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5

  

陈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在当前科技界,“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的“条条框框”仍对科研人员有所影响,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力和一定的思想禁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培育仍然不够,高校科技人员创业、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的良好氛围还未真正形成。
  要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需要完善现有的科技人才选拔机制,完善科技人才使用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实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同时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消除人才流动障碍,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按照市场规律让科技人才自由流动,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
  中央出台了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员创新收益的新政策,这是十分必要的,现在要不断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对接平台,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另外,我们也应该重视精神引导的力量,只有物质激励与精神引导双管齐下,才能更全面发挥科研人才的创造力。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合作、交流逐渐突破国界,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当科技成为引领全球进步的重要力量时,对科技人员而言,祖国二字不仅不应该褪色,反而更加珍贵。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都离不开爱国精神的召唤和支持,也离不开一批批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科学家的无私奉献。
  科研贵在“顶天立地”,科技人员要做与国家需求匹配、与世界接轨的“顶天”的研究工作,也要解决国民经济主战场需要的“立地”问题。科学研究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价值、科学研究、国家发展的完美契合。同时,科学研究和创新也应当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想法,科技人员要立足科学研究,求真务实,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在当今思想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爱国主义形成了一个凝聚合力、汇聚共识的精神支柱。将爱国情怀作为对科技人员的第一位要求,不仅可以让科研人员充分发挥创造力,把科研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把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国家发展优势,同时也能够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成为爱国主义信念的坚守者和传播者,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人生理想与国家梦想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创新型社会需要大学不断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大学必须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这是出思想、出创新思维的土壤。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有创新思维的老师,不是仅习惯于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高尚的人品;要研究拔尖人才培养的规律,而不是满足于集中教育资源,办“尖子班”;要切实重视创新实践,将之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中小学应试教育培养“考试机器”的模式。
  我们需要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提升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构建科学合理、激发潜能、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人工智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受人工智能冲击最大的行业当数教育,这就引发我们要对教育本源重新认识。教育本质上是对人脑的塑造,每节课都是一次脑认知的实践。
  智能时代的人如何认知?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借助成千上万台的CPU+GPU(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核心芯片)服务器架构的超计算能力,通过大量数据样本做混合的大规模深度学习训练,可确定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几十亿个参数。这样制作的智能芯片用于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机器读片等获得了显著成效。机器智能获取人类特定知识的速度,会远大于生物智能。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机器做得比人好,一些科目的考试机器人可以胜过考生。当教书育人遇到人工智能,可谓是极大挑战。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考知识,其实,人脑中的存量知识,既有利于发展好奇心和想象力,也可能制约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知识的获取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终身的。我认为,教育=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要重视培养能力,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判断力、思想力。
  当教育已经从传授知识、发明工具、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拓展到人脑自身如何认知、如何再塑造的新阶段,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就不单是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培养自身终身学习能力的挑战了。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