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05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
□ 黄雪霜
“我这个人有时候是挺拧的。”记者首次约访郝吉明时,他就作了这样一个自白。
的确,不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协调小组的领衔专家之一亮相于众人前,对空气质量的各种问题答疑解惑;还是在2001年国家推行新车排放标准时,作为标准制定人之一直面各方压力......这些年,郝吉明在众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正如他所讲的,有他“拧”的一面:敢讲,也敢做。
“确实有些事情你要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都不讲的话,理念就没办法宣传,再正确也没有用。”郝吉明如是解释自己经常承受重压却仍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的原因,但他也会强调,“讲也要讲得有礼有节,不能蛮讲蛮干”。“坚持己任,有理有据”,成为郝吉明这些年来在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研究领域典型的刻画。
与时代同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当梦想的集结号吹响,全国人民开始迈着脚步向前奔。
彼时,一位刚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毕业的博士生踏上了回国的征程。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中的一员,也是清华大学改革开放后第一位从美国回校任教的博士。他就是郝吉明,清华大学首个开辟大气方向研究的教授。“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美好的环境”,带着这样的初衷,他开始了漫长的跋涉。
回国后,组建团队,细化分科和研究方向......一步一步,从一开始进行煤烟型污染问题研究,到主持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从建立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再到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这些年来,郝吉明每走一步,都是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国分忧,为民解愁。
20世纪80年代,大气的问题主要是煤炭燃烧释放二氧化硫,严重的酸性降雨给我国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郝吉明带领团队先后开展了华南、柳州和我国东部地区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对策和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20世纪90年代,受北京市的委托,郝吉明及其团队率先开展了“北京市实用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与研究”,提出优先使用低硫煤的建议,得到北京市政府的采纳。“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管理规划及实施方案”研究,其成果直接促成北京市自1999年1月1日起对新机动车尾气排放率先实施新标准,后来成为国一标准。
新世纪,作为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推动者之一,郝吉明率领科研团队与多家科研单位一起投身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的各项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北京市大气PM10和臭氧污染的控制战略和措施研究”“奥运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研究”“北京奥运期间控制措施实施后效果评估”等。可以说,北京奥运会期间良好的空气质量以及奥运会后北京一系列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效措施,都与这个团队的工作密不可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北京奥运会之外,郝吉明团队还为上海的世博会、广州亚运会、APEC以及九三大阅兵的空气保障工作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其实,这些重要活动的空气保障工作只是他们日常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研究的一个延伸......
投身大气研究这些年,郝吉明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亲身感受到了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他要做的,就是协同政府和所有愿意为大气污染环境尽一份力的工作者,与大气污染环境的进程赛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打赢保卫蓝天这场攻坚战。这位老人的身上,有太多反映国家大气污染控制发展历程的历史折射。与时代同行,成为他毕生的写照。
同国家发展
“因为父母,因为新中国,我才有了读书、留学深造的机会,滴水之恩都当涌泉相报,回报是责无旁贷。”在郝吉明的身上,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艰难的岁月里,出生于山东梁山县贫穷乡村的他力克重重困难考取清华大学,靠的就是勤奋和想要回报父母和祖国的决心。而这一朴素的家国情怀,更是贯穿郝吉明的一生。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定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给出时间表:“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而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可以说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最有可能阻挠我们实现目标的,就是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里,最严峻的就是大气污染的治理问题。大气是大家最关注的一个短板。”郝吉明一席话点明了大气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这也是他和所有同行哪怕殚精竭虑也要在这一领域坚持奋斗的动力源泉。打赢保卫蓝天这场攻坚战,对他们来说,是使命,也是责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涉及燃煤、工业、机动车、重污染预警等,被称为空气“国十条”。在郝吉明的介绍中,“国十条”的出台背景,其实早在酝酿之中。
2011年4月,由50多位两院院士和数百位专家历时3年多完成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这项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到2050年环境保护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全面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到2050年,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战略提出,到2050年,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
“拿PM2.5来说,世界卫生组织PM2.5的年平均指导值为10微克/立方米。对于这个战略目标,当时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有的说定得低了,但也有人说根本达不到,当时北京地区的数值大概是80~90微克/立方米这样,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当时提的是到2030年,北京达到30~3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作为中国大气环境的研究专家,郝吉明见证了,也亲身参与了很多大气污染条例的谋划制定,感受政府在相关领域加大治理的决心,同国家一起成长。
