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诺贝尔的囚徒》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5

  “在科学研究中,公然的欺诈是很罕见的。此外,在科学上,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犯罪,没有永久无法侦破的谋杀,因为没有限制法令,人们可以一直追究下去,凡是重大课题,或迟或早,其实验都会被重复,其理论必定会受到其他人的检验论证。尽管如此,本书描述的并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灰色的领域,我们科学家有时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迷失在其中。”
  ——《诺贝尔的囚徒》后记
  《诺贝尔的囚徒》相对于原著名字Cantor’s Dilemma(康托的两难困境)而言绝对称不上翻译,可以说是彻底的原创,一个有着中国意蕴的衍生。不过,故事内容及框架却从未改变,主人公依旧是那个自信、徘徊在“德”与“技”边缘的分子生物学教授——康托。
  简单来讲这是一个发生在科学界的故事,但若要把它单纯地当做一个故事来看,显然它的文学性并不够。人物有些少,情节推动也似乎太过巧合,缺乏了严密性和流畅性。幸运的是,作者卡尔·杰拉西并未将该书的价值付诸故事,而更像是组织了一场经过精心设计的科学界社会学实验。
  在这次实验里,读者通过留意很多晦涩的小动作能够发现,作者正用一种客观的眼光叙述一个事实:科学家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即便站在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人,他们仍会耍些小手段来抓人眼球,会有让人诟病的惯例和脆弱的、不成文的信任关系在那个局外人看来洁白无瑕的世界里,康托被称之为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人。据他自己认为,“只有少数科学家既诚实又富有原创精神”,而他自己必定是其中之一。某个清晨,许是灵光乍现,他冒出一个要赢得诺贝尔奖的想法并“谦虚”地认为: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为此,他构思实验,也恰恰是这个实验给他日后的研究生涯带来了荣耀与烦恼。
  传统的科学观认为,只要是科学真理便是客观的、独立的、唯一的,与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名誉并无关联。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是:如果一种理论不符合自然的客观真理,那么它就无法通过所谓的“判定性实验”,例如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之于以太理论、拉瓦锡实验之于燃素学说等。
  然而在《诺贝尔的囚徒》当中,情况却经过作者的阐释变得不再简明清晰。在卡尔·杰拉西的笔下,康托为他自己的理论所设计的第一个判定性实验直至全书终了,都没有成功与否的准确定论。当他发现实验的结果不甚可靠时,康托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放弃或者修正自己的理论,而是去设计一个新的、更简洁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同样在该书中,康托的学生斯塔福因跟随导师获得了不可思议的荣誉,而另一位名为塞莱斯蒂纳的学生则因为选择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导师,走了另外一条路。两者究竟孰优孰劣,由读者研读细节自行判断。除此之外,还有包括科学界的男女差异、名校与非名校差别、科学文化相争等,均是作者想透过隐性对比向读者揭示的。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