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8
——记中国气象学泰斗叶笃正
文 王薪童
2013年10月16日,我国气象学主要奠基人叶笃正安然离世,享年98岁。直至他去世前不久,他还对采访他的媒体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叶笃正去世后,他的学生们追忆起老师,不约而同用了同一个词——伟大。在学生眼中,无论是学术造诣,还是人格品行,叶笃正都配得起“伟大”一词。
70年问天,叶笃正结束了这一段漫长的求索之旅。追风逐云,他在废墟之上建起了一个无人敢轻视的气象大国。
道台之子的革命之路
1916年2月21日,天津城里的大户叶崇质的第七子诞生了。叶氏望族,祖上辈出封疆大吏,叶崇质的祖父叶伯英曾在清光绪年间担任陕西巡抚兼钦差阅兵大臣、封一品大员,曾得慈禧所赐头品顶戴,赐“福”字。叶崇质也曾官至清河道道台。刚刚降生的第七个儿子并没有给这个大家族带来多少激动。叶崇质只是依据《礼记·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句,为七子命名为笃正,望他成为诚笃之人。
在目睹清廷败落、经历社会混乱与动荡后,叶崇质弃官赴实业,先后在天津参与开办三家颇具规模的工厂,还曾担任华新银行(中国实业银行)的总经理。尽管叶崇质在实业抱负上颇有建树,但他的思想却依然保守。在子女的教育上,他推崇封建社会的传统私塾式教育,对于新学堂并不买账。在14岁考入南开中学前,叶笃正与其他兄弟一直接受私塾教育。叶崇质也从没有因商务繁忙而含糊过对儿子功课的考察,每日严格的功课抽查让孩子们读书不敢有丝毫怠慢。
随着学识的增长,年少的叶笃正开始渴望了解高墙之外的世界。1930年,叶笃正考入南开中学,开始全面认识这个社会。南开中学以理科著称,一直接受私塾教育而以文科见长的叶笃正选择南开,有着自己的打算。“选择学校关键要了解这所学校的治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此前,叶笃正的几位兄长都就读于南开中学,叶笃正常听到兄长们讨论学问、社会时政与校长张伯苓的教育理念。“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群。”张伯苓先生的九字教育思想一直深为叶笃正赞赏与钦佩。“允公允能”即为爱国,为国贡献;“日新月异”即创新;“群”意在群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在张伯苓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南开中学在社会联系、能力培养与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叶笃正正是这种先进教育理念的受益者。就读南开期间,他跟随老师赴山东曲阜追寻中国文化源流,登上泰山感受祖国秀美山川,甚至还在老师带领下拜会了冯玉祥将军,对祖国的热爱与救国的激情逐渐被点燃。
“九一八事变”后,举国激愤,学生尤甚。南开中学的学生群情激昂,想要走出校园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张伯苓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不希望学生到校外去做无谓的牺牲。因此,他严格限制学生出去游行。年轻气盛的学生们不满学校的做法,集体到校长室去请愿,一开始据理力争的学生们最后一个个都离开了,唯独一个学生仍然对张伯苓义正词严地说个不停,这个学生就是叶笃正。
“我从事教育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你这么不明事理、不知好歹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我教不了,也管不了,你就等着被开除吧!”一向温和的张伯苓拍着桌子对眼前让他无可奈何的叶笃正厉声道。当时叶笃正正面临毕业,幸亏因成绩优异,几位老师跟校长力保才免于被开除。
科学救国
1935年秋,叶笃正以全班榜首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也正是这一年冬天,举世闻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了,叶笃正也在学生游行的队伍中。此后,学生又爆发多次游行,叶笃正甚至曾被军警追捕险些丧命。
此后,学生运动转入低潮,为了宣传抗日,叶笃正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随后,先锋队并入青年救国会,叶笃正参加了由中共地下党员刘毓衡领导的学生救亡团体,到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军队里做宣传工作。叶笃正跟随部队辗转于山西、陕西、河南一带,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常常吃不上饭,几个小伙子只能举行“精神会餐”,说些曾经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但无论走到哪,叶笃正都随身背着两本书,时不时拿出来学习。
一次,卫立煌的司令部在垣曲县安营扎寨。一个夏日的拂晓,还在睡梦中的叶笃正被叫醒,命令他立刻赶到王屋镇,把救亡团派到那儿的小分队调回来,因为日本人已经打到离王屋镇5里地的地方。
叶笃正所在的垣曲县离王屋镇有95里地,叶笃正独自冒险上路。急行15里后,见有部队挖工事,叶笃正上前询问,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人要打过来了,得保护司令部过河”。又急行15里,他看到了同样的情形,得到了同样的答复,同时被告知前面已经没有中国军队了。“前面已经没有中国军队了,而留下来的军队也准备不战而退”,这令年轻的叶笃正心寒不已。
为了保证安全,叶笃正找来一个老乡,弃大路走小路,迂回前进,终于到了王屋镇。他找到小分队负责人传达团长指示,负责人则告诉他:“日本人距此还有20多里,且没有继续前进的样子。如果老百姓看到我们走,势必会引起恐慌。”叶笃正被留下来休息了一晚,翌日启程。
这件事改变了叶笃正投身革命的想法,他深刻认识到国民党军队的无能和懦弱,“一个堂堂战区司令部,对四五十里外的敌人竟然如此不知情,又怎么能打胜仗?”此时,又逢当时的女友离开了自己,遭受双重打击的叶笃正离开了卫立煌的部队。得知学校迁至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大并开始复课后,他决定重返校园,完成学业,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中兴业,须人杰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这是西南联大校歌中的一句,与重返科学征途的叶笃正的心情不谋而合。1937年,叶笃正来到西南联大,将物理作为自己的专业。一次偶然的邂逅却让他将气象学作为自己毕生的选择。
