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虞将苗:与时俱进筑路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30

  本刊记者  张静怡
 

 

 
  如果你要问虞将苗,是什么让他在科研工作中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他的回答肯定是:科研工作者身上承担的促进行业发展及满足社会需求的使命与追求。
  作为一名道路工程的科研工作者,多年来,虞将苗始终以满足国家发展对道路建设的重大需求,满足百姓对高品质道路环境的渴望为使命与追求。也正是在这样的使命与追求的激励下,虞将苗与团队在科研攻关中开拓创新,做出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在沥青路面设计与养护技术研究领域保持创新优势。谈起这些年的收获,虞将苗还认为,科研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奋力向上,充分汲取养分,让梦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逐梦之路


  从公元前2000年的可行驶牛、马车的道路到现代化的公路网络,再到饱含高新技术的高速公路,道路发展从来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道路工程领域相关研究不断深入,道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也不断涌现,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也达到了空前的广度。然而,在道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道路病害问题也如影随形。因此,提高道路使用品质,改善路面材料、路面工艺是重要一环。从踏入道路工程领域伊始,虞将苗就把研究目光聚焦于道路建养研究中,为提升道路耐久品质保驾护航。
  “如果把中国广袤的领土比作人体的话,那么各级交通道路就如同身体各个部位运行的大小‘血管’。‘血管’的通畅与否,决定着人体健康与否。而现在,这些‘血管’却时时经受着运行不畅的威胁。”虞将苗说。
  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城市道路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均以沥青层疲劳破坏作为路面设计寿命的重要控制指标。因此,建设沥青路面必须解决好沥青层疲劳破坏问题。虞将苗从2001年开始就围绕沥青路面的疲劳耐久特性展开研究。通过10余年的研究,虞将苗改进了沥青路面的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被写入国家新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并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虞将苗说,这个成果是他们从2004年到2017年花了13年的时间得出来的。他们也很欣慰能够取得这样一个成果。
  学海本无涯,唯勤是岸;青云岂有路,以志为梯。从钟情于生物专业到意外走入道路工程领域;从对道路工程一无所知到现在在道路工程领域画下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虞将苗发现在道路工程研究中投入越多,越觉得道路工程有意思。所以,十数年如一日地专注在这件事上,虞将苗结出了累累硕果。然而,他并没有满足目前的成就,而是选择继续攀登沥青路面疲劳损伤这座大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沥青—集料界面粘附和砂胶粘聚特性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行为研究”便是他再度出发的证明。
  要成功解决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问题,就不得不弄明白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机理。然而,在沥青混合料组成比例、分布特点、表面形状以及材料特性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使其疲劳损伤行为极其复杂,采用经典的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无法从本质上解释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行为和损伤机理。
  那么该从何入手?
  虞将苗说,目前,从细微观尺度层面的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成为探索沥青混合料复杂疲劳损伤机理的有效途径。因此,一方面,他们应用高精度数字图像技术,观察细微观结构特征信息,运用高性能计算机作为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数值建模与分析的平台,研究和分析界面粘附和砂胶粘聚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则考虑不同的沥青—集料界面粘附和砂胶粘聚条件组合,开展沥青混合料的实验室疲劳试验研究,建立界面粘附和砂胶粘聚与沥青混合料宏观疲劳破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数值分析结果予以宏观层面的验证。
  “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清楚沥青路面疲劳损伤机理,为实现沥青路面结构与沥青混合料组成的数字化设计与分析提供技术储备。”虞将苗如是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从选择道路工程开始,虞将苗便深知是选择了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空间。他也深知,选择这个领域就要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在他看来,所有的压力和挑战都不会动摇他的决心,唯一指引他前行的就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他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走出实验室,在工程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服务。他说,他不希望自己的研究只是“高大上”的研究成果,只能永远“待字闺中”,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他认为只有真正的转化应用,才能促使研究“接地气”,才能使研究成果成为“有源之水”。因此,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上,虞将苗也积极发力。
  为使研究更好落地结果,在项目选题时,虞将苗就将自己研究的东西有没有应用和转化的价值,是否为用户所需要,是否能够解决行业存在的一些迫切性问题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虞将苗还更进一步说到,在科研工作中,他并不是只为研究而研究。在他眼里,如果工程类的研究在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之后都没有应用的可能的话,这就说明你以前做的很有可能都是无用功。
  同时,虞将苗在对自己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时,特别注重与工业界保持紧密联系。虞将苗认为,如果一直待在高校里边,不去接触一些实际工程项目,就不了解真实的社会需求与行业需求,也就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在哪里。所以必须跟工业、生产部门步调保持一致。而对虞将苗来说,在进行成果转化时,“赚钱”并不是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是希望借助成果转化这方平台,创造核心价值与技术制高点,打破行业技术壁垒,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希望他们研发出来的技术能为合作方带来核心竞争力。这样的话,既能推进整个领域的发展,也能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与企业合作,自己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在这样的意识的引领下,虞将苗团队将自己历经10余载研发的高韧静音型薄层沥青路面技术体系,在与上海市政养护管理公司、广州市政工程维修处等国有企业进行合作与不断改进后,目前已完成各类实体工程示范项目200余万平米,其中包括上海市延安路微罩面工程、广州市“财富”论坛道路品质化提升项目(在珠江新城CBD区主干道路、东濠涌高架、江湾桥、解放桥、天河路等广州市中心区的20多个路段的品质化提升中得以全面应用)、广澳高速等50余个知名项目。该薄层技术体系的沥青原材料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行列,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和耐久的寿命。相比SMA、OGFC和NovaChip等国外引进的路面技术,该技术不仅具有更薄的可实施厚度和更快速的施工速度,而且具有更好的耐久性、更出色的路面行驶舒适性和降噪性能,被业内公认为高端沥青薄层路面领域的引领型技术。
  有人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活动,需要科研工作者持续做好科研,做好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也需要与人配合做好其他与发展相关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科研成果变成众人可以使用的商品。虞将苗说,虽然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复杂且漫长,他也要继续迎难而上。
  

