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越“拼命”越“幸运”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3

——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强
  
本刊记者  王 辉

  
  
  他说,他来自沂蒙山区,是地地道道的“草根”;
  他说,成果都是汗水和时间堆出来的,他能做的就是“拼命”;
  他说,做事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百分之九十九都不算“全力以赴”;
  他说,有生之年要在世上留下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东西,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张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一个在科研道路上一直“拼命”的人!
  
志坚行苦——越努力越幸运
  
  说起张强与水文研究领域的难解难分,也算得上阴差阳错。中学的时候,张强的理科成绩一直比较好。但在高考之际,张强却摊上了一场大病,是留在考场上继续战斗还是从考场里走出来?张强选择了前者。边考试边治疗,就这样,张强坚持完了所有考试。由于高考失利,张强被调剂到了曲阜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
  而那时的张强,似乎最不愿意学习的就是地理。这一门在中学是文科但在大学却又是理工科的专业,着实让张强开始怀疑人生,数度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而大学期间的一次实习又改变了张强的人生轨迹。“我记得很清楚,一次我们大学实习,就住在南京大学,我跟我们实习老师王玉琦博士说,南京大学很漂亮。王老师就说,那就考研过来吧,在这里读书“。也正是在王玉琦老师的指导下考入了南京大学。张强感慨道,”我这一辈子遇到了很多贵人,很多恩师与朋友”,所以,张强又是幸运的。
  在南京大学,张强学的是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里的环境考古学。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做了就要全力以赴做好。“做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好,做不好还不如不做”这是张强的做事态度,也是他的做人原则。“什么叫好呢?好的标准很多。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尽心尽力去做了,我觉得那就是最好的。如果说本来我能做100分,我却做了99分,我觉得那就是失败的,必须尽全力去做,这是我一直的想法。”张强说道。
  2003年,张强在南京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业,随后在施雅风院士的指导下从事流域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工作。但这让张强犯了愁,相关的知识他并没有接触过,数学也丢得差不多了,气象水文学的学习与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以及计算机编程等工作,这还不包括自己以前未接触过的水文学与水资源学以及气象学大量的原理与基础知识。他就找到了河海大学的陈喜教授请教,陈喜教授向张强推荐了一本《水文统计学》,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以此为基础,张强慢慢步入气象水文学的领域。虽然那时已是博士后,但张强往返于河海大学与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向包括本科生在内的学生与老师虚心请教。这次经历,让张强深深体会到“缺什么就补什么,哪个概念不懂,就回头来去找相关书籍去看,不懂了就问。”那一阵子,张强就像发疯了一样,经常连续几周宅在家里,翻阅参考书,练习计算机编程,熟悉编程案例等等,累了就躺床上休息一下,饿了就吃几粒花生米。用张强的话说,“那时的生活一塌糊涂,昏天黑地”。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近半年后,张强慢慢对气象水学文领域有了初步的概念。而这时,他的身体也支撑不住了,血压等各项指标让当时的就诊医生惊得不行,“你必须马上休息,不然会有生命危险!”但张强似乎并没有太在意,“拼命”已是他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张强又恢复了紧张的工作。
  2005年,博士后出站,张强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外国科学家研究金”资助(洪堡学者),赴德国从事科学研究一年。在这一年里,德方科学家眼里多了一个日夜工作,拼命努力的中国学者。张强的合作导师Stefan Becker教授说“我很奇怪,一般中国的学者来到德国以后,会留有一些时间在德国到处看看,但是张强博士一直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我觉的那太枯燥了,人应该有生活,而不是全部都是工作。但我却被他这种拼命、努力的工作精神而深深感动。 ”
  2007年,张强到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工作了两年。而到香港的选择,也是一位贵人的指点,这位贵人就是当时在Uppsala大学工作的许崇育教授(现为挪威皇家科学研究院院士)。事实上,自2004年始,张强就在许崇育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用张强的话说,“10多年来,许教授一直给予我专业的指导,是他让自己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科研,如何从事科研,什么是学术论文,如何写好学术论文。”幸运从不会从天而降,还要得益于张强的勤奋好学,给当时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做中科院外籍评审专家的许崇育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7~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张强与陈永勤教授合作,开始了珠江流域气象水文过程的研究,2009年结束香港中文大学的工作以后作为“百人计划”人才引进至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系工作。而当年,就被评为教授职称,成为当时该院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中山大学,张强又遇到了陈晓宏教授,陈晓宏建议他去申请一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而当时只顾一心埋头苦干的张强,对“杰青”还一无所知。在陈教授的建议下,从2011年张强就开始申请,申请过程的艰难并没有打垮张强。不管能否申请上,只要尽力了就好;但一旦做了就要全身投入,就要尽全力,一定要做成”张强这样要求自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15分钟的答辩,张强足足把PPT的内容反复修改了几十遍,练习了几十遍。2014年,张强成功通过了申请答辩,而其中的辛酸与艰难,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学科评估会时,张强遇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两人交流得非常愉快,临别之时,史培军教授留下了一句话“你的工作做的很好,后面你一定要跟我联系,你应该去北京发展,你需要更大的平台来施展你的才能。”当张强从南京回到广州,飞机刚落地的时候,他收到了史培军校长发来的一条短信。短信内容很短:“我力邀你北上发展,需要什么工作条件你尽管提。”
  2016年,张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领军人才”引进至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工作。
  张强说:“科研这条路充满了艰辛与汗水。但痛并快乐着,我更是一个幸运的人,这一路我遇到了很多恩师、朋友,正是这些我生命中的贵人,让我一直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有所突破。”而幸运从不是偶然的,只有越努力才能越幸运。“每件事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绝对不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不符合我的逻辑。人是有尊严的,要活得有价值,这是我的一个理念。”张强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成绩斐然——在水文领域“拼命”结“硕果”
  
