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马文会:根植云岭 情系有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08

——记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马文会教授及其团队


  本刊记者  王 辉
  
  


  彩云之南,云岭之巅。我国的云南省不仅风景秀美,矿产资源更是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资源种类众多,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
  而近年来,在众多有色金属的开发中,对金属硅的需求越来越大。超纯的单晶硅可作半导体材料,多晶硅又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
  在当今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时代,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发展也对硅材料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冶金硅是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其纯度对产品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其提纯精炼处理,以降低其中的杂质含量。在这条技术发展之路上,有这么一支团队,扎根云岭,不断创新,立志为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这支团队,就是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硅冶金与硅材料创新团队,它的带头人正是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马文会教授。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传承创新,不畏艰险,攻关克难,在低硼磷工业硅生产新技术、多晶硅制备新技术及新能源材料制备等领域创下了骄人成绩。
  

为清洁能源而战


  有色金属工业作为高载能行业,其生产集中度小,能耗较高。就目前而言,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与世界水平相比,其技术水平、生产工艺以及设备能力和产能,都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成为制约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亟需努力改善。
  作为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马文会也深深感受到身上担子的重量。在有色金色冶金技术和材料领域,马文会带领团队根据国家战略重大需求,特别是围绕军民融合所需,不断在传统基础行业上进行创新,他说,“希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做更多的贡献,服务于国家发展。”
  而从一开始,马文会就想到要为经济发展做一些实在的事,他决定选择从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做起。从不熟悉到逐渐了解,再到喜欢,马文会已在这一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
  2014年12月,马文会团队的“低硼磷工业硅生产新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团队在深入研究工业硅生产过程中杂质特性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工业硅生产技术,经过多年不断攻关,成功开发了“生产原料调控—矿热炉强化冶炼—新型精炼剂和抬包高效炉外精炼”生产低硼磷工业硅新工艺。这项技术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产效率也显著提高,同时提高了冶炼过程矿热炉熔池区域的温度,实现了渣、金高效分离,硅的损失率降低50%,实现了低硼磷工业硅生产新工艺的产业化应用。据马文会介绍,目前云南及新疆、宁夏等相关企业所生产的低硼磷工业硅产品得到高度认可,并长期供应美国知名企业。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低碳技术,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发展,这也是马文会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利用碳循环的理念,不断尝试,马文会团队成功开发了新型生物质碳还原剂,并且得到了产业化的应用,可以在自然界中自然循环,从源头上解决了碳排放的问题。马文会欣慰地说:“这个技术也是经过多年的攻关,和企业合作,现在已经应用得非常好了。”
  该技术对行业的技术进步也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鼓励。马文会殷切表示:“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从事传统产业的人关注低碳技术的发展,希望它能给行业做一个示范,共同致力于传统产业低碳技术的转型发展。”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益于民”。这是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戴永年院士的格言,也是当今马文会带领新一代团队所坚守和传承的,“敢于创新,奔向一流”。
  从1992年进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到2001年获得冶金系有色冶金专业博士学位,再到今天,马文会已在这片熟悉的热土上奋斗了整整25年。从讲师到副教授,从教授再到院长,一步步身份的转变,让马文会感受最深的就是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这一路走来,马文会坦言,经历过很多失败,也有过很多质疑,但对于每一次技术的创新,他和团队都始终充满信心,硬是坚持下来,并最终取得可喜成果。
  马文会说:“这其中离不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精神支持。戴院士已近90岁高龄,可他追求科研的脚步从未停止,纵使有病缠身,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为团队传递最新的前沿资讯,指导团队的科研项目。这种精神让人感动,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
  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传帮带”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在戴永年院士和老一辈科研人身上,马文会看到了“热爱”“兴趣”“情怀”。不论做学问还是做科研,兴趣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有了兴趣,还要贵在坚持。科研如登山,并非一马平川。马文会说:“坚持很重要,因为整个科研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会遇到挫折也会遇到失败,这时候就必须有信心坚持下去。”
  而对于团队发展,“创新”一词是马文会多次提到和强调的。“传统行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这需要不断的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取得突破性成果。目前,我们也正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寻求新突破。”他这样说道,“ 作为工科工程类的学生首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其次是要有团队协作意识。工作必须要有创新,要敢于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学业上,就是在产业技术服务上都必须要创新,要为我们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科技成果要转化成生产力


