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4
动态
我国跻身欧洲专利局五大申请国
中国提交的申请集中于3大技术领域,分别是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电信技术。比利时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丽雅·玛丽对记者表示:“两年间,中国专利项目申请排名上升三位,进入前五,这离不开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中国已经将知识产权视为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认为,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重点开发与保护,特别是对包括可再生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化学等关键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政府此举将推动中国未来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此外,报告还公布了全球企业专利申请排名。华为以2398项专利申请量首次位居首位,西门子以2220项位列第二,LG、三星以及高通等国际科技公司紧随其后。除华为之外,来自中国的中兴通讯、小米、比亚迪以及阿里巴巴等企业,也因积极向欧洲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而榜上有名。
最早淀粉化石揭示早期动植物共栖现象
这个发现打破了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淀粉颗粒在没有石器或一些容器的保护下很难在第四纪以前的地层中保存的推定,并进一步明确在一些特定沉积条件下,例如成煤环境,一些淀粉颗粒被泥土快速地包裹和埋藏可以抑制水和其他细菌、真菌对淀粉颗粒的水解和破坏,因此这些淀粉粒可以在如此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得以保存。
通过与现生一些依靠动物传播的植物种子对比,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位于大孢子近极面的淀粉团块,与现生一些种子上常出现的一种被称为油质体的可食附着体非常接近。现生种子的脂质体主要是用来吸引蚂蚁、陆地腹足类或鸟类食取种子,从而实现种子的远距离传播。在传播种子的同时,这些动物获得了高能量的营养物质,通过这个过程,动植物建立了紧密的共栖关系。
类似的可食淀粉附着体在早二叠世的大孢子表面出现表明,远远早于最早的蚂蚁和鸟类出现之前,远古的某些石松类植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光合作用能力,并能够把光合作用生产的葡萄糖以淀粉的形式大量储存下来,同时利用这些淀粉吸引当时陆地上的一些生物(如蜗牛、蟑螂和多足类)的食取来实现自身种子的传播,从而建立动植物共栖关系。
我国率先打开太赫兹未来应用之门
由于优越的波谱性能,太赫兹相关技术在通讯、安检、传感、国家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被称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而太赫兹调制器,作为太赫兹应用的核心部件,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对象。为了实现高效、低损耗的调制效果,在传统电学、光学方法之外,获得新的太赫兹调制路径是目前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我国科学家利用巧妙构建的基于二维电子材料石墨烯的应力调制器件,通过采用自主搭建的太赫兹时域谱系统(THz-TDS),系统研究了该器件的应力调制特性。研究表明,基于石墨烯的器件具有优异的调制效果。首先,调制深度大,且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其次,可双向调制,张/压应力下的太赫兹波调制分别为正/负;此外,重复性和稳定性好,这得益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机械和电学性能;该装置还具有低插入损耗特点,基于应力的太赫兹调制技术主要基于本征载流子迁移率分布的调控,并没有非平衡载流子产生,所以具有远低于电学和光学调制的插入损耗。
《先进光学材料》期刊的审稿人认为,该调控机制可用于制备高速太赫兹调制器,在未来的太赫兹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雪龙”号获得南极绕极流核心区域数据
自3月6日凌晨起,“雪龙”号抵达西经126°上的首个站位并开始温盐深采水作业。随后几天,科考队克服了西风带和气旋影响区的恶劣天气和海况,进行了海洋温度、盐度、海流观测和生物拖网采样等一系列作业,沿西经126°自南向北完成了南纬64°~60°之间5个海洋站位的观测,圆满完成了西风带的全深度断面观测。
南极绕极流主要是由南半球西风驱动,是地球上最强的海流,也是唯一的东西贯通洋流,在全球大洋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南海下部地幔真面目
由于南海底部有一层上千米厚的沉积层,长期以来,南海的基底并不为人所知。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利用大洋钻探船,首次在南海钻透了上千米的沉积层,终于获得了海盆的“硬底”——玄武岩。这些玄武岩是南海海底扩张时期由于火山作用形成的,携带了关于南海下部地幔组成的重要信息。
通过南海的钻探玄武岩化学组成,我国科学家发现:南海东、西两部分的下部地幔组成差异很大,而且在同位素组成上都属于印度洋型地幔。为了揭示南海为何存在印度洋型地幔,以及为何两个次海盆之间存在不同的地幔演化历史,他们模拟了海南地幔柱和大陆下地壳对亏损上地幔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海东部的地幔含有“热柱”组分达40%,而南海西部的地幔含有大陆地壳组分。研究最后提出一个南海初始裂解过程的模型,即新生的海南地幔柱(热柱)在南海打开过程中可能起到了助推作用,海南地幔柱不仅混入到南海下部的地幔,而且可能曾“烘烤”着大陆,并将大陆地壳卷入到南海的地幔中。
精神分裂症遗传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我国科学家在精神分裂症遗传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他们用Sherlock算法系统整合了相关数据,发现遗传变异可能通过调控GLT8D1、CSNK2B和AMLS1基因的表达介导精神分裂症易感。
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GLT8D1和CSNK2B参与调控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以及神经元的形态和突触传递等生理功能,这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易感遗传变异可能通过影响GLT8D1和CSNK2B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神经发育,最终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而GLT8D1和CSNK2B在神经干细胞中的功能结果,则提示了其在神经系统肿瘤(肿瘤干细胞)中也有潜在调控能力,深入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
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思路,这些研究结果支持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为进一步阐明精神分裂症的致病机理提供了重要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