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张泽钧:国宝守护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5

  □ 杜月娇
  
  
  

  
  大熊猫是传奇式的珍兽,乃至近代更闻名于全球。它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劫里逃生的古老孑遗动物,也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珍稀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和国宝,还是全人类的自然历史遗产。早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确定大熊猫为会徽会旗,并以它作为保护自然界一切濒危物种的象征。
  2016年,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环境保护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报告将大熊猫保护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这一消息的发布立即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1年后,这一状况却发生了极大转变,在2017年9月25日发表于英国《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称,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1990年把大熊猫第一次列为濒危物种以来,大熊猫的适宜栖息地一直持续、大幅减少。这可能会让中国在野生大熊猫数量方面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沦为短暂的动物保护胜利。因此,对于大熊猫的研究与保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其必将成为全人类为之奋斗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华师范大学研究员张泽钧开始从事大熊猫、小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一干就是20多年。如今,基于大熊猫保护衍生的动植物学、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而面对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张泽钧始终认为自己身上肩负着一种职责——将这一物种长久地保存下去。为了这一心愿,他将一生执着,永不言弃。
  

在熊猫研究中找寻生命的意义


  人生发轫之初,我们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总是迷茫、无措。张泽钧与大熊猫研究结缘源自偶然,但却在此之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1992年9月,张泽钧考入了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这里度过了4年的大学生活。当时,张泽钧心中一直梦想着,在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一名乡村教师。然而命运的转折是如此的神奇,张泽钧被保送研究生,成为了著名的熊猫研究大师胡锦矗教授的学生,进入了大熊猫研究这一领域。虽然之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深入其中之后,张泽钧被这一神奇又可爱的物种深深地吸引了,并决心将此作为自己毕生的研究方向,为大熊猫这一物种的繁衍、发展不断奋进前行。
  1999年硕士毕业后,张泽钧开始在西华师范大学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研究员。其间,他不仅在职攻读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还于2005年10月—2007年9月,前往美国San Diego CRES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他又于2007年10月—2010年5月担任中美大熊猫国际合作项目的田野经理。多年累积的科研经验,为他从事大熊猫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熊猫栖息于高山丛林之中,离群独居,与清风相依、明月为伴,被称为“森林隐士”,世人难睹其真容。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但人类对它的系统认识仅有几十年。
  从熊猫的历史分布来看,其最早起源于云贵高原,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到了更新世时期,熊猫在地域上的分布扩展开来,从云贵高原辐射出去。有大熊猫化石标本表明,其向北最远可以到北京附近的周口店地区,向南最远可达到东南亚一带。进入了全新世时期,对于大熊猫分布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人类。随着人类的兴起,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熊猫的分布范围逐渐退缩到了高山峡谷等人烟稀少的地带。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到底保护大熊猫具有怎样的意义?多年来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张泽钧不断前行?在张泽钧的介绍下,我们找到了答案。
  在张泽钧看来,从古至今,保护这一古老、珍稀、特有、濒危的动物,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科学研究上来说,大熊猫的消化系统是食肉目动物的消化系统,但是在食性上它却转换成为了植食性动物的食性特征,这样的一个转化如何保持其能量的平衡,如何能使其从800万年前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值得科学家们深入探究。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而言,大熊猫分布区地处长江和黄河部分上游水系的发源地,栖息地的森林植被为其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对我国正在建设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至关重要,同时对人类精神的美学价值也不容忽视。这一地区还是国际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因此对大熊猫的关注、保护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熊猫在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外交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去动物园看熊猫时,尼克松夫人试探性地提出想要熊猫。当年4月26日,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抵达华盛顿动物园,一时万人空巷。以后来访华的各国政要都想要大熊猫,“熊猫外交”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意义。近些年来,大熊猫更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中国符号,与多国建立外交关系,巩固了中华民族与其他各国的友谊。在这其中,大熊猫呈现的价值更是不可比拟的。因此,张泽钧愿意投身其中,去从事这一具有非凡意义的研究工作。
  多年来和熊猫打交道,张泽钧对于大熊猫这一物种的感情与日俱增。如今,他仍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触熊猫时的激动与感动,在他心中,大熊猫不仅是其多年来一直打交道的研究对象,更像是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在大熊猫身上,他看到了自然界对这一物种的考量,它的发展历史及其存在的命运,所折射出来的更多的是人类社会的进程。从这一物种身上,张泽钧及其团队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怎样把这一珍稀物种保存好,让其世世代代繁衍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他们,而不是在标本馆、图像、影像上才能寻到它们的踪迹。张泽钧将此作为自己的责任,20年来躬身其中,孜孜不倦。
  

