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12

可燃冰试开采创多项世界纪录
  7月9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工程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第一口井的试开采产气和现场测试研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并正式实施关井作业。自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此次开采已连续运行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此次试开采作业区位于广东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累积获取了科学试验数据647万组,为后续科学研究积累出大量数据资料。同时,此次试开采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的可控开采。这标志着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成功取得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跨越性的历史突破。下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加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力度,为产业化提供资源基础;加大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研究力度,为产业化提供技术准备;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为产业化提供绿色开发基础;研究勘探开发管理规范性文件和产业政策,为产业化提供相关保障。加强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
  
我国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技术规范成为国际标准
  我国自主研发的面向工厂自动化应用的高速现场无线网络技术规范(WIA-FA),日前正式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工业自动化无线网络技术得到国际自动化领域的普遍认可。
  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作为工业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成为智能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竞争焦点。此次WIA-FA是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牵头,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用于实现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等工厂自动化设备之间高安全、高可靠、实时信息交互的无线网络技术规范,可广泛应用于离散制造业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据介绍,WIA-FA标准解决了工厂自动化有线网络所面临布线与维护成本高、移动性与灵活性差等难题,在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对推进制造业由传统大批量生产模式向工业4.0时代的个性化生产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人工肝有望实现产业化
  7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多家单位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
  生物人工肝是一种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可以短时间代替肝脏功能,促进肝衰竭患者自体肝功能的恢复,也能为计划肝移植的病人争取时间,等待合适的肝源。2011年,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研究所在现有生物人工肝研发的基础上,对种子细胞进行改进,采用人源性肝样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中的种子细胞,构建生物人工肝。由于该技术利用的是来自于病人自身的细胞,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也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目前5例已接受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患者,好转明显,无任何不良反应。14日,经过半年多的筹备,获得该技术全球独家使用许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嘉定区建成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该生产线将于下月投入运行,预计年产量可达300到500份,大约可满足200多位患者临床需求。预计产品将于3~5年内投放市场,让更多患者受益。
  
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产业联盟在京成立
  7月5日,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产业联盟授牌在京举行。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对联盟成立作出批示,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党组成员、秘书长、经管委主任邓麦村出席仪式。
  该联盟旨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大科技发展及民生需求,拟将科学院的成熟技术、产品和服务,通过产业合作输出到沿线国家,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服务,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经济利益共赢。此次联盟的顺利成立,不仅是落实中科院科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性措施,也是实现该院科技走出去战略、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生重大需求、提升中科院在各地区科技影响力的重要组织保障。
  
“雪龙”号首次试航西北航道
  7月20日,我国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起航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此次考察队共96人,考察总航程预计为19000余海里,共83天,计划10月10日返回上海港。
  此次考察将以“雪龙”号船为平台,开展北极航道综合调查、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水文、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微塑料和海洋垃圾等污染物调查等考察工作,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欧海、西北航道和北极高纬度海区等重点海域开展业务化调查。观测内容首次加入微塑料、酸化等国际前沿项目,将为推进我国海洋微塑料监测融入全球海洋塑料垃圾监测和国际治理做出导向性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全球环境治理争取更多的发言权。预计未来,我国还将建立长期观测端链,开展更加系统、全面、连续、标准化建设,推进北极环境的长期业务化观测和建设工作,对北极的考察频率也将缩短为一年一次,加快北极考察开发事业,力争赶超世界步伐。
  
第一台可移动式中子成像检测仪诞生
  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获悉,我国首台可移动式中子成像检测仪日前由该所研制成功。此设备运输方便,可实现对待检对象的现场或在线检测,将在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重大装备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支持下,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针对传统中子成像检测设备自身体积较大,难以对大型、超大型装备进行现场检测等技术难题,开展技术突破专项研发工作。设备的成功研制带动了高产额小型加速器设计制造、中子探测技术,及航空发动机空心涡轮叶片、航天火工品的检测技术进步,打破了国外对这种广泛用于核能、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特种检测设备的封锁。据了解,目前该设备已在航空发动机空心涡轮叶片残余型芯检测及航天火工品系列产品质量检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科技部面向全球发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
  近日,科技部连续第五年面向全球公开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总体稳中有增,全球玉米供应量达历史最高水平,大豆供应量为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2017年我国大宗粮油进口有增加趋势,其中小麦、水稻稳中略增,玉米稳中趋降,大豆与上年基本持平。
  《报告》聚焦“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开展监测分析,对2016年度全球65个农业生态区的气象条件、全球7个农业主产区及中国7个农业分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全球粮食产量与供应形势进行遥感监测和分析,并对2017年全球粮油生产形势进行展望。此次多源遥感与气象数据主要基于我国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生成。该系统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综合使用中国的环境一号、高分一号、风云三号等卫星,以及美国的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和热带测雨卫星等国内外卫星的连续观测数据,利用多种原创方法及监测指标及时、客观地评价了全球农业生产环境和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监测指标体系现已同国际接轨,成为地球观测组织全球农业监测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