及药物的重要结构单元。例如多巴胺、异丙基肾上腺素、左旋多巴、槲皮素、阿朴吗啡、鞣花酸等药物活性分子均含有邻苯二酚子结构。目前具备有价值的生物活性邻苯二酚类化合物超过30万种。同时,邻苯二酚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每年有超过3万吨邻苯二酚作为原料用于工业生产。

 

脂肪肝病重要发病机制

 

武汉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团队发现调控细胞内脂肪氧化和清除的关键性核受体PPARα是PARP1的底物蛋白,可以被PARP1催化的多聚ADP核糖化作用所修饰。通过修饰PPARα,活化的PARP1抑制了肝脏组织中参与脂肪氧化清除的一系列基因表达,促使脂肪堆积并发生炎症反应,并最终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相关论文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俗称脂肪肝)在我国成年人中的发病率超过15%,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该研究证实PARP1异常激活是脂肪肝患者肝脏中PPARα表达下降的关键因素,从而为脂肪肝的治疗进步找到了一个新的尝试途径。

 

琥珀中的恐龙标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牵头开展合作,在琥珀中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件恐龙标本(尾部),论文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杂志。与沉积岩化石相比,琥珀中的动物能够保留许多与生前几乎无异的细节,得益于此,人们终于有机会一睹恐龙的真容。它是一段来自非鸟恐龙的尾巴。它的背面有着栗棕色的羽毛,而腹面则是苍白或几乎白色的羽毛,与很多现生动物一样,呈现出上深下浅的保护色。尾巴标本很小,即便完全展开也只有6厘米,由此推测那只小恐龙全长也只有18.5厘米。科学家给它取名叫“伊娃”。通过对CT数据的重建、分割和融合,无损得到了隐藏在羽毛内部的尾部脊椎的高清3D形态。

 

史前“巨鳄”:发现三叠纪海洋主龙类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淳研究员等在云南富源地区再次发现主龙类化石,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科学》。该化石发现于三叠纪中期的石灰岩地层,近乎完整的骨架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半水生主龙类。这种动物长约两米,全身被甲,颈粗尾长,口中利齿参差,四肢短小壮硕并且具蹼,是史前近岸海洋环境中凶猛的掠食动物。研究显示这种动物属于非常原始的主龙类,并且与一个北美的罕见类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化石表明作为爬行动物演化的主干,主龙类在其历史的很早阶段就已经开始半水生的海洋生活了,同时也进一步扩展了对所谓“中生代海洋爬行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发现的化石被命名为梦境滨鳄,意思是“梦境中海滩上的鳄形动物”。

 

风沙沉积年龄记载的沙漠地区环境变化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博士后李鸿威在合作导师、研究员杨小平的指导下,对我国现有沙漠/沙地的年龄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并对其古环境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相关成果发表于《第四纪国际》。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0%。这些地区古环境记录相对贫乏。我国东部沙地的年龄记录相对较多,但时间尺度较短,多集中在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西部沙漠仅有零星记录,但部分记录时间尺度较长。在轨道尺度上,间冰期(阶)的记录相对较多,冰期(阶)的记录则较为稀少。近两万年来,代表不同沉积状态的年龄数量比例与气候背景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然而,在百年尺度上,近2000年来沙漠的年龄记录与其他古气候记录出入较大。

 

新近纪轭齿象化石阐明乳齿象类在东南亚的进化和扩散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指导的泰国籍博士生董佳荣(Jaroon Duangkrayom)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作团队对塔昌地点晚中新世轭齿象(Zygolophodon)化石的研究成果,为阐明乳齿象类在南亚的进化和扩散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论文发表于《古生物学》。泰国那空叻差是玛省(Nakhon Ratchasima)的塔昌(Tha Chang)分布有一些采掘砂石的深坑,沉积剖面由泥岩、砂岩和砾岩组成,在其中发现有脊椎动物的化石,主要是哺乳动物,也有鳄鱼等爬行动物,其中以象化石的数量最大,时代从中中新世延续至早更新世。该研究是轭齿象在东南亚地区的首次记录,表明它在晚中新世才进入低纬度地区。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哺乳动物群磁性年代学研究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张鹏博士、敖红研究员和安芷生院士联合荷兰乌特勒支大学Mark J. Dekkers教授和西北大学李永项教授等,对兰州盆地富含哺乳动物的对亭沟剖面开展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报告》。该研究将其中产出的对亭沟动物群的时代限定为18.9 Ma,张家坪动物群为20.6-21.2Ma,庙嘴子动物群为23.2-24 Ma,为解决长期以来关于这三个哺乳动物群年代的争议提供了新的证据。此外,在这些哺乳动物群中既有草原型物种,也有森林型物种,特别是在庙嘴子动物群中,森林型物种含量较高,其中不乏象类和巨犀这种对水分需求比较大的物种,这说明兰州盆地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具有森林和草原混合的植被类型,比现今的气候要湿润。

