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首届责任动力学(国际)学术与应用成果研讨会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28

  2018年7月10日,第一届责任动力学(国际)学术与应用成果研讨会在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隆重召开,会议由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校长林加奇主持。
  10余所高校的国内外专家、教授受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共聚南昌,就中国本土原创责任理论“责任动力学”进行探讨和论证,推进中国原创社会科学的发展进程。
  责任动力学创始人方志良对责任动力学的理论起源、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方志良指出,数学的发展得益于阿拉伯数字符号的简化,音乐的普及也得益于音乐音符语言的通用,如果责任教育能够像数学与音乐一样具有自己系统的责任单位符号,我们就能解决长期以来没有责任系统体系的理论学科问题。
  据方志良介绍,责任动力学是关于责任理论的一种研究视角,运用数学符号特征值、物理学的力学矢量原理与数学逻辑表达式的方法论来研究社会上的责任动力与责任现象的本质规律。责任动力学是研究人类一切的社会行动在社会关系中的评价学问,即责任动力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数字符号与逻辑关系进行责任现象规律分析的学科。它具有责任社会性、学科交叉性、微观性与综合性等特点。责任动力学研究的重点与立足点是:人与人如何借用责任数字符号与逻辑表达式的方法去认知现实中错综复杂的责任问题内涵与关系。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教授认真听取了方志良的介绍,在对责任动力学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认为方志良从约束力与驱动力两个维度构建责任矩阵,并用数学方法描述责任现象、探索责任动力,是责任研究领域的创新。李亦菲一直非常关注青少年教育,认为责任动力学在教育领域有很大的运用空间。李亦菲形象地说,责任研究是一个受人关注的领域,很多人都试图耕耘过,但缺乏系统性,也没有真正扎根,而方志良则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还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拓展研究视野,这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教授张黎在发言中指出,责任动力学是一门应用的科学,非常新颖,为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很好的模型,特别是把管理要素指标化、可量化。但是责任动力学如果要提升一个层次,就需要明确理论基础,按照学术的逻辑去论证,针对责任动力学的学术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经济学教授汪玉奇在发言中指出,方志良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在企业管理中筛选出一个命题:责任。责任动力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很有意义,其母校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也会大力支持他的研究和进一步应用。
  杭州文广集团资深理论媒体人李天琼在发言中指出,责任心是除能力之外,决定一个人做事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那么责任心该如何评估衡量呢?中国的传统习惯一直都是用强与弱来表达的,而责任动力学用数字和符号,对人的责任程度进行量化评价,这对传统责任教育是很大的创新。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含有“应用”两个字,“应用”跟责任动力学有很强的契合性,所有的理论最终都应该为推进社会进步所运用。我们有那么多理论成果,但我们很需要能够切实解决存在问题的理论。责任这个概念属于价值观和道德范畴,“责任”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责任动力学的可量化模式,为今天的德育教学创新,开拓了一个新颖而务实的视角。
  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在发言中指出,方志良最大的贡献是对责任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琐碎的生活中找到问题,找到最根本的要点进行研究,他的治学精神值得学习。大学特别讲“应用”,责任动力学在大学作为一门课程很有价值。建立责任数学模型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可以把人的行为用数据分析,同时他建议责任动力学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论证模型。
  《科学中国人》执行社长张刚在发言中指出,责任动力学在两个方面非常有价值,第一是在企业管理应用方面,第二是在个人修为方面,从孩子开始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建议,在应用方面应建立责任动力学案例数据库,在学术方面要更加做到学术规范。
  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钱建豪在发言中指出,听完方志良的介绍,深受感动,责任动力学学说可以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作为大学的一门课,教材可以分学术版和科普版。
  南昌航空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教授黄蕾在发言中指出,通过在国内的实践建立一个理论体系非常难得,但是责任的范式还需要完善。黄蕾认为,方志良提到的责任性格测试软件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可以把人的个性、性格标准化,是一个时代的发展,从责商的评价,到软件开发,再到大型企业或社会群体的评价,这是一个理论接受检验和完善的过程。
  据悉,作为这次研讨会主办单位的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不仅成立了责任动力学研究院,还开设了专业的责任动力学课程,将责任动力学学术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和实践。
  
  

【责任动力学简介】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责任动力学认为,责任本质上是人的一切社会行动在社会关系中的评价总和。通俗理解就是,只要你做的事情和社会中任何组织、个人相关就是责任的范畴。
  社会关系是责任约束力的通俗语言表达方式,是责任的静态力学场,简称为责任(社会)静力系统,责任约束力可以分为显性与隐性特征。显性约束力表示社会、组织或个人之间的正式、书面、具有强制处罚的契约关系。比如,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等。隐性约束力表示社会、组织或个人之间的非正式、口头、不具有强制处罚的契约关系。比如,文化、道德、价值观、习俗等。
  社会行动是责任驱动力的通俗表达语言方式,是责任的动态力学场,简称为责任动力系统。社会行动可以分为外驱动与内驱动特征。人类责任关系的建立是基于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两种对象的,没有责任对象就没有责任关系。外驱动表示责任客体对象对责任主体对象的驱动。比如,彼此的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制度、文化习俗等管理外在属性。内驱动表示责任主体对责任客体的驱动。比如,个人的成就欲望、动机等内在属性。
  这两种力量的交互关系的组合就建构成责任的内核,形成了4个责任象限:角色责任(R1)、能力责任(R2)、义务责任(R3)和原因责任(R4)。人类的一切责任都是表现在这4种责任之内。责任动力学把4种责任简称为理性责任,区别于传统的责任概念,是一种全新的责任理论与概念的新范式。
  理性责任总公式:R=R1(-1,0)+R2
  (0~N)+R3(0,+1)+R4(C/c)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