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05

声音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地方如何在符合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找到真正有利于突破体制障碍的改革突破点,是当前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问题之一。面对全球科技产业的激烈竞争,各地必须依据自身的人才、地理区位等禀赋另辟蹊径,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新路径,在创新中突破,在改革中发展。许多地区创新发展的经验表明,坚持个性化发展道路非常关键。
  比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在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发挥引导作用,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
  十九大报告指出,长江经济带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沿线各个省、区、市要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在产业承接或转移过程中避免出现无序竞争的情况。要着力推进统一市场建设,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同时要根据上中下游不同的生态功能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确保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谭铁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人工智能经历62年发展,风雨兼程,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专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得到广泛应用。不过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直处于高位,也会有低谷,这是客观规律。尽管当前,智能机器人、认知专家顾问、机器学习、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热门技术与领域正处于期望膨胀期,但是,通用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人工智能还有很多“不能”。
  我认为,诚然人工智能的春天刚刚开始,但其发展不应只被当下热点一叶障目,例如目前颇受追捧的深度学习,未必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唯一甚至必由路径。故而,加强基础扎实的原创研究是要务。
  以此为准则,我国应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生态。对此,应构建人工智能的“新核高基”,“新”指新型开放创新生态,如军民融合、产学研融合等;“核”指核心关键技术与器件,如先进机器学习技术、鲁棒模式识别技术、低功耗智能计算芯片等;“高”指高端综合应用系统与平台,如机器学习软硬件平台、大型数据平台等;“基”指具有重大原创意义和技术带动性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如脑机接口、类脑智能等。
  要想实实在在收获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还要保证其安全、可控、可靠发展。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伦理问题研究及风险管控方面相对滞后。这种滞后局面与我国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并可能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大掣肘。这一切,均需要引起我们的强烈重视。
  
  
陈温福(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


  我国以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科技的贡献巨大,这主要体现在育种和包括植保在内的栽培技术上。不过,育种贡献显示度高,栽培贡献显示度低,而研发投入估值上,栽培研发的投入明显偏低了。因此,我国应加大栽培和常规育种技术的研发投入。
  栽培技术可谓“魔鬼技术”:从对稻田的管理上看,它需要“看天、看地、看长势长相”,来灵活地决定施肥灌水的管理,不存在固化的模式。从种植角度看,则因人、因地、因种植规模乃至种植制度而异,但它确实是粮食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农业生产经营、耕作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需要栽培耕作属性走在前面,积极进行相应的创新,目前,我国关注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就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项。但从生产需求来看,农业要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家就亟须大幅加强栽培技术的投入和研究。栽培技术面对着广袤耕地上的稻作生产,是在大田中,利用天气、土地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的科学创造,不断变化,以形成最符合时代需要的技术体系。不过,影响具体田地栽培的因素尤为“善变”。因此,须根据“多变”找出具体的栽培规律和相适应的技术,因地、因人、因时制宜。
  
  
郭华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研究员)


  科技创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石,科技创新是“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锐器,科技创新的程度决定着“一带一路”成功的高度。
  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科技创新对“一带一路”发展的支撑,使“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树立科技创新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视对空间科技、纳米科技、量子科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当代高科技手段的作用和能力的宣传,让决策者、企业界、科技界等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和创新对建设“一带一路”的促进作用,让“一带一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建设重大基础设施以保证数据的获取与更新、权威汇集与高效处理,实现对重要科技数据的长期保存和管理,建立大型、可共享、多功能的开放平台,保障数据的收集、存储、维护、管理、分析等,实现科学分析和集成应用能力。
  促进数据共享和互通互用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数据的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均衡,而数据开放共享是保障各国民众共同受益的基础。要提高“一带一路”国家数据的互通互用能力,达到只要有终端和互联网,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享受到大数据提供的多样性服务的目标。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机构、国际科技组织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协作,汲取与分享更多的智慧资源;共同发起联合研究计划,共建联合实验室,建立科技联盟,成立国际卓越中心等,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