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10
——记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刘涛
本刊记者 孙欣欣
2008年留学日本,进入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研究领域,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国际期刊论文,并在双人神经科学这一前沿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4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推动国内社会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发展,与多家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
2 0 1 5 年入选浙江大学“ 百人计划”,将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与双人神经科学的理念引入市场营销学研究领域,以崭新的视角为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就是刘涛,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探索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消费行为、管理行为、儿童发展与教育认知、交流互动背后的脑机制。
踏入新途,初露锋芒
在日本,刘涛的专业是社会神经科学。在传统的研究中,该学科主要着眼于一个人的大脑,研究在不同社会场景的刺激下哪些脑区被激活?激活的强度是多少?不同脑区之间是如何沟通联系的?但是,在真实的交流互动环境下, 大脑的反应不同于静止状态下的被动感知,再加上外界环境变化的不可预知性,大脑活动更加复杂。因此,社会神经科学应该着眼于在真实的人际互动场景中,研究大脑的信息加工模式和人际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且应更多关注于群体行为和群体之间的互动。这是一个整合社会科学和脑科学的新领域,探索的是社会过程和社会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
从国内到国外,从工程学到神经科学,刘涛需要跨越的不仅是语言、生活习惯的不同,还有对于差距迥异的专业背景和学术科研的挑战。对于学习交通运输专业的刘涛来说,这是一段从零开始的旅程。但他骨子里透着股勇于争先的韧劲,不断激励他奋发图强,只做最好的那一个!研究期间,刘涛的刻苦大家有目共睹。在日本学习、工作5年半,他竟从未踏入旅游景区半步,一门心思和数据打交道。虽然很累,但刘涛很知足,他知道自己是在用行动打造未来。
工夫不负有心人,刘涛不仅成为名古屋大学信息科学研究生院的博士毕业生代表,还靠着对科研的敏锐度,在大家研究同步互动行为的时候,较早地研究了交替互动行为的大脑交互模式,并借此获得了第11届日本认知心理学大会优秀发表奖的第一名。目前,他已成为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领域小有名气的专家了。
深研近红外,积极促推广
消费行为研究,是刘涛在神经营销科学领域做的第一个研究项目。传统的研究集中在对消费者行为的主观考量, 即是不是喜欢、愿不愿意购买、体验感如何。但是,行为是一个经过大脑加工而输出的灰色地带,不完全代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很多行为的选择,行为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数时间,我们的决策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的。如果每件事情都经过深思熟虑的话,会消耗非常大的认知资源,会感觉头大、很累。神经营销学,就是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即脑成像技术,直接测量消费者在购物、体验过程中的大脑反应,从而更加客观有效地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感受。
例如,刘涛以消费群体脑网络特征构建评价指标研究了体验型广告的宣传效度。前人研究发现,当交流双方可以很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时,其镜像神经元系统会出现脑活动同步的现象。镜像神经元是一群特殊的神经元。他们像镜子一样,当我们看到、听到某些行为或感受时,镜像神经元会自动映射出我们自身的影子,从而使我们可以理解那些行为,可以感受那些情绪和体验。中国古代的“望梅止渴”就是镜像神经元发挥作用的一个极好的例子。因此,交流双方大脑之间的同步现象表明,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可以很好的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体会对方所传递的意境。具体到广告而言,消费者就是在聆听商家所讲的一个故事。如果我们将每个消费者的大脑当作一个节点,一群消费者的大脑彼此连接就形成了一个网络。而消费者群体在镜像神经元系统区域的脑网络连接强度与体验型广告的效度成正相关关系,并由此揭示了体验型广告的认知传播机制。
人因管理,即通过人—机器—环境系统,以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 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这是刘涛所做的第二类研究。
研究期间,刘涛以“驾驶经验对驾驶员大脑活动及其认知能力的影响” 为课题,对驾驶员的人因管理进行了跟踪研究。针对驾驶员的驾驶状态,传统的方法是模式识别,即检测眼的眨动频率、眼睛注视方向、手心出汗等生理指标。但是,这些指标的出现,已经预示着驾驶员处于疲劳后期状态。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如一个孩子突然跑出来, 很难及时处理,容易导致灾难性事件发生。那么,如何才能检测到大脑早期的疲劳状态呢?刘涛利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研究了不同经验等级的驾驶员在多种环境及疲劳程度下的大脑活动。虽然受制于设备、场地等实验条件,但仍在Ergonomics、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等行业顶级期刊发表了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发现了早期疲劳对于个体操作行为和脑活动的影响。在疲劳早期,个体会表现出更高的前额叶脑活动,即通过调用更多的认知资源来弥补疲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当有关系亲密的友人在场时,友人可能会放大疲劳的负面影响,比如降低个体的警惕性和执行能力。