“清华研究PM2.5是从1998年开始的,当时中国决定要再次申办奥运会,首先环境质量要有个说法。”为此,郝吉明及其团队先后在车公庄、清华大学、昌平、密云等地设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监测的数据为之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研究提供了基础。?在道路边用仪器24小时观测空气中污染物的数据,在道路上用车载的测试系统监测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量......这些年凭借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郝吉明及其团队有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些基础,成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各种条例措施颁布实施的依据。
譬如,奥运期间,为说服相关主管部门,郝吉明就联合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及国内外诸多专家,在国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研究结果,从而推动了主管部门下决心实施区域联防联控。
“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颗粒物通常被我们称为一次颗粒物,目前我们城市中的PM2.5,主要来自煤、油燃烧后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人们在机动车使用、油品加工与溶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前者最终形成无机颗粒物,后者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有机颗粒物。这些物质统称为二次颗粒物。从根源上说,是我们煤、油消耗和钢铁、水泥、重化工业超预期的增长与排放,特别是会形成二次PM2.5的污染物排放增长太快太多。现在我们一次颗粒物的控制进展比较快,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二次颗粒物因为牵扯到多种污染物,要想全面改善大气质量,必须协同控制包括氮氧化合物、颗粒物、臭氧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说到自己的专业,郝吉明总是各种数据、定义了然心中,张嘴就来。在他心中,大气污染防治不仅是一份需要扎实积累以及全面、精深专业知识的工作,更是一份需要联合大家一起来共同奋战的事业,而他愿意为此担当起推动者的角色,提出具体的减排路线图,为今后的协同控制指明方向和道路。
让郝吉明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因为有国家和众多环境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事业有了不错的收获。近几年国家二氧化硫的控制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北京市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向大气污染宣战的时候,北京的二氧化硫数值还是一百多,如今,这个数值已经变成了十几,甚至个位数,下降得很明显。
“2015年12月通过的《巴黎协定》具有里程碑的非凡意义,中国在会上做出承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峰’。中国在气候变化上要有所贡献,改变能源结构势在必行。但和近期的中兴电子芯片事件一样,我们在油气平衡问题上同样面临被国外‘卡脖子’的困境,对外依存度太高,国家能源战略也在调整......”一生常思祖国恩,一生常为祖国忧。肩负使命一路追索,年过七旬的郝吉明还在奋斗的路上。
发出中国声音
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2月7日,美国国家工程院公布新增选院士名单,郝吉明因“领导大气污染防治理论、战略和技术的研究及实施”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学衔是工程专业领域最高荣誉之一,截至目前共授予262名外籍院士。郝吉明成为我国环境工程领域首位获此殊荣的学者。
“这其实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它代表了国际上对我们国家、对我们这个群体这些年在大气污染环境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的一个肯定。很高兴看到我们的研究、我们的思考在国际领域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荣誉,郝吉明很自然地将成就归于群体。
近年来中国在很多领域的话语权加重,但其实这也是一个慢慢的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的认识过程,对此郝吉明深有体会。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他因为年龄偏大、语言障碍严重、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尽管如此他还是用自己的勤奋和毅力成为班里第一批通过考试的学生。当时他的导师——国际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专家利奇用赞赏的眼光告诉他:“中国留学生的形象在渐渐改变。”
“一开始大家总认为中国污染的情况会越来越不可控,譬如我们的工业用煤从10亿多吨变成30亿吨,机动车保有量也是迅猛增长,虽然我们确实面临严峻的考验,但这些年我们所做的努力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多得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初入美国的时候,郝吉明原本就想深入学习机动车污染控制,但他的导师劝他说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还很少,最紧迫的是燃煤污染控制,这是根据当时中国紧迫需求做出的决定,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机动车的污染问题开始凸显,郝吉明又展开了相关研究。
“我们现在说‘依法治霾、科学治霾、精准治霾’,有些地方因为污染问题会容易‘一刀切’,但我们做事情要以法律为准绳。要立法为先,执法从严。像北京现在机动车污染控制已经实施国五标准了,但国一的车还在,因为当时国一的车上市的时候是合法的,我们可以通过淘汰、政策激励的方式引导,像现在的限号出行、错峰生产都是在综合考量之后公布的措施,其实很多措施,像季节标准,国外也有实施。”不是一味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一刀切”,而是综合各种因素力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郝吉明及其团队一直追求这样的平衡,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强调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研究,从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大气环境治理之路,同时也为国际空气污染控制做出了贡献。
这样的努力收效显著,也获得了大众的肯定。郝吉明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空气资源委员会颁发的2015年度哈根—斯密特清洁空气奖,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该奖的科学家。2014年起连续4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
同呼吸,共命运。环境保护从来都不是一件可以由一个人、一个团队就能完成的事情。让郝吉明感到高兴的是,伴随着国内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推进,中国在这一方面的努力已经越来越得到国际大众的认可。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更广阔的的舞台、更开放的姿态,可以让他们携世界之手,共同进步。
践行绿色人生
“做科研从来都不是能一帆风顺的,也可能会遇上挫折,也可能会遇上别人不能理解你,但只要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认为对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努力地去做。”在环境污染研究领域拼搏近50年,郝吉明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抗压”“倔强”。
因为工作需要,他常常会需要直面一些压力和非议。
1998年制定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官员质疑他说:“郝老师,你们这个标准到时候会不会阻碍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郝吉明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这个标准是能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和国际接轨的可持续发展,没有一个可以让冒着黑烟的汽车满街跑的国家!”