叶笃正推崇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要有科学,也需国民有强健的体魄,因此平时他热衷体育锻炼,尤其酷爱乒乓球。一次,经球友介绍,他结识了同系学长钱三强。叶笃正把自己打算研修物理学的想法告诉了钱三强,钱三强沉思片刻后说:“你不要念物理,还是搞点实用的学问吧!气象学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空白领域,我看你还是学气象比较好,中国的气象科学太落后了。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正是钱三强一番话,让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学,转向气象学。
1941年,大学毕业一年后,叶笃正考入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成为气象学家涂长望和物理学家王淦昌的学生,专攻大气科学。此时,浙大临时校址在贵州遵义,条件艰苦,却会聚了陈建功、苏步青、王淦昌、卢嘉锡、谈家桢等一批名师大家。叶笃正倍加用功。没有电灯,他就用桐油灯夜读,时间长了,脸上和鼻孔常被熏得墨黑。吃饭常常没有菜,他便就着酱油汤下饭。少爷出身的叶笃正从没叫过苦,倒是乐在其中。
在此,叶笃正完成了“湄潭近地层大气电位的观测研究”,在王淦昌的指导下他亲手修复损坏的电位计,每天记录天气对电位的影响。《湄潭之大气电位》一文受到两位导师的好评。
1945年,叶笃正收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是祖国战火纷飞之时,叶笃正抱着科学救国的信念,踏上了异国求学的旅途。从重庆飞印度,再乘船经印度洋和澳大利亚,在海上漂泊一个多月后,叶笃正终于踏上美国的土地。在这个原子弹的诞生地,“诺贝尔奖的摇篮”。叶笃正师从著名气象学、海洋学家罗斯贝,潜心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并有幸加入最前沿学科“大气环流急流现象”的研究团队。
当时,华人在美国饱受歧视,叶笃正决心用实力赢得尊重,因此在学习上很刻苦,哪怕是近在咫尺的风景区他也没时间游览。在师从罗斯贝期间,他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很受罗斯贝的器重。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以方便遇到问题随时记录,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
1948年,叶笃正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此时,他已在欧美多家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10余篇重要论文。其中,博士论文《大气中的能量频散》让他蜚声国际气象学界。文章提出的理论是罗斯贝长波理论的延续,对长波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质性贡献,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影响天气发展的大槽和大脊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理论沿用至今,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三大经典理论之一。叶笃正也成为以罗斯贝为首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此后,叶笃正深受罗斯贝器重,并负责主持了夏威夷气候研究项目,其团队发表文章4篇,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许多科研机构开始以高薪聘请他,美国气象局甚至在华盛顿为其准备好个人实验室,邀请他加盟。然而此时,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邀请信让叶笃正放弃了在美国蒸蒸日上的事业。
“为了气象事业壮大发展,盼你们尽快回国。”这是时任政务院下属中央气象局局长、叶笃正的导师涂长望先生的一封亲笔信。信中的每个字都打动着叶笃正的心——他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当时,叶笃正在美国的年薪已高达4300美元,相当于小型大学的教授年薪。而此时,美国气象局为了挽留他愿意给出更高的待遇。但无论对方如何劝说,得到的都是叶笃正同样一句回答:“不,我的祖国更需要我。”
叶笃正想要回去建设祖国的情怀打动了导师罗斯贝。在当时留学生因抗美援朝紧张局势而被禁止回国的情况下,罗斯贝答应叶笃正帮他弄到去瑞典的签证,再从瑞典回国。“叶,好好努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罗斯贝对叶笃正说。
叶笃正没有等到拿到签证这一天,不久,他听说有一条船要在香港靠岸,允许中国学者乘船,他便匆匆辞别恩师,连夜收拾行装。1950年,叶笃正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带着妻子冯慧,驶向阔别多年的祖国。
结束“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
刚刚回国,叶笃正便迫不及待找到自己的两位老师——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军委气象局局长涂长望,希望立即开始工作。经过两位老师的安排,原本想去清华大学任教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九章对他说:“我国气象学事业刚刚起步,底子还太薄,最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去奠定基础,去开拓发展。”
当时,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南京,叶笃正被任命为北京工作站主任。说是工作站,实际不过是一处位于西直门内北魏胡同里的破旧房子。在这里,叶笃正和其他十余个工作人员组成了研究组,充满激情地准备开展气象研究。
一直在美国从事研究的叶笃正,其所见的实验室皆是地面图、高空图甚至计算机俱全。而这间狭小的办公室里,除了一张简单的地面图之外什么都没有,连天气预报必备的高空图也没有。一切从零开始,叶笃正没有犹豫,卷起袖子,决定自己画图。画图并不是什么简单的工作,但所幸叶笃正在美国曾亲手绘制过高空图。在他的指导下,所有人一起努力,第一张500百帕的手绘高空天气环流图完成了。
