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能”者居其位尽其才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12

本刊记者  刘 江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实现根据人类意愿逐个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科技最早的梦想。1984年,德国科学家格莱特把6nm金属纳末压制成块状物,这是世界上第一块纳米材料。
  随着时间的流逝,纳米科技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国防、医药、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复杂纳米体系与纳米材料表界面的研究中却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李能,多年来就一直在致力于攻克这一领域的研究问题,并与团队在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解决“复杂、低纬纳米材料”难题
  
  “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李能的学习生涯可谓是最合适不过了。2011年,李能在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得了博士学位。为了能积累更多的科研经验,他又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物理与天文系,进行了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后,他连续受邀以访问教授的身份前往韩国首尔大学、澳洲莫纳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法国洛林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现如今,在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的他,仍然在科学研究中乐此不疲地前进着,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玻璃、水泥等复杂体系的原子和电子结构与宏观的力学和光学性能关系,是困扰科研界多年的难题。针对这一科学难题,李能和他的团队创新性的运用正交化的线性缀加平面波(OLCAO)和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玻璃和水泥体系中的原子和电子结构,揭示了非晶体系中纳微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为破解复杂非晶体系特别是“玻璃的本质”这一世纪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供选择的低纬度视角。
  此外,纳米材料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催化、纳米生物学以及纳米电子学方面的优良特性,其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以及环境的多样性,通过实验来完全表征纳米材料结构变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令人遗憾的是,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也极为有限,尚缺少完善的理论模型。在李能团队所致力的“新型低维纳米功能材料设计及微结构调控”研究中,他们通过利用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从跨尺度原位探究低纬纳米材料复杂的纳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揭示了低维纳米材料生长过程中的复杂的动力学过程与量子输运机制,从理论上设计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型多功能纳米材料,并为实验上实现纳米材料性能的物性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科学的乐趣是成功,但成功来源于坚持。”虽然从事科研多年来,李能取得的科研成果颇丰,但他却从未停止自己前行的脚步。近5年来,他发表了几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究专项”“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各项基金30余项,并多次在美国材料年会、国际非晶态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虽然劳累、繁忙,但他却收获满满。
  2014年,李能入选了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孔雀计划”;2015年,获得了美国化学协会(ACS)颁发的国际青年会员奖;2016年,获选为中国硅酸盐协会固废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并受邀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会评专家;2017年,被武汉理工大学推荐为“霍英东教育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以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他,仍然保持着那份初心,在科研之路上开拓着、进取着
  能者,居其位尽其才,这便是对李能科研之路的最好诠释。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