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科技想要什么》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04

      这本书的译者说:“我深刻地感受到,在西方,或者至少在美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关注的不只是具体的某项技术或产品,更多地是思考科技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它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冲击。这是自培根、牛顿以来西方所形成的科技人文传统的延伸,可以按照中国的古话称为‘为科技立心’。”
  读过这本书的人说,科技原来是一头大鲸鱼,我们只看到了它的尾巴;也有人说,国人最擅长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往往却把石头当成了河。摸到信息技术,说这条河是信息化,摸到了生命技术,就说这条河变了。
  评价该书作者,有人认为从凯利的自述来看,他就是那个嬉皮时代的典型人物,漫游与修行,科技与禅,把它们融合得很好,高级鸡汤做法的示范者,是犹如瑜伽大师一般的存在。总之,不论是作者本人还是书的内容本身,都带给了人们一些难能可贵的思考。
  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作者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在他看来,技术是人的第二皮肤,科技作为整体并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他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包括创造大脑这一得寸进尺之举。不过,为了让人类创造的世界实现收益最大化,需要对这种全球体系产生的问题和代价保持敏感。凯利详细讲述了值得我们学习的阿米什“早期使用者”和其他批判科技自我主义倾向的人所具有的智慧。“通过倾听科技的需求,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加出色地做好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科技;通过采用主动融合原则,我们可以驾驭科技,使之发挥最大作用;通过遵从这种类生命系统的长期原则,我们可以获得它的全部馈赠。”这是凯利新科技理论提供的三种实践经验。
  令人吃惊的是,凯利还宣称: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6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6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7种存在方式。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这是一个超乎常人思维的新鲜想法,这本书也就成了关于科技的巅峰之作,说不定未来将会成为现代思想体系中的一座里程碑。
  

作者简介:


  凯文·凯利,1952年出生于美国东北部宾夕法尼亚州。19岁时,他从罗得岛大学退学,做了8年左右的独立摄影师,去过亚洲十几个国家。1979年,27岁的时候,凯利去中东的耶路撒冷成为基督徒。之后,他骑自行车穿越美国大陆,然后参与创建《连线》杂志,并在前7年里担任执行主编。这些年,他在《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科学》《时代》和《华尔街日报》等许多出版物上发表文章,已出版著作包括《失控》和《新经济的新规则》等。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