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09

声音
  
  
李家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新时期促进农产品稳定增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这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只有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坚持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才能为农业插上有力的翅膀、牢靠的翅膀,保证农业飞得高、飞得快、飞得远。
  首先,我们要重点支持生物种业、生物药物、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饲料、新一代农业设施与信息设备等关键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快发展精准化农业信息技术,加强全程农业机械化及标准化技术研发;其次,随着资源紧缺与消耗的挑战不断加大,更加需要加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节水农业、中低产田改良、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关键技术创新。
  作为农业科研人员,我们要承担起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的历史重任。一方面要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加强国内外科研协作,推进前沿技术研究,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农业科技宏观战略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业支撑能力。
  
  
周福霖(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隔震技术是40年来地震工程最大革命性创新成果。与传统的把建筑物死死固定、加厚加粗的抗震结构相比,隔震结构则是让建筑物动起来,起到“以柔克刚”的效果。隔震技术能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4~8倍,且每平方米的造价仅增加200元左右。
  尽管隔震结构在安全性、造价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抗震结构,但隔震技术推广应用并不理想。自1989年开始应用至今,我国仅有7000多栋房屋、1300多座桥梁使用了该技术。我认为:推广应用瓶颈不在技术而在人的思维理念。一是设计人员抗震设防思维落后,错将设防烈度当作安全的准确指标;二是政府管理部门意识落后;三是施工人员没有完全了解并掌握隔震技术;四是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降低设防标准。
  据了解,《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中已明确提出了推广隔震新技术。住建部也发文在全国推广应用隔震技术。云南等省市还立法要求医院、学校、指挥中心和交通枢纽强制使用隔震技术。在我看来,隔震技术将成为主流的防震技术,需要从研究、设计、产品到施工全链条提高隔震技术。我认为,忽视任何环节,都会影响应用效果。随着隔震设计规范的出台,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的更新,隔震技术将在抗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我国必将从救灾强国逐渐转变为防灾强国。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20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且一半以上为中低产田,是粮食增产的新空间。继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治理之后,我们瞄准了环渤海低平原区5000万亩的新空间(包括4000万亩的中低产田和1000万亩可开垦的盐碱荒地),预计经过改造有50亿公斤粮食的增产潜力。
  针对环渤海区淡水资源匮乏和土壤瘠薄盐碱两大制约因素,我们开发了耐盐小麦玉米品种、微咸水灌溉和使用微生物有机肥改良盐碱土等技术措施,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的欢迎。据此,2013年国家启动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2016年工程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
  工程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到2017年增产粮食30亿公斤,2016年已增产25亿多公斤,增效30多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带动了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等发展,变粮食生产为粮食产业,促进了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通过渤海粮仓的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谈“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和“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的深刻含义,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信心、主动性和使命感。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强调只有民族的、国家的原始创新,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一流。
  现如今,科技界盲目追随“国际前沿”“国际热点”的现象,极其不利于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也严重影响到科技强国的建设。因此,当前亟待进一步激发与提高我国科技人员迅速赶上并超越世界水平的创新情怀及自信心。大力提倡科学技术发展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的需要,着力解决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前沿科学与尖端技术问题,并逐步达到未来世界上若干重要领域的科技制高点。要强调在科学技术发展长河中,几乎所有的伟大发明、几乎每一个国家的重大科技成就,都不是由论文量化指标推动的。
  同时,特别需要加强敬业与忠诚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忠诚与敬业,是全人类的人性中最美好、最光辉的一面,更是科学家精神的精髓。要强调追求真理,忠于国家,激发学者们的爱国情怀;强调奉献精神,不怕吃苦,全心全意搞科研,成为国家可信赖的学者。其中,尤其要倡导中华民族及中国科技界人士、科学家之间的“信”字的光荣传统,将其作为科学工作者安身立命之高尚道德。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