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8
本刊记者 吴 彪
“在畜牧业主要产品,即肉、蛋、奶、皮、毛、绒中,羊除了不产蛋,其他畜产品都可以生产。”与羊打了30多年交道的王建民,说起他的“老伙计”就像是在说一件珍宝。王建民是山东农业大学二级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羊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已过知天命之年,在地方羊遗传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有人曾问他:“你个人在山东羊产业发展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他总是谦逊地说:“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仅仅起了一些促进作用。”
干一行爱一行
——从“老团干”变身“羊专家”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美”字释为“甘也,羊大则美”,朴素地认为羊大味道更好。我国驯化和饲养羊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羊在满足古人口腹之欲外,还广泛深刻地影响着祭祀、农业、文字等。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饲养羊渐渐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广泛分布于高山、平原等多种生态环境和生产系统中,适应性强,且能生产提供肉、毛、绒、奶、皮等多种畜产品。羊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能提供更多鲜美的食材,对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也有着重要作用,是畜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1984年7月,21岁的王建民从山东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留校担任畜牧兽医系学生辅导员,不久被调入学校团委工作,担任校学生会专职秘书长,成为一名政工干部。所以,20年后一位老领导称他是“老团干”。
那个年代,如果不出意外,王建民很有可能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下去,而一次偶然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1985年初秋的一天傍晚,教我《养羊学》课程并指导生产实习的郝思英老师找到我,因为他要调离学校,系领导让他物色接替人选,他问我是否愿意担任养羊课的教师工作,给我分析了当大学教师的优势,我表示愿意,于是我又被调回畜牧系,开始了养羊专业课的教学生涯。”王建民回忆。
在当时,养鸡、养猪行业呈现一片兴隆的发展景象,有的同学和朋友认为“搞养羊应该到牧区去,在山东农区是没有前途的”。“但父亲的话一直鼓励着我,他说‘干革命工作应服从组织安排,不能挑三拣四的,要干一行爱一行,只要好好干就会有前途,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脚踏实地的长期实干态度,干啥也不会出成绩的’。”在父亲的鼓励下,王建民决心在养羊这个行业中做出成绩来。
刚参加工作时,他常跟随教研室的老教师们,到嘉祥、郓城、崂山、岱岳区等地“跑生产”,为养殖场户和兽医站解决生产难题。王建民常默默观察老教师们如何准确地查找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同时也不断在生产实践中“充电”。几年后,王建民已经可以独立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工作。那时,山东省养羊业几乎全部是农户分散饲养方式,基本没有上规模的养羊场。王建民与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帮助政府部门制定羊、牛等草食动物饲养业发展规划,为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还骑自行车或乘摩托车到村里挨家挨户地转,现场讲解羊的养殖技术。很多地方畜牧局和企业纷纷向他咨询全国养羊行情、养殖效益、生产新技术、羊场规划与设计等,甚至有些人在种羊交易出现纠纷时,也会请他出面协调。在实践工作中,王建民逐渐成长为一名“羊专家”。
咬定青山不放松
——挖掘、保护地方羊品种资源
从专业角度看,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增产增效的基本要素,但培育良种的素材则来自原始的地方品种,也就是说地方品种资源是培育当代或未来畜禽良种的育种材料或“基因库”。山东养羊业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地貌、适宜的气候环境和优越的饲草料资源等有利条件,为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的形成创造了基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山东省开展农业资源调查时,畜牧部门的技术人员就发现了“莱芜黑”“牙山黑”“沂源红毛羊”等性状优异的当地山羊群体。在“跑生产”时,王建民也开始留意山东省羊品种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仅有些种群遗传性不稳定,而且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普遍青睐国外引进品种及其与当地品种的杂交羊,很多地方羊品种饲养量大幅度下降。
1996年,第六届国际山羊大会在北京召开,王建民参加了一个以全球羊品种资源保护为主题的 FAO 圆桌会议。在会上,他听取了来自不同地区行业专家关于绵羊和山羊品种资源濒危状态的报告,阅读了会议汇编资料。会上的见闻使他深受触动,并强烈意识到:“地方羊品种资源经过几千年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存留下来,有其独特的生产性状和适应机制,这是引进品种和杂交群体难以替代的。”
王建民预测,如果一味地推崇引进品种和杂交群体,很快就会使一些宝贵的地方羊品种资源消失,这也意味着其独特性状和基因库的丧失。此时,王建民开始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挖掘、保护地方羊品种资源上,并尽最大可能地加以利用。如果说王建民最初投身养羊专业的教学推广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那么,现在选择将研究重点放在挖掘、保护和利用地方羊品种资源上,则更多的是使命和责任。