 

克拉莎属果实化石揭示哀牢山南麓在中中新世的湿地环境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科研人员在云南镇沅县三章田乡中中新世地层中发现克拉莎属的果实化石,与化石种和现代种的果实对比后,将其命名为镇沅克拉莎,研究成果发表于《古植物学与孢粉学进展》。植物化石不仅反映植物在地质时期的分布和迁移,而且有助于理解化石产地的历史环境。镇沅克拉莎矩圆形或倒卵圆形,果皮具3条纵沟,内果皮基部具3突起。克拉莎属(Cladium)多年生草本,果实为小坚果,长圆形或倒卵形,生长于湿地环境。镇沅克拉莎的发现表明中中新世时哀牢山南麓是湿地景观。克拉莎属化石记录揭示该属植物在中中新世时或之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至我国西南地区。

 

华南锆石测年精确标定国际地层表瓜德鲁普统底界年龄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副研究员张华等,对安徽巢湖孤峰组底部的火山灰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地层学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三古》。中二叠世(瓜德鲁普世)发生了一系列全球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泛大陆由长期稳定的汇聚阶段转入裂解阶段,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海水87Sr/86Sr比值在瓜德鲁普世卡匹敦期达到显生宙最低值,地磁极性由石炭纪晚期到二叠纪中期反向极性超期进入二叠-三叠纪混合极性超期,瓜德鲁普世末期还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与之伴随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事件被认为与这次生物灭绝有着紧密的联系。阐明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速度需要高精度的中二叠世年代地层框架。

 

木化石研究揭示四川盆地两亿年前的降温事件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领导的一个中法科学家团队在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发现了一种新的松柏类木化石--广元异木(新种),并揭示了距今两亿年左右存在着短暂的降温事件,相关论文发表于《三古》。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地区发育有国内外知名的距今约2亿年的须家河组植物群,是我国晚三叠世南方型植物群的重要代表。该植物群发现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异木属是中生代具有重要古地理及古生态指示意义的木化石代表类群,其化石记录集中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且呈绕极式分布模式,被认为是湿凉气候的指示植物。这一新发现的木化石具有明显的生长轮,也表明四川盆地在晚三叠世存在显著的季节性气候变化并与当时的巨型季风气候存在一定的关系。

 

扫描微透镜超分辨成像技术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连庆等研发出具有实时视觉反馈能力的扫描微透镜超分辨成像技术(SSUM),该技术无需荧光染色和激光激发,可以在自然条件下打破光学衍射定律所限制的观测极限,实现了生命和非生命样品的超分辨实时观测。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该项成果实现纳米尺度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的动态追踪,提升纳米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借鉴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理论,设计并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分辨成像系统,提出了具有纳米精度的对微透镜空间位置动态闭环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微透镜与样品间距与相互作用力的有效控制。

 

“快速多维”制造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谢涛教授课题组利用一张平面的塑料片,快速“凹”出复杂的立体造型,这一被称为“快速多维”的制造方法及相关论文发表于《先进材料》。首先制作“底片”。底片是厚度约为0.5毫米的液体薄膜。这类液体会在光的照射下固化,被称为光固化树脂。第二步是曝光——利用投影仪画“图纸”。第三步是立体显影。“底片”投入水中之后,由于每个像素点的吸水程度不一样,会产生有趣的、符合事先设计的形变。通过打印液体的选择,可以在三维物件中很方便的引入多个其他维度,即随时间变形的性能,例如形状记忆效应等,因此将该项技术称为快速多维制造。

