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04

俞梦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人类健康系统工程可以解决人类在健康、疾病防控、潜能激发等领域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13亿人民健康的福音,是控制医疗费用的希望和当前医改的方向。
  当前,我国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正在成为一个重要议题。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中国正在走上“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道路。
  人民健康系统工程是中华传统优秀健康文化精髓与以钱学森系统科学、系统工程思想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相融合的结晶,其内核的本质是“模拟或满足人系统功能态中可使自身走向更高稳态水平的过渡态条件”,这正是未来医学本质——广义的健康概念。
  我认为,我们不能把人类健康系统工程简单看成预防为主的工程,它不仅能使数量巨大的已病者通过适当的过渡态方式恢复健康,祛除病痛,也可以唤起广大亚健康者的身心活力;还能通过系统的生理性应激途径,激发人类潜能、提升人类素质。
  
  
郝跃(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人才更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当前全国上下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为科研人员松绑,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应当成为重中之重。
  现在不少承担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感到很疲惫,很大程度上在于科研经费分配管理上真正用于人的经费太少,导致项目负责人只能靠多申请项目维持正常的科研活动,很难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科研、搞创新。与此同时,过于死板和强调“无缝对接”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也在大量损耗着科研人员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就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改革科研经费管理,首先要注重人的因素,尊重科研人员的智力投入,明确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薪酬。同时,要适当给予科研人员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减少其在报销等事项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让科研人员更好地潜心于科学研究。不过,为科研人员松绑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在改革经费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不松懈,防止侵占科研经费等不良现象滋生。
  
  
傅廷栋(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科技创新领域,人才的作用尤为关键。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高水平科技成果,无一不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技人才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探索。当下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队伍,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但是也必须看到,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亟待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必须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界、魄力和气度,必须广开进贤之路以荟聚人才。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应该推进人才选拔、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考核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将“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落到实处,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突出高精尖缺的导向,一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引进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用活“进贤”的评价标尺,不拘一格降人才,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相信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人才制度的优势将不断加强,也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创新支撑。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无论是着力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还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性问题,都迫切需要智库对党和政府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重要智力支撑。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发达国家的国家治理体系中,智库是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职能。同时,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要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需要发挥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
  从新形势新要求来看,新型智库的建设非常必要且十分迫切,应该有我们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气派,走自己的道路。这要求我们既要开门搞研究,包容兼收、吸收汲取有益的知识和方法,也要从维护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的角度,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来发现、研究、解决现实问题。
  院士作为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要围绕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开展咨询研究,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院士应当站在国家的肩膀上考虑问题,为全人类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做贡献。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