  就像戴永年院士所说要“展于创、益于民”,科技成果要转化成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百姓,才更有价值和意义。秉承这一理念,马文会团队始终坚持“要做一些对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科研事业”。  
  “2004年团队刚刚组建,在戴永年院士的指导下,团队在高纯有色金属材料领域取得新的研究突破,之后主要侧重于研究硅冶金、硅材料。”马文会介绍道。短短10多年时间,他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在低硼磷工业硅生产、多晶硅制备新技术及新能源材料制备等领域开展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7项、已获授权41项,成为硅冶金领域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最多的科研团队,在国内外备受关注。
  2003—2004年,马文会获日本政府资助在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刚回国的马文会,做了一件事。他动身前往怒江州泸水市,考察硅工业特色园区建设项目。马文会介绍道,在云南越偏远、越贫困的地区,水电资源就越丰富,这为发展硅工业提供了清洁电力保障,如果通过发展硅工业拉动经济发展,政府就有资本完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同时还能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而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正是马文会做科研事业的初衷。“搞科研,归根到底,是要做出新的成果并转化成生产力。”马文会也常常这样鼓励团队成员,希望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行业做出更多贡献。“让科研成果落地在云岭大地上,让当地经济得到切实发展,让百姓得到最大实惠。”
  近5年来,在马文会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有5项研究成果已在云南、新疆、宁夏、浙江等企业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累计新增产值超过40亿元。该团队的创新成果为我国硅行业的新型冶炼技术开发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成功示范,增强了我国工业硅行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对解决地方就业问题、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实现工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立足云岭,走特色发展之路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其并不能像东部地区一样拥有优越的科研条件。但马文会和团队始终在坚持着,他们在传承前辈们的科研精神同时勇往直前,也展现出了对有色冶金这一行业的执着、坚持和情怀。
  虽然地处边疆,马文会和团队却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立足当地,服务区域,在清洁产能和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不仅与发达国家合作,还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合作,这是我们的特色。”目前,这一特色的国际化思路也正在逐步实现。马文会介绍道,清洁载能技术目前已与老挝、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进行合作,部分已得到产业化应用。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学术的碰撞和交流,这也是马文会非常看重的。在国际学术与交流合作方面,团队与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及挪威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东京大学合作在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硅材料国际合作研究室。双方互派青年老师或学生开展联合培养或课题合作研究,对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快速掌握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国际合作将人才“送出去”并“引进来”,不仅为团队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更让团队充满创新活力。
  至今,马文会已组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4次,国内学术会议10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或组织委员会委员7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0余次,其中作特邀报告10次。与东京大学及挪威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实质性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同时,团队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倡议,重点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培养冶金与能源领域人才400余人次;与国家央企合作2017年招收了“丝路奖学金”本科学历班;与泰国清迈大学、纳黎萱大学等联合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及研究院;正在与斯里兰卡建立清洁载能产业研究院以及与老挝建立工业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老挝企业生产实际中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学生培养上,马文会作为副导师与王华教授联合指导的研究生中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1篇、指导的毕业生中荣获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获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获中国真空学会优秀硕士生奖2人。2014年,马文会带领的冶金系获得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先进集体,2017年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团队获教育部滚动支持。而马文会个人于2014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云岭学者”。
  “搞科研没有弯路可走,更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深深扎根土壤,才能结出硕果。马文会团队也在坚持这一点。“特别是到一些贫困地区后,更发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它确实是一种社会责任,我希望我们这一代团队,在继续传承老一辈科研人精神的同时,不断创新,能够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争创国家双一流。”
  扎根云岭,情系有色;勇往直前,创新不止。尽管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在经费投入或学术信息等各方面,团队还需要国家和政府更多的支持,但他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正如马文会所说:“唯有努力突破创新,做出成果,才能在科研上拿到话语权。”
  
  
专家简介:
  
  马文会,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云南省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高校硅冶金与硅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获昆明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冶金系有色冶金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2003—2004年,获日本政府资助在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低硼磷工业硅生产、多晶硅制备新技术及新能源材料制备等领域的研究,5项研究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累计新增产值超过40亿元。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4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共发表期刊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12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7项、已获授权41项;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4部。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