  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成为水文领域的“专家”,张强用勤奋和努力再次证明“万事要全力以赴,做就要做好”。在10多年的研究道路上,他在流域水文水资源与流域管理、流域生态需水研究、流域旱涝灾害及可能机理、水文统计与模拟以及大尺度水汽循环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做出了自己满意的成绩。至今,他已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做出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对该水文领域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在张强看来,这不是一个选择题,他说“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气候变化及其造成的影响是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水资源系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也最为直接的。气候异常变化导致洪涝灾害、干旱等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及其对生态、环境与水安全及粮食安全等造成的影响正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而水循环研究则是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水资源系统影响的关键,是水文水资源理论研究中最具根本性的基础科学问题,也是急待解决的难题,并成为世界气象组织(WMO) 、联合国环境署( UNEP)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IAHS) 等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及学术研究的热点。对于气候暖化可能导致水循环加剧问题、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水资源量的变化问题、气候极值事件等,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国际学术前沿。水循环研究不仅一直是气象水文学研究的热点与国际学术前沿,更是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难点。而10余年来,张强正是一直围绕着水循环与水资源演变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吸引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对降水、径流和区域水循环系统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和流域下垫面变化导致水循环系统结构的不确定性以及地表水文过程变异,以流域为空间尺度,系统研究流域水循环、流域地表水文过程以及流域水文水资源系统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动态过程、响应特征与响应机制已成为地球系统科学中的重要的科学问题与学术前沿领域,也是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风险管理的应用基础科学问题。但相关研究在华北及西北诸河流域研究较多、较全面,而在华南流域,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张强就以华南流域为重点研究区,开展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多年来,张强从理论与方法研究、水循环变异、地表水文过程变化、洪旱灾害时空特征与机理等多方面对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及气象水文极值展开了系统研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他提出了多时间尺度突变分析方法,解决了突变点遗漏及突变分析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将多重分形理论系统引入气象水文研究中,并解决了分形理论与方法在气候水文学研究中去趋势方法选择的基础理论问题;从降水物理过程角度,揭示了华南流域水循环加剧的具体形式,即连续降水事件降水历时缩短,降水强度增加;通过气温与降水关系的研究,发现气温变化对不同强度降水过程的影响,为全球变暖影响下区域水循环变异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蒸发角度,发现中国三大蒸发变化特征区,并阐明了干旱区与湿润区蒸发变化的差异性及成因;定量论证了强降水过程的链式效应现象,为洪旱灾害群聚效应研究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中国洪旱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时空差异性,揭示了人类活动(灌溉)在减少洪旱灾害损失方面的时空差异性及其与降水、地表水资源量的时空关联。
  张强在专业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其论文也被较高引用。这些年,张强成功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诸多奖项和荣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这句话来形容张强再合适不过,在科研路上,张强一直都在“拼命”。
  