于是,王建民带领课题组以实现地方品种资源有效保护与产业化开发有机结合为总目标,在独特种质群体挖掘、分子遗传特性评估、有效保护体系建设、优异种质利用模式等方面展开了攻关研究。
在连续多年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王建民等采用科学调查方法和现代遗传育种理论技术,新挖掘出牙山黑绒山羊、莱芜黑山羊、鲁中山地绵羊和泗水裘皮羊4个具有独特性状的羊品种资源,它们与鲁北白山羊共同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至此,山东省的12个地方羊品种资源全部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志。其中,牙山黑绒山羊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好、产绒量高等种质特性,成年公羊平均产绒量为640.60克,成年母羊478.23克,是国内产绒量最高的黑山羊品种;莱芜黑山羊具有四季发情、繁殖力高、被毛纯黑等优异种质特性,经产母羊平均产羔率可达220%,多羔率为85%,是国内繁殖率较高的黑山羊品种;鲁中山地绵羊和泗水裘皮羊的共同特点是适应中高山地丘陵放牧饲养。
2009年10月,王建民与文登市畜牧部门联合培育的文登奶山羊新品种,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畜禽新品种证书。该品种的个体产奶量为833.19千克,平均产羔率202.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品种培育过程中,他们还建立了开放式公羊核心群农区育种模式和高产奶山羊饲养技术体系,这为王建民后来主持制定我国第一个奶山羊行业标准《奶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奠定了基础。
此外,王建民等还采用蛋白质、微卫星DNA等分子多态性方法,研究了山东地方羊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其系统发生关系,证明山东省地方羊品种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围绕多胎、抗逆、产肉、产奶等性状,筛选出一批具有育种价值的分子遗传标记,包括93个最有利基因型和110多个具有正效应或负效应的等位基因;首次预测到15个与泌乳有关的高表达丰度的新microRNA和34个与肌肉细胞生长分化有关的新基因,并对其中部分差异表达新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
雄关漫道真如铁
——立足岗位 面向产业
在品种资源保护技术方面,王建民先后解决了包括性能测定与选种选配、遗传机制及基因资源挖掘、保种优先次序确定、近交系数控制等方面的难题。然而,研究成果要想得到推广和应用,还要在目标种群中心区域组建较为稳定的育种核心群,这成为他们要解决的又一难题。
“开展家畜育种工作最基本的框架是要建立包括‘核心群、繁育群和生产群’在内的宝塔式三级繁育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至少一个较为稳定的育种核心群,因为它是开展持续测定和选育的基础平台。”王建民告诉记者,组建核心育种群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原理支持,还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科研经费有限的条件下,经过协调与沟通,王建民等成功取得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例如,牙山黑绒山羊的育种核心群建立得到了牙山林场领导和职工的大力支持,他们为了开辟林场防火道,组建了一个黑山羊群体,就成为了课题组的试验羊群。莱芜黑山羊得到上游乡南栾宫村村委的支持,他们把一个闲置的小学教室无偿的给课题组作为育种群的羊舍,村民的羊群也成为课题组试验测定羊只。课题组借助这些原有基础条件,顺利完成核心群的组建。“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王建民感慨。
按照设想,要真正保护一个品种资源,必须满足4个条件,即“划定一个保护区域,建立至少一个保种场,执行一个品种标准,实施一套育种措施”。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省级以上畜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如品种审定鉴定、地方标准制定颁布、省级保种场认定等。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家种畜禽保种场管理模式的变化,政府一般不再直接投资建场。为此,王建民动员了一批有志之士及企业家投资参与到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工作中,从场址选择、建设规划、育种群建立、卫生防疫合格证的申请等,他都亲自过问,甚至还帮助协调专项资金扶持。有的个体原种场负责人因为资金、土地等原因,在建设中途就放弃了,王建民只能无奈地寻求新场,从头开始。付出就会有收获,终于,王建民课题组创建了全省地方羊品种资源“四位一体”高效保护技术体系,首次确定了山东地方羊品种保护次序、制定了系统的品种资源保护规划,成功促成建设覆盖所有地方羊品种的资源保种场45个和异位保护基因库2个,并建立了一种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构建羊种群分子系谱的新方法,极大提高了地方羊品种资源保护效果。
此外,课题组还创建了“培育推广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多胎品种,开发特色养殖,利用肉羊经济杂交组合进行优质肥羔生产”3种产业化开发模式。提出了不同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方向,构建了集成种羊培育、拉伸膜打包青贮、TMR饲喂技术、机器挤奶技术等于一体的高效养殖标准化综合体。指导建设了64个省部级标准化示范场、完成了14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地方羊品种资源在山东省羊产业中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这一系列成果,是王建民数十年研究的集成,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刘守仁院士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为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提供了成功经验和范例”。
在2014年举办的全国养羊大会上,王建民应邀作了题为“山东省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学术报告。参会的很多专家纷纷表示:“我们一直局限于引进品种和杂交羊的研究,听了你的报告才明白,挖掘、保护及开发利用好地方羊品种资源,也是一个意义深远、内涵丰富的科研领域。”