2003年修改排放标准的时候,电力行业有不同的声音,在讨论的时候有人向他反问:“您总说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那电力行业要怎样才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郝吉明从容应答:“你要问我我就说,电力行业一要立足国家对电的需要大力发展,二要提高发电用煤的效率,三要减少单位发电的污染物。做到这三点就算做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
2011年燃煤电站排放标准又一次修改,被电力行业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标准”。又有很多行业、企业的人找到郝吉明,希望可以帮他们出谋划策、规划指导。郝吉明就标准的颁布对实现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观点和看法,发表在《求是》上,为大家答疑解惑。
也曾经有企业负责人说,最不欢迎清华大学的郝吉明,有时候就因为他的一句话,预算就多出了一个亿。对这些话,郝吉明表示并不在意。真正让他感到不能接受的,是那些负责人以职工或当地百姓利益为名加诸自己身上的非议。
“其实这些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提高,是最终能够造福于民的事情。”郝吉明把自己当成老百姓的一员,“就拿我自己来说,早年我们家也是烧煤炉子,煤气罐一开始并不容易拿到,我们想方设法弄到以后,使用起来觉得不仅更清洁而且更方便。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清洁能源的便利,所以我所做的这些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压力,也是无悔的。”
“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越来越多人想住大房子、开大汽车,官员想着建大城市......这些都可以理解,但大家对环境都有美好的追求,都需要想一想自己在追求的过程中,能做点什么努力,贡献什么力量。所以今年环境日的口号是‘美丽中国我们在行动’......”绿色人生,从我做起。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份子,郝吉明和他的团队也一直在践行着自己最初的誓言。
2008年和2009年,他和清华学生绿色协会,分别因为对绿色奥运做出突出贡献和长期从事“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的公众宣教和实践活动荣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时隔多年,他的学生——现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的贺克斌院士于2016—2017年再次当选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践行绿色人生,成为这个团队的优良传承。
悠悠百年,水木清华;钟灵毓秀,荟萃一堂。从19岁进入清华,如今已过古稀之年,郝吉明曾沐浴在这座历史名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下成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很多打上清华烙印的品格早已经深入骨髓。蒋南翔老校长“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犹在耳畔,当年为了回报父母、国家和清华的养育之恩,郝吉明一直在追求进步,从大一开始就入党。“我的党龄是52年!我健康工作也快到50年了!”说到这些,郝吉明的言语中颇有自豪的感觉。如今,这位清华园中的古稀老人正和他的前辈们一样致力于把清华的优良传统和知识精华都传给后人,好让他们在深厚的基础之上创新发展。
“力量源于责任,精神贵在坚韧;勤奋铸就精品,务实方能求真。”在郝吉明团队,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这是郝吉明多年坚持的信则,多年来,他也一直希望将这一信则传递给后人。“带学生,我一直想要灌输‘宁静致远’,年轻人千万不要太浮躁。”在郝吉明堆满书稿的办公室里,“宁静致远”几个字表明了他的心境。“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能、建报国之业”,这是他给年轻人提出的期望,“真正的教育就是育人”,带着这样的初衷,他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带给后人的,首先是品格上的教育。
不久前,郝吉明刚参加了新一届的院士大会,对国家领导人强调的创新驱动发展很是认同,有很多的感悟:“首先,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其次,人才是创新的第一动力;最后是强调实体经济,科技兴业。”“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追星,却对实体经济不感兴趣。”郝吉明对此痛心疾首,呼唤价值观的回归。“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针对我们将来的短板补齐短板,这次会议结束后,各方也都会再梳理,究竟哪些是我们的短板,哪些可能是我们要被‘卡脖子’的地方,集中精力从战略需求上长远布局,做好战略性的技术研究和储备。”
年过七旬的郝吉明虽然每天很忙,但对新鲜事物、健康生活依然保持热情,微信“玩”得很溜,“时代在发展,我当然也要学这些,不然就是文盲了!”除了常规的通信交流,郝吉明每天也都会刷自己的“微信运动”。“早上起床以后就出发,在我的排行榜中有年轻人走几万步的,我以前能坚持走到一万多步,过了70岁以后就走得少了,但是平均下来也有八九千步,根据年龄,修正自己的目标!”还像年轻时候一样,郝吉明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对自己有一个规划。
专家简介:
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46年生于山东梁山县。1970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兼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理事会主席等。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5年获哈根—斯密特清洁空气奖。培养博士54名、硕士48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代表性著作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应用》《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与模拟研究》《中国大气PM2.5污染防治策略与技术途径》《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联发联控战略及路线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