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5
本刊记者 倪 萍
“匠心”原指工匠的巧妙的心思,进入到工业时代,“匠心”是对技术、对工艺的完美追求,也就是常说的”工匠精神”。
中医药人也是匠人,用匠心做事、做研究。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避免地会与现代医学体系产生碰撞与冲击。在这种形势下,现代中医药人所要做的就是坚守匠心、坚持创新,力争将传统中医药研究发展下去。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艳军看来,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大有可为。
遵循初心,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在大学时,初次接触到中医专业研究,学习阴阳、五行、经络等方面的知识,张艳军坦言最初很长时间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但是,随着不断地学习,他对这个专业的理解慢慢加深并逐渐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浓。
10多年前,张艳军开始在神经药理研究方面潜心钻研,主攻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在前人发现神经细胞的细胞周期重新启动不但不会完成有丝分裂反而会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后,他匠心独运,明确提出是否一些抑制细胞周期的抗肿瘤药可以通过该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基于细胞周期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张艳军提出抑制细胞增殖活性的中药成分可能通过阻断细胞周期,防止神经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并部分阐释了姜黄素、小檗碱等中药成分神经保护机制,为中药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
在传统观念中神经细胞是不能再生的,但人们都关注到随着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药或针灸干预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神经功能的恢复。后来随着人们在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由于干细胞的存在神经细胞其实是可以再生的,并促进了部分神经功能的恢复。伴随着这样的思索,再结合在国外所从事的研究的经验,在神经保护研究基础上,张艳军进而开展了不同治法中药针对神经再生不同阶段进行干预促进神经再生的研究。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因此补肾的一些中药就有可能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基于此张艳军明确提出针对损伤后神经再生不同阶段进行干预促进神经再生的概念,采取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益气活血治法,联合用药,分期干预,促进神经再生,并部分阐明中药治疗中风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疗效产生的机制。
随着研究的深入,张艳军注意到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绝大多数药物成分很难在脑实质内检测到,那中药又是如何发挥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呢?伴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张艳军又提出以肠道菌群异常为始动因素,中药可能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缓解机体慢性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及血脑屏障功能,从而发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作用,为中药神经药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匠心独运,中医药研究紧跟时代步伐
他结合现代生物医学和国际传统医药学的发展现状,反思长期以来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中药配伍禁忌所产生的“毒”可能在配伍禁忌相关药物在功效发挥过程中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为揭示中药十八反的科学内涵,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提供了依据。部分相关成果已经写入《临床用药须知》,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除此之外,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张艳军在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方面也开展了深入研究。
2009年,他所致力的“基于胚胎干细胞代谢组学的中药肝肾毒性评价可行性研究”项目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该课题以全能胚胎干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策略,开展胚胎干细胞代谢组学的中药肝肾毒性评价的可行性研究,寻找基于胚胎干细胞的肝肾毒性代谢组学标志物,为建立基于胚胎干细胞代谢组学的中药肝肾毒性评价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医药研究解决了技术难题,张艳军成功将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过程中,建立了基于金字塔型筛选方法的复杂生物样本中内源性物质分类与鉴定的新方法,根据同一类物质结构共性与不同类别之间的特异性,借助质量亏损、中性丢失、特征碎片等数据后处理技术,构建物质分类与鉴定的金字塔型筛选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对不同类别或同一类别不同亚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与鉴定,适合于液质检测的5大类(18亚类)内源性代谢物的分离与鉴定。
在项目研究中,他还根据靶器官毒性的组学数据,自主开发MaTox Pre软件,在肝脏、心脏以及肾脏毒性的早期预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守初衷,助力中医药行业发展
当前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先后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措施。作为一名中医药研究者,张艳军一直立足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并且善于不断学习。而这一全局思想与深刻认识,还要建立在张艳军博士后期间张伯礼院士对他的影响。
“博士后期间导师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更注重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更注重解决临床问题,解决中医药行业以及产业问题。”张艳军说。在这一过程中,他承担了速效救心丸、舒脑欣滴丸、清咽滴丸、丹芪偏瘫胶囊等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项目,建立了名优中成药作用特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工艺优化等研究适宜技术,使上述品种产值累计增加10亿元以上。并且在该系列项目研究在导师张伯礼院士的带领下,其作为重要完成人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科学研究过程往往并非一帆风顺,张艳军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他说“很多时候,科学研究不能取得预期结果,经常会伴随着挫败感”,而这也是对科研人员所面临的巨大考验之一。在张艳军看来,从事中医药研究,第一要耐得住寂寞,第二就是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
谈及未来,他还将不忘初心,为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不改匠心,让中医药事业在传承中创新。
张艳军,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中药毒理及配伍禁忌研究、中药神经药理研究、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工作。基于无靶向的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并确定心脏、肾脏、肝脏毒性早期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初步建立了快速准确的毒性早期预测和诊断方法。开展了基于中药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相关配伍的毒性评价研究、致毒/增毒的化学实质及相互作用、生物学基础研究等,建立并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适宜技术与方法。在中药神经药理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近5年发表第一及通讯作者SCI文章50余篇。承担原“973”、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获发明专利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7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