近年来,在王建民的推动下,山东省的小尾寒羊、崂山奶山羊等被列入农业部年度推广计划,已经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为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品种中心产区的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关养殖技术的推广利用,包括纯种饲养管理、快速育肥等技术,通过出版科普专著、学术交流、区域性技术培训、接待参观考察、电视媒体节目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宣传与推广效果。近3年,仅8个省区不完全统计,推广规模达到9093.3万只,新增销售额近700亿元,新增利润达150余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而今迈步从头越
——不忘初心 风雨兼程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先生的这首诗,是王建民多年科研心路的真实写照。
30载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岁月让王建民从青葱少年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项,育成国家审鉴定羊品种5个,正式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颁布国家和地方标准18部,获授权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件,学校“1512”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数十年间,他始终不忘初心,尽自己的努力,为山东省乃至我国养羊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始终坚信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取得成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更好地开展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王建民在学校为研究生开设了《动物保护生物学》课程,从原来的6个学时的讲座已经被正式列入选修课程;同时,在校院支持下成立了“动物保护生物学实验室”,2013年成立的“山东农业大学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也成了校级重点实验室。
“我的科研团队算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外主要是省畜牧总站及地方畜牧部门的从事羊品种资源保护研究的技术人员,校内是我们实验室的同事及研究生。”据王建民介绍,校内团队成员常年保持在14人以上,由4名教师和10多位研究生组成,教师中包括高级职称3人和中级职称1人。近年来,从事其他畜种的研究团队和一些新进的青年教师,也都做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正逐步形成山东农业大学遗传繁育学科建设发展的一个特色方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科研之外,作为教育工作者,王建民始终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多年的教学工作,让他深刻意识到,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教师本身的科研与教学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较高的学术素养,要对产业现状有深刻理解、对知识技能熟练掌握、甚至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心理品质的成长。人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随着知识迭代速度的加快,王建民始终保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在他评上教授职称的3年后,成功考取了山西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的博士生,师从岳文斌教授。在4年的读博过程中,在导师组的指导帮助下,他潜心学习分子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十几种遗传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对他后来的科研工作带来重要影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王建民注重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譬如,对于本科生,他主要教授本专业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研究生,则提倡自主学习相关学科知识,重点培养其发现问题、掌握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科研能力等。
身为博士、硕士生导师,王建民要求学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善于思考,特别是善于打破常规思维考虑问题。同时,还要求无论学习、做事,精力都要集中,并且具有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等。严师出高徒,至今,他已培养和正在培养研究生50余名,这些学生都已成为学科的后备军。
王建民的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羊”展开的,过去是这样,现在和将来还是这样。近期,王建民仍是在围绕山东省地方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着紧张的研究。比如,承担的肉用山羊新品种培育正在逐步推进,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培育的肉用山羊新品种“鲁波山羊”,经历了杂交创新和横交固定阶段,已经进入了选育提高的关键阶段;羊优异种质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已经全面铺开,已经发表20余篇SCI论文,此类基础研究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