在绘制完最后一笔后,一向气氛严肃的办公室瞬间一片欢呼声,大家相互击掌,晚上还搞了一个庆祝仪式。叶笃正亲手把这张巨幅高空图挂在墙上,激动地对大家说:“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中国结束了。”或许因为这段往事,叶笃正有生之年一直重视科研人员的绘图能力,他还曾向中央气象局局长建议,新来的预报员必须首先会画天气图。
以这张天气图为起点,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开始起步。叶笃正从怎样看天气图开始教起,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气象工作者。从1950年到1966年的十余年中,他研究的领域从原有的天气动力学、气候学扩展到大气物理学,并开拓了数值预报、大气探测、云雾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大气电学、大气湍流等新的分支学科。
1958年,叶笃正和顾震潮担任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气气候研究室主任,使该室成为研究所成长最快、成绩最突出的研究室。到1965年,研究室共有183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4人。在叶笃正的带领下,形成了素有气象界“四大金刚”之称的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杨鉴初为核心的优秀研究集体。
在叶笃正众多研究成果中,离人们生活最近的要属数值天气预报。我国的数值天气预报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0年,世界上第一篇数值天气预报论文发表,引起了叶笃正和顾震潮的重视。顾震潮带领一批年轻人立刻开始研究。但做数值天气预报需要计算机,我国当时还没有。大家就用手算图解法试验,同时还就有关科学问题展开研究。有了深厚的学科储备,1958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后,他们立即开始了数值天气预报试验。1969年,国家气象局正式发布短期天气预报。1975年,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还处于低谷时,叶笃正发表了《近年来大气环流数值试验的进展》,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发展,并对一系列问题发表前瞻性意见。
1978年,原国家计委气象组在一次会议上,做出了建立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决策,决定把气象科学研究所部分人员调到中央气象台。这个动作意味着叶笃正多年的研究成果此刻到了转化成生产力的时刻。中国的数值天气预报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叶笃正建议,借用国外先进模式,在应用中消化改造,发展中国的模式。
由于这一技术路线的正确,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起来。很快,研究人员就把视野放在3~10天的中期数值预报上。又用了10年时间,我国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建立起来,与此同时,我国的天气预报大型计算机系统也随之完善。
为了支持气象局的数值天气预报工作,叶笃正指派大气物理研究所一批骨干直接参与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建设工作,打破门户界限。1981年起,他先后在国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点将,推荐他们到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访问、工作、学习,其中很多人成为“七五”期间开展的中期数值预报研究和业务建设骨干。
揭秘西藏风云
在气象界,曾有这样一种说法:青藏高原是中国的,因为它的主体在中国;青藏高原也是世界的,因为它的影响波及世界。这样一个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的大块头横亘于大气之中,不可能不对大气环流产生巨大影响。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虽然已经有了关于地形对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但青藏高原气象学却还是一块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揭开青藏高原气象之谜,叶笃正带领一众气象工作者开始了对青藏高原上环流、天气和气候以及青藏高原对东亚环流和天气影响的研究,叶笃正也因此成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奠基人。
20世纪50年代,叶笃正与人合著《西藏高原气象学》,就此开辟了青藏高原气象这一新学科领域。1979年,叶笃正、高由禧等人合著《青藏高原气象学》,对青藏高原大气运动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及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内容涵盖青藏高原上特殊天气和气候规律,高原天气系统的生成、移动和演变特征,提高预报准确率,高原热力和动力特性对东亚大气环流甚至整个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作用,以及高原对下游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这些研究为中国天气预报和数值预报提供了物理依据。
20世纪50年代初,在两次科考队收集的数据基础上,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的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联邦德国天气学家弗隆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同时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直到叶笃正与弗隆提出这一理论时,青藏高原是热源还是冷源的问题才有了答案。由于叶笃正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青藏高原气象学》如今被国际公认为最权威的奠基性著作,被国际气象界广泛引用。《美国气象学会通报》1991年在介绍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叶笃正的科研成就时指出:“他在世界上第一个确认西藏高原的热力效应并且用数学方法加以表述,而在此前人们主要是把高原作为动力机械强迫来对待。”2003年《世界气象组织通报》说,叶笃正是提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夏季是热源、冬季是冷源的第一人。