“花”开香满园


  独行虽快,众行致远。这个时代再也不是“一个人吃光一个饼”的时代,而是一群人一起做大一个饼的时代。一项事业的成功,需要多方的帮助和支持。科研也一样,要发挥团队的优势,要从“单兵作战”转到“军团力量”,才能使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虞将苗在工作中重视团队的力量。根据每个人的研究特长对团队进行合理分工,既保证了项目研究的顺利开展,也为每个成员确立了研究方向,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积累经验。
  意识到团队作战的重要性,在学生培养上,虞将苗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希望他们能借团队之力更快成长。此外,虞将苗还特别看重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手把手地把知识都教给他们,他们入门以后,再为其提供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同时,我也会不断提供指导,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虞将苗说,研究过程中的思路和想法很重要,哪怕是天马行空的想法与思路,都不能忽视。虞将苗还告诉记者,他培养的学生写专利、写总结的能力特别强。“我们的创新团队以本科生为主,现在他们写有30多项专利。仅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就有七八项。”说到这里,虞将苗流露出满满的自豪。同时,作为道路工程卓越班和路桥班本科生导师,虞将苗指导本科生团队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次,“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作品1次,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成果奖特等奖1次,及各类省级奖项近10项。
  回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虞将苗说,他有幸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张肖宁教授、同济大学姚祖康教授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arl Monismith教授等同行前辈的长期悉心指导,用心栽培。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与这些行业泰斗大师长期相处中,虞将苗不仅在知识层面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受到大师们在治学做人为师方面的熏陶,并成为前辈们品德的“转接者”。“在前辈们身上,让我更多地学到如何去做一名有责任感、有感染力的教师。他们给我树立了优秀的榜样,指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向更好方向迈进。”虞将苗说道。
  “我希望我所做的工作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让大家改变对传统道路的认识,让普通大众意识到,原来道路还可以做到这么高的技术含量,还可以做得这么漂亮、这么安全;另外,我也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使道路建设更加绿色,对环境更加友好。”一直以来,虞将苗的科研工作就围绕这些目标展开。而对他来说,为实现这些目标,他甘愿付出一辈子的心血而无怨无悔。
  
  
  
专家简介
  
  虞将苗,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系主任。兼任广东省公路学会路面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政行业协会道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担任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等10余份国际学术期刊杂志审稿人。
  主要从事高性能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路面养护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编写了国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等标准4部;曾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金项目、交通运输部科研项目等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50余项。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成绩突出,研发的“高韧超薄沥青路面”等系列产品在广东、上海、浙江等10余个省市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