言传身教——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老师”这个称谓,张强更是看重,只有对学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才是他心中一名“合格”老师的样子。
  “我们的团队不叫团队叫部队,现役部队。”张强说,“军事化管理,我强调军人品质,迎难而上,不怕困难,要有能解决所有难题的勇气与魄力。”对于自己的学生和团队,张强的严格是出了名的。比如,在“治疗”学生们普遍存在的拖延症时,张强说必须打“闪电战”。“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效率;在同样的时间内,我们的工作量只有是别人的4倍、5倍甚至10倍,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张强本身就有着强烈的时间观念,因为他一直在“拼命”,他会充分利用所有零碎时间,即使在坐飞机坐火车的途中也随时抓住点滴时间“工作一会儿”。一次,他带领几个学生从广州坐火车去安徽。在上车之前,其中一个学生把刚写完的论文初稿发给了他。而就在学生们嘻嘻哈哈在车上聊天的时间,张强就把论文改好,交到学生手上。当他说在下车时就把文章发给学生的时候,同学们都惊呆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耳濡目染,有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师,学生们也从来不敢偷懒,不敢懈怠。也正因这样,张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到目前为止7年时间,张强指导的研究生中有3人晋升为副教授,1人晋升为教授级高工,1人在香港浸会大学工作,现已为Assistant Professor。“看到他们毕业后发展的很好,我心里比任何时候都满足”张强笑容满面地说道。
  虽说是“军事化管理”,但张强始终是一个暖心的老师,在他的团队,到处充满了“亲情”。当发现某个学生成长遇到问题或困惑时,张强就会主动找学生谈心。“跟学生谈的次数越多,他们成熟得就越快,成长得也就越快,带研究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必须要用心,用时间,要全身心的投入。”张强说,“学生的成长,与老师的付出是有很大关系的。老师必须全身心的付出,才有可能培养出好的学生”。此时,张强陷入久久的沉默,“我亏欠儿子太多,都快11岁了,我却很少陪他,很少陪家人。不过,我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出发,师之本也,更是师之德也。一开始张强得到项目支持极其有限的时候,缺项目,缺经费,张强甚至一度会拿自己的工资给学生发论文。后来,得到的项目资助就慢慢多了,学生的培养也变得宽裕起来,让每一分钱发挥其最大效益。让张强最骄傲的,也莫过于自己的学生“有出息”。
  他还清晰记得,刚到中山大学的时候,没有项目也没有团队,后来勉强有了两个偏文科的人文地理专业的学生。有困难,不怕!要强的张强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个样来!作为张强的第一届研究生,两名学生在张强的指导和培养下也非常争气,获得了多项奖学金及优秀论文奖等奖项,收获满满。这让他如释重负。从那以后,张强所带的学生,基本上斩获了各种国家奖学金、学院奖学金等,成了“拿奖大户”。
  据张强讲,他们不久前又获批了一个面上项目。对于未来,张强也有着强烈的期许:“第一个就是在项目上有些突破,组建比较大的项目团队。第二个就是成果要突破。我们现在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国际水平,一定要站在国际前沿,一定要领跑,而不是一直跟着别人跑。引领整个领域,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张强笑说:“我也有惰性,我也想休息,但不允许,还是想多干点事儿,有生之年给人类社会留下有用的东西,这样活得更有价值。”
  如此地“拼命”,也如此地“幸运”,但岁月在张强身上留下的痕迹也越来越深。刚刚40岁出头的张强,几年时间,已从青丝到如今明显的白发。而这根根倔强的白发,不正是张强“顽强”“拼命”的最好写照吗?
  
专家简介:  
  张强,1974年生,山东沂水人,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地理系;2003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作为洪堡学者赴德国从事科学研究1年;2007年,到香港中文大学工作2年;2009年,“百人计划”人才引进至中山大学;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领军人才”引进至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工作。
  长期从事流域水文水资源与流域管理、流域生态需水研究、流域旱涝灾害与致灾成害机理、水文统计与数值模拟及大尺度水汽循环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等研究。至今,已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相关项目等近30项。多次应邀赴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以及进行培训授课等,并两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学术报告,主持国际会议1次,主持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专题报告会20余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161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143篇,SCI总引3100余次,SCI他引2400余次,论文H指数30。现为IAHS国际水文科学学会会员、德国洪堡基金会终身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环境学会环境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of Hydrology, Hydrological Processes,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等4个国际知名期刊副主编与编辑,地理学报英文版,灾害学等其他国内外8个学术期刊的编委。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