视全球见未来
“叶先生之所以伟大,原因之一是他的视野非常开阔。”叶笃正的学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刚说,“有的学者在某个领域研究得很深,有的学者能够开创新的领域并攻克该领域的难关,叶先生在这两方面都极为出色。”
20世纪80年代末,叶笃正提出要研究全球变化的设想。当时有人反对:中国的事情还没有做好,怎么就开始做全世界的?事实证明了叶笃正的预见性。
1982年,由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提名,叶笃正担任了由国际科学联盟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建立的世界气象研究计划联合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并连任两届。在担任常委期间,他参与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制订。与此同时,叶笃正开始在我国组织与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有关的研究。1985年,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成立,叶笃正担任委员会主任。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特色是把地球的有生命过程和无生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强调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这是迄今为止地球科学最大、最复杂的一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从一开始,叶笃正便积极参与了研究的规划,并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叶笃正的名字已与全球变化研究这项世界瞩目的国际合作项目联系在一起,他被世界气象组织评价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创者”。
20世纪90年代,叶笃正曾自筹资金开展“中国全球气候变化”预研究,为现在很多研究打下了基础。自从80年代开始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后,叶笃正在这一领域进行了长达20年的不辍研究。他的许多预见逐一成为现实,全球气候变化的命题也变成最受关注的科学与经济话题之一。
“我已经快90岁了,一直生活在北京。记得年轻时,北京每年都下很厚的雪,可现在很少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不但影响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进入21世纪后,在人们沉浸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喜悦时,叶笃正多了一份深深的忧虑。在这种忧虑下,“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应运而生。
“有序人类活动”是叶笃正晚年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他为应对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负面影响开出的一剂药方。2003年气候变化国际讨论会上,叶笃正作为大会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在开幕式上作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报告。他指出,以往人类活动多是无序的,今后人类应当约束自己,从事有序活动。有序人类活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和判断指标,同时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理论和实际措施。
这一年,叶笃正已87岁高龄,仍在为气候变化研究奔走呼号。
大师风骨
1979年,刚刚经历“文化大革命”非人的摧残,恢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的叶笃正被派出访问美国。30年后再度来到美国,叶笃正感慨万千。接风酒宴上,当年曾极力劝阻他回国的好友、美国科学家卡普兰教授问道:“30年前你放弃了优厚的待遇,义无反顾回到中国。这片赤子之心换来的是什么呢?是折磨、是飞来横祸,你现在一定很后悔当初的决定吧?”叶笃正回答:“我永不后悔。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了,哪有心思再去计较这些陈年往事呢。如果我不回国,首先对不起国家,第二对不起事业,对不起现在的工作,那才是真正的后悔。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把一个国家的气象科学提高到一定的水平,那么这比他写多少篇论文所做的贡献都要大。”
叶笃正对中国气象事业的贡献,一是体现在对其学术理论的提升,二是体现在为气象事业培养出大量杰出的人才。“文化大革命”前,他培养了7名研究生。1978年以来,他又培养了11名硕士、20名博士。现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周秀骥、巢纪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都是当年在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气气候研究室打下的科研功底。黄荣辉、吴国雄、李崇银院士都是叶笃正的学生。
叶笃正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他曾说自己科研的秘诀是:求实求实再求实,认真认真再认真。他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如此。一次,叶笃正问一个学生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学生回答“差不多吧”。叶笃正当时就火了,生气地问道:“什么叫差不多?到底差多少?”