 

利用量子互文性产生量子非局域性

 

中科大郭光灿院士领导的李传锋研究团队,在实验中利用量子互文性产生出量子非局域性,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呈纠缠态的两个量子,在空间上无论相隔多远,哪怕一个在地球上另一个在月球上,他们仍然保持神秘的联系,对其中一个进行测量时,另一个瞬间也会发生变化,这种超出人们普通认知范畴的特性,构成了保密量子通讯的基本资源。1935年爱因斯坦提出来后,量子的非局域性经多年实验验证的确存在,但它的产生一直是不解之谜。量子的互文性构成了量子计算的基本资源。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超乎人类想象,而量子通讯则可以实现杜绝窃听的绝对安全。

 

新声子晶体微量液体传感器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超声研究团队在声波液体传感器领域发明了一种新型声子晶体高精度微量液体传感器,相关论文发表于《芯片实验室》。快速、精确分析微量流体中的成分和参数在生化检测、临床医学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监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是当前及未来传感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声学传感器可利用声场中的物体参量(密度、声速、黏度等)变化引起声波的输出信号频率、振幅、相位变化,实现对物体实时探测。其中声场能量越局域,越能增强声波与待测物体的相互作用,越有可能提高传感灵敏度,这也是设计高灵敏传感器的核心物理机制之一。

 

两个存储单元间的高维纠缠和多自由度超纠缠

 

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史保森小组在量子存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量子纠缠是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可扩展线性量子计算的核心,而量子纠缠的存储则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构建大信息量、长距离的量子网络,首先需要解决高维纠缠的量子存储。通过成像系统,把与第一个冷原子系综具有高维纠缠的单光子送到第二个原子系综存储下来,并证明了两个原子系综之间存在7维轨道角动量纠缠。利用干涉技术产生了与第一个原子系综具有路径和轨道角动量两个自由度纠缠的光子,然后将该单光子送到第二个冷原子系综,利用另一个干涉仪将其存储下来,从而在两个原子系综之间建立了路径和轨道角动量两个自由度的超纠缠。

 

阻变存储器高密度集成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刘明团队提出了一种与CMOS工艺完全兼容、具有高均一性的高性能选通器件,为两端结构电阻型存储器的高密度三维集成提供了解决方案,基于该研究成果的论文被2016IEEE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接收并在作大会报告。交叉阵列中的漏电流问题是存储器高密度集成的主要障碍。在1T1R结构中,晶体管作为选通管隔绝了旁路漏电,但晶体管不适用于三维堆叠。因此,开发具有高均一性、高选择比、高电流密度、可三维堆叠的选通器件是实现RRAM的三维集成的关键。研究者利用梯形能带结构的构建选通管器件的思路,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度均一性,同时具有较高选择比和电流密度的选通器件。

 

随机相移技术研究

 

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先进光学研制中心吴永前课题组在随机相移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Lissajous图形和椭圆拟合技术的相位提取误差标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意相移算法的随机相移误差标定;并成功扩展为完全随机相移算法。该算法在高精度动态干涉测量领域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光学快报》和《工程学中的光学与激光》。相移误差,尤其是由于机械振动造成的随机相移误差一直是高精度相移干涉测量的最大误差源之一,它直接导致由传统相移算法解算出的面形带有二倍条纹频率的“波纹”误差。通过算法优化并借助GPUFPGA等并行计算硬件平台,有望实现高精度实时动态测量。

 

磁场非对称重联特性研究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永存等利用TC-1数据,对向阳面磁场重联事件进行个例分析和统计分析后,获得了非对称重联的丰富特征,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报告》。磁场重联是将磁化等离子体内磁场能量转化为粒子动能和热能的重要物理过程,是打开磁层顶将太阳风能量输入地球空间的主要机制。在电流片两侧等离子体具有非对称结构的情况下,磁场重联过程会表现出不同于对称重联的显著特征。“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首个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空间科学卫星项目,磁场重联和等离子体输运过程是其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双星计划创新的轨道设计使其在向阳面磁层顶观测中积累了大量磁场重联数据,双星计划TC-1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向阳面磁层顶磁场重联最有效的卫星项目之一。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