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埋首耕耘彩色云南 全心描绘有色人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16

——记昆明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文书明教授及其团队

本刊记者  刘 佳

 

  201719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昆明理工大学文书明教授领衔的“有色金属共伴生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昆明理工大学也因此成为当年云南省内企事业单位作为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类奖项之一的唯一单位。

  伴随着奖项的发布,鲜花和掌声纷沓而至,文书明及其所带领的创新团队也因此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与许多科研人一样,文书明骨子里透着一种朴实而又坚定的气质。身兼昆明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多重职责的他,在过往20多年的科研生活中曾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8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等丰硕的科研成果,但他却始终没有忘却对前沿科学技术的追索。面对荣誉,他选择埋下头,继续带领团队往“彩云之南”更深处去探索。

 

行则将至 作则必成

 

  西南边陲,彩色云南,文明重地。这里不仅有美丽迷人的风景,多元的民族文化,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文书明和他的团队就立足于这样一个“充满无限魅力”的地方。

  情系有色,自从事科学研究以来,文书明就一直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领域钻研、积累,在浮选理论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具备了较深的学术造诣。滴水能穿石,经过数十年持续攻关和学术积淀,他和团队在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方面终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有色金属共伴生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就是其代表成果之一。

  一般来说,有色金属矿产是指除黑色金属矿产以外的所有金属矿产,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各种合金、机械、船舶、电气、化工、汽车、飞机、军工以及民用器具上,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据调查,我国硫铁矿资源53亿吨,其中的铁含量达到我国铁矿资源中铁总量的5%?8%,但硫铁矿中的铁在制硫酸的过程中转化为烧渣,成为一种严重污染环境的固体废物。虽然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铁资源,已经开展了近百年的研究,但由于这是一个典型的世界性技术难题,一直没有成功解决。而钢铁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材料,其原料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60%。增加铁矿资源量,一直是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瞄准这一亟待突破的难题,文书明及其团队展开了卓越的攻坚。在相关研究中,他们立足于我国现状,以利用硫铁矿中铁资源为目标,以有色金属共伴生硫铁矿为研究对象,转变学术思想,通过产学研紧密协同,创新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以“多晶型硫铁矿同步回收—表面疏水性控制深度精选—高温过氧焙烧脱硫制酸—直接联产铁精矿”为核心的全套新技术。将硫铁矿从化工矿产拓展为铁矿资源,为我国增加了5%?8%的铁矿资源量,潜在价值超过1.2万亿元。

“行则将至,作则必成”。多年的坚守和探索,文书明和他的团队始终坚信:即使科研之路艰难、遥远,只要下定决心、坚定前行,就终能实现目标。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与他们日积月累的研究、探索更是息息相关。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千里之路,是从第一步开始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行动,必有所成。为了心中的那个有色矿产梦,文书明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也曾经历过无数的失败与磨难,而每当这个时刻,他们也就越能体会到坚持的可贵。

  汤丹氧化铜矿是东川迄今为止保有储量最大、可供持续开采的区域性矿山,也是目前全国已探明的储量最大的氧化铜矿。其矿体赋存于元古代昆阳群落雪白云岩层中,是我国赋存于元古界昆阳群老变质岩系中著名的“东川式”层控铜矿床的代表,矿石含铜平均地质品位0.88%,氧化率在70%以上,结合率30%左右,属典型的难处理氧化铜矿。而要对其进行研究,难度可想而知。从上世纪80年代起,昆明理工大学的张文彬教授就率先针对我国已探明的储量最大的氧化铜矿资源-东川汤丹难处理氧化铜矿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沿袭着前辈的研究传统,文书明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也想要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20年的不断开拓、研究,在张文彬教授带领下,团队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发明了国内外首创的“难处理氧化铜矿资源高效选冶新技术”,并在难处理高钙镁氧化铜矿选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工业生产全流程铜的总回收率达75.20%,对同类矿石,回收率比原有技术提高了15个百分点。新技术对促进我国氧化铜矿加工技术进步的作用巨大,成果应用经济效益显著,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以此为基础,文书明带领的创新团队又成功研发了复杂混合铜矿高效回收新技术。众所周知,铜是重要的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材料。但我国铜矿资源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位居十大有色金属之首,高达65%,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合铜矿占铜矿资源的25%30%,在我国云南、四川、新疆、广西、湖北、江西、安徽、西藏、湖南等省份和自治区,分布有大量的混合铜矿,由于矿石性质复杂,处理难度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

面对这类选矿冶金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文书明和他的团队成员们通过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了复杂混合铜矿高效回收利用全新的成套技术,并于2009年成功应用于我国云南、四川等省区。针对不同性质的混合铜矿,此项技术成功提高铜的回收率830个百分点,节能25%28%,成果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令世界瞩目。

 

吾志所向 一往无前

 

  只要你有志向,就要勇敢大胆的向前闯。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于文书明团队工作的最好诠释。对他们而言:做充满意义且合乎兴趣的科研工作,一直都是他们的理想所在,无关辛苦、无关劳累……

  锡石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是我国锡矿床的特征类型,对其进行高效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书明的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在锡石多金属硫化矿高效利用新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通过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创新性地研究了低品位铜矿粗粒浮选、铜精矿降砷、微细粒级锡石复合捕收剂高效浮选等,开发了低品位铜锡矿综合利用、微细粒锡石高效回收、锡尾矿再选等关键技术,为复杂难处理锡石硫化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复杂共伴生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立了重要示范。

  回望20年科研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文书明感慨万千。在这一路上,他和自己的团队成员们用自己的专业与坚持,解决了一系列的科研难题,为“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时间带走了光阴、带走了年轻的岁月,但文书明心中那份对科研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未来,文书明表示: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共性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持续开展有色金属资源矿物加工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担负人才培养重任,将科研精神作为自己永不磨灭的信仰,脚踏实地创造出更多科研成果,为我国的有色金属矿产事业做出贡献!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