与自己的导师罗斯贝相似,叶笃正也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包括与他不同的意见。他曾说:“我最不喜欢唯唯诺诺,只会照你说的去做,而没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我希望自己的学生有独立的学术见解,敢于和我说不。他们的成果比我大,才是我的成功!”
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流行一种臭氧观测方法。年轻的科技人员魏鼎文写了一篇文章,指出这个方法的结果不是唯一的,被许多人包括一些权威认为是错误的。叶笃正独具慧眼,认为这篇文章有创新,并支持魏发表了这篇文章。后来文章逐渐得到国内外承认,被认为在臭氧观测领域有重大贡献,魏鼎文现在已是赫赫有名的臭氧问题专家。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荣辉眼中,恩师叶笃正不仅是学问上的大师,也是做人的大师。“他一向治学严谨,写文章从不用大字眼。”一次,黄荣辉起草论文时用了“叶笃正发现”几个字,叶在审改时改成了“叶笃正指出”。“文章里不要用大字眼吓人。我的一个观点,又不是科技上的重大发现。”
2004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楼装修,办公室进行了调整。研究所给叶笃正安排了单独一间办公室。他不去,非要和同事们挤在一个大办公室里,“这样很好,可以常和大家在一起”。
叶笃正与大家亲近,所以平时也有许多人求助于他,常有人拿着论文请他审阅。有些文章署了他的名字,如果他没有参加研究,他绝不肯署名。凡是署了他名字的文章一定是他参与过研究或修改过的。这种修改常常不止一遍,往往在反复修改后才肯署上他的名字。进入高龄后,叶笃正的视力下降严重,但修改文稿时他还是坚持亲自操刀,趴在纸上一遍遍地修改。
2003年,叶笃正获得有“气象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气象组织奖;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小行星被以叶笃正的名字命名。一系列令人高山仰止的荣誉似乎已为他的成就做出了定论,而他却依旧坚持每周一、周三、周五去大气所办公,并“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他一直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从课题思考到学生建议,被记得满满登登。
“我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完成大部分计划,人生将没有遗憾。”叶笃正在世时,曾对自己提出这样的希望。直至去世,他用不辍的科研姿态与等身的科研成果交出了人生圆满的答卷。
参考文献
[1] 王舒.叶笃正传·风云人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 喻思娈.程晨.气象学泰斗叶笃正逝世,弟子追忆——坐看风云七十载[N].人民日报,2013-10-18(9).
[3] 杨维汉.叶笃正:耄耋之年仍“笑揽风云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6-01-09(7). 科
专家简介:
叶笃正,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安徽省安庆市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气象学会原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名誉所长,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2013年10月16日,叶笃正安然离世,享年98岁。
贡献
叶笃正从事地球科学研究70余年,为地球科学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学术界对叶笃正的评价是,他使中国的气象研究变成了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他的努力,中国的气象科研始终与世界保持同步。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曾用“广受尊敬、世界闻名”来赞誉叶笃正。
此外,叶笃正还是中国大气科学界科研和教学的重要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他为中国气象界培养造就了几代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仅培养大气科学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就多达6人。如今,叶笃正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堪称桃李满天下。
叶笃正是一位爱国、爱人民的科学家。这不仅表现在他1950年离开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世界气象科学发展的芝加哥学派,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上,也表现在他所从事的东亚季节变化的突变、青藏高原的影响、北方干旱化趋势等科研课题都在为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叶笃正在大气科学领域研究成果丰硕,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与他人合著专著12部。
荣誉
1987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8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
1995年 第一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03年 世界气象组织授予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IMO)最高奖
2005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10年 国际永久编号第2789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叶笃正星”
2011年 首届创新方法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