在最近的研究中,刘涛还发现,在疲劳后期,个体的前额叶—运动区域脑活动在急剧升高之后呈现出断崖式下降,说明极度疲劳将最终耗尽个体的认知资源,使个体丧失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根据这些成果,可以对危险操作岗位工人的认知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有助于避免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刘涛还充分发挥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的技术优势,将流水作业生产线搬入实验室,研究了长时间重复性装配任务对工人行为稳定性和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呈现出了不同的疲劳曲线,为进一步“以人为本”优化完善工艺流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值得一提的还有刘涛在人际交互和儿童行为方面的研究。其以社会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相互影响)为研究线索,在Scientific Reports、Social Neuroscience、Brain and Cognition等行业著名期刊发表了系列实证研究成果。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个体的认知压力会瞬间增高,导致行为控制能力的下降。幸运的是,人类可以较快的学会和适应这种突发状况,从而能够沉着应对。社会环境还会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表现。例如,当有其他人看着我们时,我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影响。这种“观众效应” 的方向取决于个体如何感知和评价在场的其他人。该结果将有助于训练培养患有社会焦虑个体的社会交往和自我展示能力。利用超扫描技术,刘涛还研究了合作竞争的脑机制,发现互动双方在合作—竞争任务中均会在镜像神经元系统区域表现出脑活动同步的现象。而且, 其在竞争条件下的脑间连接强度较合作条件下的更强。这正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在一系列研究中,作为完整研究体系的一部分,儿童的互动模式,特别是自闭症儿童的不正常互动模式引起了刘涛的关注,并在NeuroImage、Child Development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系列理论与实证论文。刘涛不仅从儿童行为方面揭示了触屏游戏对儿童执行控制能力的影响。同时,还发现了儿童和成年人在社会判断方面的差异,并由此提出了儿童学习的认知理论模型。这些成果为儿童认知能力训练和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市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今后,刘涛希望踏入儿童认知训练教育市场。用脑科学的方法,主要是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来研究儿童大脑的功能发育轨迹,然后再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认知训练任务,编制一套健脑操。同时,利用神经反馈系统开发自我训练/自我康复系统,使正常孩子或自闭症等特殊的孩子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自我训练和自我康复的能力。这就像面对镜子来锻炼肌肉一样,孩子也可以对着‘镜子’来锻炼他们的特定脑功能区域”。尤其是对于特殊儿童,这将极大的缓解家庭和社会压力,也可以帮助孩子最大限度的改善他们的发育健康和生活质量。
宅男的别样休闲
刘涛是工作狂,但是对于生活,他有自己的领悟:“对于工作和生活我比较弹性灵活,有工作的时候就全身心投入,然后配合简单的慢跑或散步,工作告一段落后就给自己放个假,完全不想工作的事情。家人在我工作忙的时候也是非常配合,最大限度帮我分担其他工作,使我可以用全部精力来工作,这也保证了我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有着全力支持自己的家人,休闲时间,刘涛总喜欢和他们待在自然环境中,绿色盎然,清幽静谧,使人身心放松。
刘涛从小就是个安静的孩子,“我比较内向,从小想事情多,而且事情一般想得比较透,很少有事情能让我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所以也才能比较安心的做研究。而且,随时可以安静下来,进入工作状态,基本属于无差别切换”。宅在家的时候,刘涛有着独特的休闲方式——做手工。他喜欢剪纸和贴画,还绣过十字绣,这些都是用来放松大脑、颐养性情的。“这些手工,我基本上都是越做越安静,没人打扰和没有其他事情的话可以做很长时间。它们都是能让自己完全安静下来的事情,对于放松紧绷的大脑非常好,而且对我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虽然也喜欢打篮球,跑起来、撞起来,感觉很轻松,但他的性格中没有太多的波澜和躁动,更喜欢内心里的安静。
漫漫科研路,在刘涛看来难的不是科研本身,而是如何紧跟科学前沿, 了解和掌握学术动态,做出突破性的成果。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刘涛更感受到面对巨大压力,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刘涛习惯于做做白日梦,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和理想中生活,可以使自己心情好转,重新充满能量。这也是他调整心态和压力的秘密武器。
2014年回国后,刘涛到了中山大学心理系做助理研究员,开始活跃在国内的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研究领域。2015年,他成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营销”“社会神经科学”“近红外脑成像”“群体脑成像”“儿童发展与教育认知”等领域的研究。近日, 刘涛又入选了浙江省的“钱江人才计划”,并受邀担任学妈学霸网人工智能与教育认知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回国之后,刘涛的工作可谓是顺风顺水。作为一个跨专业的青年海归,他不仅没有“水土不服” 的不良反应,而且还受邀在各个学术会议以及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学术报告。刘涛坦言,这离不开国内同行对他的大力相助。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科研上,感激大家的支持,使自己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与发展。
对于今后的工作展望,刘涛有两个计划,“一个是将脑科学与市场营销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再配合VR技术,可以使消费者有更好的购物体验,也可以使企业更准确的了解消费者,制定个性化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另外一个方向便是儿童发展与教育认知”。不像其他人聊起自己的研究大多激情满满,难掩兴奋,刘涛始终很平静。如果说“涛” 是汹涌澎湃的大波浪,那么“刘涛”便恰恰相反,他更像是静水深流,永远那么波澜不惊。脑科学的奥秘深深吸引着他,默默积蓄力量,向科研之巅不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