信念传承,
二十载与大熊猫研究为伴


  西华师范大学座落在四川省南充市,依山傍水,风景宜人。一直以来,张泽钧都将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常年生活在这里,与大熊猫研究为伴。这种生活,安逸、充实并让他的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我国对于大熊猫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候,胡锦矗教授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合作研究,是当代大熊猫保护生物学研究的起源。从此开始,大熊猫保护生物学研究从空白状态推进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并一直传承下来,到现在已有40余载。心存这份信仰,坚守这份信念,20年来,张泽钧在大熊猫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性成果。
  大熊猫独来独往,分布分散,嗅觉灵敏,往往人还没有靠近,它就一溜烟不见了。大熊猫粪便是野外能够采集到的最直接素材。不同大熊猫的粪便,其竹节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及规律、成长史、发情期等。目前,张泽钧所做的研究工作是有意识地将科学研究与熊猫的保护管理进行有机衔接,并且许多研究成果在林业系统里都进行了采用。他和研究团队对于大熊猫粪便宽径与咬节平均长度的关系的研究,还在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中进行了应用。
  “目前,大熊猫的保护分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类。就地保护简单来说就是在野外特定区域划建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进行保护;而迁地保护简单来说就是将大熊猫迁出原地,移入研究中心、繁育基地等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张泽钧向记者介绍,就地保护更有利于保护大熊猫物种的原真性,这也正是他们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
  针对野生大熊猫这一群体,张泽钧做了许多开创性研究工作。2013年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育幼洞穴是否构成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以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为例”,旨在通过这一项目找到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因子。众所周知,熊猫幼崽的发育程度很差,是所有真兽类动物的一个极致。一位100公斤重的熊猫妈妈,生下的幼崽只有100克左右,大约是母亲体重的1‰。因此,对于刚生下来的熊猫宝宝而言,如果没有合适的产仔育幼环境很可能就夭折了。
  那么能使熊猫幼崽顺利存活下来的洞穴,它的空间格局是怎样的?气候环境又是如何?张泽钧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张泽钧介绍说:“每年的8月中下旬及9月初,是大熊猫产仔育幼时期,正值雨季,有些大熊猫产仔育幼洞穴存在质量问题,经常会有漏雨的现象发生,造成洞穴积水很深,这时候熊猫妈妈就需要将自己的幼崽进行转移,而在转移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意外,比如遇上天敌或者因为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母子失联等。”针对这些情况,张泽钧领导团队拟采取一些措施,将洞穴的质量进行改善。在保护管理上,他们还试图通过模仿大熊猫生存的原始环境,修建新的产仔育幼洞穴等。这一切,均将对提高大熊猫幼崽存活率及其种群的生存、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现如今国家一直在重点推行圈养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张泽钧及其团队成员也一直在深入其中,进行相关的推进工作。在大熊猫个体放归之前对其进行培训,让它们初步具有野外适应和生存的能力,在这其中,如何选定培训场所以及如何规划设计培训,张泽钧团队设计了一整套方案,并被四川省林业厅采纳。
  2017年,张泽钧仍未停止自己的脚步,他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小熊猫觅食对策、空间利用与繁殖行为的季节性变化—营养平衡摄入的影响?”正式立项,在这一项目中,他将与团队成员一起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营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域内小熊猫应对食物资源季节变化在觅食对策、空间利用与繁殖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适应性行为调节,并通过构建几何框架模型验证营养平衡摄入是否是导致适应性行为发生的内在驱动因素,从而检验营养平衡假说。研究结果既可填补小熊猫基础生物学资料的空白,促进小熊猫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同时也能促进营养几何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特色发展,领导学院开拓向前


  时光流逝,岁月记载着张泽钧走过的每一步。西华师范大学,自1956年设生物科以来,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数十年来,老一辈的教授潜心钻研、默默耕耘,为生命科学学院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20多年来,张泽钧从一名教师做起,慢慢成长为了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副院长、院长。如今,张泽钧的身份又有了全新的转变,其作为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开始领导团队开启全新的科研征程。
  现在,西华师范大学的人才队伍愈加完善,张泽钧领导学院前行的信心更足了。一直以来,学院将“开放合作、与时俱进、特色鲜明、争创一流”作为发展理念。“这些都不是空口号,都是结合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历史、学院的发展定位,并契合国家、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总结出来的。”张泽钧说。
  学校的发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虽然地处中国西南,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是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色。学校所在地区不仅有大熊猫等濒危物种,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更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域。天然的地理优势让他们在相关领域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大熊猫的生态研究中取得了极大的优势地位。将此作为前行的指向标,张泽钧将与团队成员一起,继续发展这一特色学科,在之前的基础上争创一流,在国际平台上凸显自己的鲜明特色。
  科研之外,对于学生的教学、引领也是张泽钧工作的重点。从事教学工作至今,他所带的研究生总数已经超过30名。目前,他还在指导研究生8名,并承担着一门本科生课程和一门研究生课程。不管是科研还是教学,张泽钧都从未懈怠。“我们不仅要做事,还要用心做事,要将此当成做事业来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泽钧说。
  有人说,每个物种都要经历兴起、兴盛与衰败。大熊猫这种古老的动物正处于衰败期,终将走向灭亡。但事在人为,只要有一丝希望,张泽钧都会竭尽全力,延长其在地球上的存在时间。
  沧海桑田,万事万物均在改变。以初心为伴,张泽钧从未有过一丝动摇。他甘愿做一名大熊猫守护者,用一生的时间,来了解它们,保护它们,使其世代繁衍不息。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